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甄 瑤
編輯 | 李國政
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
6月16日晚9時40分,北京古北水鎮長城腳下,數百架無人機騰空而起,以光影為筆,交織繪就巨型數字“50”,以及卡車、輪船、工程車、火車等圖案,寓意康明斯入華半個世紀(參數丨圖片)以來,與客戶和價值鏈伙伴相互成就的足跡。
當晚,康明斯中國“50周年客戶日”活動在這里舉行。
1975年,首批搭載康明斯大馬力柴油機的礦卡駛入中國鐵礦,拉開這家美國企業深耕中國50年的序幕。從許可證協議起步,康明斯先后在重慶、襄陽等地建立合資企業,2006年于武漢設立研發中心,實現從技術引進到本土研發的跨越。
如今,康明斯在中國已構建多元低碳動力矩陣,與本土主機廠深度鏈合,不僅為中國市場定制清潔動力方案,更反向輸出技術與供應鏈能力,推動中國創新走向世界,攜手打造共贏商用車生態。
“50年來,康明斯已從發動機制造商,升級為覆蓋全產業鏈的多元動力解決方案供應商,業務涵蓋發動機、電力、零部件、新能源動力及售后市場支持。”康明斯副總裁、康明斯中國董事長石內森(Nathan Stoner)在現場表示。
康明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榮湛寧(Jennifer Rumsey)則強調:“作為全球動力技術引領者,康明斯將依托深厚技術積累,深化中國市場布局,通過鏈合伙伴創新推出更清潔高效的多元動力方案,驅動經濟發展并助力用戶成功。”
面對能源轉型機遇,康明斯中國現場展示了本土化創新成果。
比如,針對產品本地化,康明斯大馬力發動機全面覆蓋從19升到60升平臺,發布最新多燃料動力總成3.0,構建電機、電控以及電驅動系統集成等核心技術能力……
在進入中國的第50個年頭,康明斯邁出新的轉型步伐。
用戶口中的康明斯
在康明斯發展成果展示區,有兩組堪稱“鎮館展品”,引發人們駐足。
一組是歷經30年市場驗證的經典發電機組。其機身銘牌上斑駁的歲月痕跡,與仍在平穩運轉的核心部件形成鮮明對比。據現場工程師介紹,該機型曾在礦山、油田等極端工況下,持續作業超10萬小時,至今仍保持著98%的部件原裝率,詮釋著“康明斯制造”的可靠基因。
另一組是已穩定運行20年的工程機械發動機。這款被油污與銹跡包裹的“鋼鐵心臟”,曾驅動著旋挖鉆機深扎地層、推土機劈開荒野,如今依舊可以穩定運行。
“看這臺發動機的缸體,20年前我們用的還是鑄鐵材質,現在早已迭代為輕量化合金,但當年的工藝精度放到今天,依然經得起檢驗。”一位白發工程師說。
這些展品是康明斯在華50年的最佳注腳。它們不是簡單的產品陳列,而是活著的歷史,證明著康明斯以創新為驅動,以客戶為中心。
植根中國50年,康明斯的產品和服務遍布中國大江南北。
從“世界屋脊”的高原,到繁華熱鬧的都市,再到廣袤無垠的田野;從波瀾壯闊的海洋,到人跡罕至的極地,康明斯動力陪伴在中國用戶身邊,為其創造更美更好的生活保駕護航。
“大年初四,在于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巨龍銅礦,設備突發故障停機。康明斯救援隊頂著零下嚴寒,兩路并進,一路冒雪排查,一路連夜取件,48小時內排除故障,效率提升60%。”海拔5300米的運維人員回憶道。
“我的車搭載東風康明斯發動機與變速箱,已行駛35萬公里,無論是重載、爬坡、上高原還是在丘陵路段,從未出現故障。”一位跑高原運輸的卡車司機分享道,康明斯發動機持續穩定運行,真正實現“冰火兩重天,始終不掉鏈”。
活動現場,多個應用領域的用戶,包括卡車司機、礦山運營者、農機用戶、工程機械用戶、工程車用戶、數據中心建設者、電力客戶代表、快遞快運代表、南極科考站建設者代表、船機用戶,以及參與康明斯“貨運路巾幗行”賦能女性公益項目的女性司機,分別講述了他們與康明斯一路成長的故事。
這些只是康明斯50年在華持續賦能用戶的點滴。
“前市場競爭激烈,后市場更甚,除純正零件外,還有大量副廠件和假件。康明斯如何應對?我們從不將價值局限于銷售零件,而是從為用戶創造價值的角度布局后市場。”康明斯東亞分銷事業部總經理詹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康明斯始終站在用戶角度提供價值。
以技術創新破局
50年前,康明斯發動機的轟鳴聲首次在中國采礦工地響起;半個世紀后,這家跨國企業已在中國構建起龐大的產業版圖——37家機構、26座制造基地、1.3萬余名員工,年營收達65億美元,成為中國工業發展的深度參與者。
如今,市場早已風云變幻,全球能源轉型浪潮激蕩,中國產業升級步入深水區。
康明斯如何破局?
