體育圈最近可真是亂了套了!
這邊,全紅嬋可能不參加下屆世錦賽的消息才剛傳出來;
那邊,羽毛球隊突然宣布退出美國的公開賽,不打了;
這還沒緩過神兒,國乒又鬧笑話了:派出的年輕隊員在海外打比賽,5個項目愣是0冠軍收場,慘的簡直沒眼看。
這下,壓力給到了王勵勤,美國的比賽國乒隊還去不去,年輕隊伍慘敗怎么解決?
最近體育圈這幾樁事兒,乍一看八竿子打不著,但放在一起可就不一樣了。
尤其是對于國乒掌舵人王勵勤來說,簡直是一份無解的難題。
先說第一件,是羽毛球隊那邊傳來消息:國家隊主力幾乎全員退出美國羽毛球公開賽。
要知道,這比賽定在六月24到29號,馬上都開打了,這突然說不去了。
雖說美國公開賽,只是一個300賽,而且獎金也不算高,二十來萬美元,但在積分體系里大小也是塊兒肉,有不少人都爭著呢。
按理說,大家肯定得去。
可誰知道,美國洛杉磯這陣子不太平,治安狀況讓人揪心。
原本要參賽的隊員,幾乎都選擇了退賽,畢竟在這種風口浪尖上,讓隊員們孤身赴美,風險實在太高,萬一出點什么岔子,誰擔得起?
不得不說,羽毛球隊的當家人,也是前世界冠軍張軍,在確保運動員安全這事上,一點兒不含糊,寧可犧牲一點積分,也要把人先撤回來。
可誰知道,羽毛球隊的撤退一公開,關心國乒的球迷們立馬坐不住了。
因為國乒隊七月份,也要在美國打WTT美國大滿貫比賽!
這可不是羽毛球那個三五百級別的比賽,乒乓球大滿貫的積分,足足有兩千分,含金量完全不一樣。
這對正在備戰奧運的主力們來說,尤其是孫穎莎、王楚欽這些積分靠前的選手,這積分顯得尤為重要。
于是,網上又吵了起來。
但吵歸吵,鬧歸鬧,最終決定權還是在乒協主席王勵勤手里捏著。
不得不說的是,現在擺在王勵勤面前的,“去不去”簡直是個難題,因為怎么選都不完美。
可這“去不去”還沒解決,另一邊又來事兒了......
如果說美國的安全風險是外部的因素,那第二件事,就是自己隊伍內部有點“著涼”了。
幾乎就在羽毛球隊宣布退賽的同一時間,乒乓球隊也結束了WTT斯科普里常規挑戰賽。
由于這比賽級別不高,隊伍派去的基本上是年輕選手,目的很明確:練兵,給機會,交點學費。
結果學費倒是真交了,而且交得有點徹底:五個單項,我們一個冠軍都沒拿到。
最扎眼的是男女單打決賽,小將們竟然被對手打了個0比4。
十八歲的男單選手溫瑞博,輸給德國選手杜達,有的局甚至一分沒得,被剃了個光頭。
雖然最后拿了個銀牌,但頒獎時那孩子眼淚汪汪的,看得人心里堵得慌。
再說女單決賽,更是一個慘不忍睹,二十一歲的范姝涵對陣法國的袁嘉楠,這位袁嘉楠四十歲了,曾是我們國家隊的老隊員,這經驗還用說,范姝涵根本招架不住。
不只是單打,雙打也沒亮點。
混雙倒是拿了個亞軍,但男雙女雙都止步四強,拿了銅牌。
特別是男雙,直接被印度隊壓了一頭,有球迷直接就炸了:我們國乒啥時候連印度雙打都打不過了?
這話雖然沖,但也反映了大家的失落。
畢竟,這0金3銀2銅的成績單,確實是慘到沒眼看。
而斯科普里比賽的糟糕表現,也讓球迷們對國乒的后備力量開始擔憂,“斷層”、“青黃不接”的聲音又冒了出來。
大家開始喊話:不能光靠王楚欽和孫穎莎幾個人撐場面,新人得頂上來啊。
但值得肯定的是,讓年輕隊員出去打低級別比賽,積累經驗,這個思路肯定是正確的。
只是輸得這么“干凈”,而且是在挑戰賽這個級別,確實讓外界的質疑聲變大。
不得不說,美國大滿貫去不去和內部隊員的培養,簡直像兩座大山,壓在王勵勤這位“少帥”身上。
這兩個問題,對王勵勤和整個國乒來說,都至關重要,畢竟既要看得遠,又要走得穩,可不容易。
而如何在安全,和保持競爭力兩點之間,找到平衡點,確實是極其考驗管理者的智慧和魄力。未來的路,不好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