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為國外同類藥1/70,我國首款干細胞藥每劑約2萬元
6月6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開出首款干細胞藥物艾米邁托賽注射液的處方,標志著國內干細胞藥品的商業化臨床應用正式開啟。該藥物每劑價格約為2萬元,顯著低于美國同類藥1/70。盡管此舉被視為國內干細胞治療領域的重要里程碑,但專家強調,干細胞并非萬能,其療效和長期風險仍需持續觀察。此外,行業內存在關于干細胞療法的宣傳亂象,社會各界應對此保持警惕。
國內異種器官移植手術創兩項亞洲紀錄!基因編輯供體豬均來自這家成都企業
6月17日,成都中科奧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亞洲首例基因編輯豬-終末期腎病患者異種腎移植術存活超過100天,刷新了亞洲紀錄。這一成就引發了對器官供體短缺問題的關注。同時,豬到猴的腎臟移植存活時長達到231天,同樣創造新紀錄。盡管這些進展標志著技術突破,但異種器官移植領域仍面臨免疫排斥和感染風險等挑戰。有關方面將繼續探索解決方案,以減少潛在的不利影響并推動臨床應用。
曹雪濤院士團隊發表最新Nature Immunology論文
中國醫學科學院系統醫學研究院等單位的曹雪濤院士團隊于2025年6月16日發表了一篇關于MKRN2的新功能及機制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MKRN2作為RNA結合的E3泛素連接酶,通過抑制IL-6產生來控制炎癥反應及自身免疫疾病。這一發現表明E3泛素連接酶和RNA結合蛋白失調可能導致自身免疫和炎癥性疾病的發展。研究團隊還發現MKRN2在臨床樣本中與IL-6表達呈負相關,為炎癥性自身免疫疾病治療提供潛在策略。
Nat Immunol | 曹雪濤團隊揭示E3-RBP炎癥抑制的新機制
2025年6月16日,曹雪濤團隊在Nature Immunology發表研究,揭示了MKRN2作為E3-RBP抑制IL-6產生以控制炎癥的新機制。該研究發現,缺乏MKRN2會增加IL-6的翻譯效率,從而加劇炎癥反應。此外,在潰瘍性結腸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樣本中,MKRN2與IL-6表現出負相關性,提示其在臨床炎癥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在商業核反應堆中生產用于癌癥治療的釔-90
中核集團宣布成功利用秦山核電基地的重水反應堆生產出釔-90。這一突破標志著中國首次實現自主大規模生產釔-90玻璃微球,擺脫了對進口的依賴。釔-90被譽為肝癌治療的精準工具,通過經動脈放射栓塞術直接作用于腫瘤,具有靶向性強、損傷小的特點。然而,在投入臨床前仍需進行詳細分析以確保質量和有效性。
神經藥物治癌癥;猴子看虛擬物;腦機接口助發聲;基因療法暫停
在最近的生物科技發展中,Sarepta Therapeutics暫停其基因療法Elevidys的全球使用,此舉緣于一名患者治療后因急性肝衰竭去世。這是該療法獲批以來第二例致命事件,凸顯了基因療法在實際應用中的潛在風險。此外,Neuralink的實驗展示了腦機接口設備可能對意識控制和隱私產生影響。研究團隊強調相關技術在廣泛應用中安全性及可靠性的重要性,以確保長遠造福患者。
禮來以13億美元收購基因編輯初創公司Verve
美國制藥巨頭禮來宣布以高達13億美元價格收購基因編輯公司Verve Therapeutics,推動心血管疾病治療業務發展。然而,此舉導致禮來股價下跌1%,而Verve股價大幅上漲77%。盡管Verve正在開發一系列體內基因編輯藥物,其中領先項目Verve-102獲得FDA快速通道資格,但市場分析師對這些適應癥中額外基因藥物需求持懷疑態度。此次收購標志著禮來在基因編輯領域的戰略擴展,與其現有糖尿病及減肥藥組合形成互補。
Nature:哈佛華人學者造出“賽博蝌蚪”,全程直播大腦發育
2025年6月11日,哈佛大學劉嘉團隊在Nature期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通過創新的超柔性生物電子設備實現了胚胎大腦中的無創監測。這種設備能夠以毫秒級分辨率記錄神經電活動,不影響胚胎發育。然而,這一技術可能引發倫理和安全方面的擔憂,尤其是其未來應用于人類腦機接口時,如何確保長時間植入不會產生負面影響。
復星醫藥引進梯瓦PD-1/IL-2抗體融合蛋白
6月16日,復星醫藥與Teva達成協議,共同開發在研藥物TEV-56278。這款抗PD-1/IL-2抗體融合蛋白旨在增強T細胞抗腫瘤活性,并減少系統性毒性。目前處于I期臨床試驗階段,適應癥包括黑色素瘤。復星醫藥獲得中國及特定東南亞地區的獨家開發、生產和商業化許可,而梯瓦保留其他地區的相關權利。此次合作將加速全球臨床數據開發和創新療法研發進展。
兩家 Biotech 合并,推進 PD-1 x VEGF 雙抗等開發
Crescent Biopharma于6月16日宣布與GlycoMimetics完成合并。此舉旨在加速抗腫瘤新藥的研發,包括CR-001四價PD-1 x VEGF雙特異性抗體和新型ADC項目。盡管合并后公司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并啟動相關臨床試驗,但當前尚未解決市場對雙抗研發風險的關注。此外,合并前夕Crescent完成了2億美元私募融資,此次融資預計支持公司運營至2027年,但仍面臨新藥研發不確定性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