答案是以“零碳目標”為綱,雙線并進,即傳統動力減排技術持續迭代,零排放動力系統創新提速,氫能、電動、燃料電池全面布局,與中國“雙碳”愿景同頻共振。
在此次活動現場,康明斯發布多個項目,涵蓋多個關鍵領域。
其一,排放升級“三駕馬車”。
一是依托技術積淀及創新成果,率先完成國七/非五前瞻技術儲備。二是整合全球多區域產品經驗和工程研發資源,確保新產品順利落地。三是基于對特定應用場景的理解,以及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實現定制化開發、全系列產品及全景應用覆蓋。
“在燃油與燃氣動力領域雙軌并行,不僅實現全系列產品布局,而且持續推進下一代技術研發。國七標準升級已納入規劃,全系列道路產品的迭代路徑清晰可見,下一代新品將擇機推向市場。”康明斯副總裁、發動機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汪開軍透露。
其二,針對產品的本地化,康明斯大馬力發動機已全面覆蓋從19升到60升平臺。2026年,將推出一款全新30升產品平臺,專為礦山嚴苛工況量身打造,具備更加優秀的動力性能、出色的可靠性和高效的燃油經濟性。
其三,發布燃料動力總成3.0,應用最新控制技術,可實時監測工況,通過精準算法優化,使發動機、后處理、變速箱、車橋等核心部件協同工作,確保動力總成系統在不同工況下,始終運行在效率最優區域。
多燃料動力總成3.0可使用柴油、天然氣、甲醇、氫氣等多種低碳及零碳燃料。在智慧大腦3.0(CBM 3.0)賦能之下,柴油動力系統實現1.3%至6%的節油效果,天然氣動力系統可實現1%-2%的節氣效果。
“我們在中國開發的技術,正逐步探索全球拓展路徑。”康明斯副總裁、康明斯中國首席技術官賽俊峰(Stephen Saxby)認為,盡管混動市場增長有所放緩,但在燃料電池、氫能發動機等領域,康明斯持續加大投入,7升、15升氫內燃機研發已進入關鍵階段。這類產品短期內雖難實現千臺級銷量,但細分場景中蘊含顯著機遇。
其四,積極推動電驅動業務發展,已構建起電機、電控以及電驅動系統集成等核心技術能力。憑借在電控和動力系統集成方面的獨特優勢,康明斯將推出新一代電橋和主驅多合一功率電子產品,為客戶定制解決方案。
其五,在后市場,康明斯以“全、智、快、專、省”五大價值,升級服務體系,包括全國2000多家服務商、近20個中心庫實現全網絡、全周期覆蓋;依托智慧物流實現秒級響應、分鐘級派工、小時級配件送達;5000多位認證技師及120多位駐點專家保障專業服務等。
在綠色發展戰略驅動下,康明斯中國的業務變革正突破地域邊界,走向海外。
“我們聚焦零部件升級,并著力構建中國業務的全球化服務體系。”石內森表示,這種破局體現在雙維布局:
一方面,為中國整車客戶在海外擴張賦能,在東南亞、歐洲等重點市場提供動力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依托中國研發中心的技術優勢,定向開發適配海外市場的產品,部分創新成果已在非中國市場實現商業化落地。
晚10時,活動接近尾聲,無人機陣列緩緩匯聚,以“力無限 行致遠”畫面收尾,象征康明斯中國在未來擁有無窮動力,堅定不移地朝著既定目標前行。
在長城見證下,康明斯開啟“中國創新+全球應用”新敘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