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金星,字太白,號云臺山人。男,漢族,甘肅省秦安縣人,現居甘肅省甘谷縣。一九八二年七月畢業于蘭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文化,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歐陽詢藝術研究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甘谷縣書畫家協會會員,天水伏羲文化研究會會員,甘谷姜維文化研究會會員,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生。
腕底藏丘壑 字間見精神——賞析安金星先生的書法藝術
在華夏大地這片廣袤無垠的文化沃土上,書法藝術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歷經數千年的歲月洗禮,依然散發著熠熠光輝。它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是無數文人墨客情感與智慧的結晶。在當代書壇的星空中,安金星先生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卓越的創作成就,成為一顆備受矚目的星辰。他的書法作品,宛如一幅幅靈動的畫卷,將我們帶入一個充滿詩意與韻味的藝術世界。
安金星先生的書法之路,是一條對傳統經典不懈追尋與深度探索的道路。他深知,傳統是書法藝術的根脈,只有深入傳統,才能汲取到無盡的養分,從而在創作中實現創新與突破。他從楷書入手,宗法二王,追摹歐體。在對二王書法的研習中,他沉醉于其筆法的精妙細膩、結構的優雅和諧,以及那種蘊含在筆墨之間的魏晉風度與文人氣質。歐體的嚴謹法度、剛勁挺拔,也讓他在結字與用筆上得到了嚴格的錘煉,逐漸練就了嫻熟的控筆能力,為日后的書法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的楷書作品,點畫精到,結體嚴謹,每一筆都透露出他對傳統的敬畏與深刻理解,展現出一種端莊典雅之美,仿佛能讓人穿越時空,感受到古代書法大家們的風采。
安金星先生通過對名帖的深入學習,使其行書作品字恭韻足,法度井然。在他的行書中,筆畫之間的呼應連貫自然流暢,如行云流水般一氣呵成,展現出一種靈動而不失穩重的美感。每一個字的形態都恰到好處,既遵循傳統的書法規范,又融入了自己的個性理解,給人以清新脫俗之感。
安金星先生在對經典草書作品的學習過程中,博采眾長,逐漸形成了自己大開大合、行云流水的草書氣韻。他的草書作品,線條如蛟龍飛舞,縱橫交錯,充滿了動感與張力。書寫時,他筆隨心運,心手雙暢,將自己的情感與思緒盡情地融入到筆墨之中。有時,筆鋒快速游走,如疾風驟雨,一氣呵成,展現出一種豪邁奔放的氣勢;有時,筆鋒又婉轉迂回,細膩入微,恰似潺潺溪流,充滿了柔情與詩意。他的草書作品不僅在形式上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更在內涵上傳遞出一種深邃的藝術意境和精神力量,讓人感受到書法藝術的無窮魅力。
隸書方面,安金星先生從《乙瑛碑》《張遷碑》《禮器碑》等經典漢碑入手,進而深入研究漢“三頌”——《石門頌》《西狹頌》《郙閣頌》。安金星先生通過對這些經典隸書作品的長期臨摹與研究,既得古人形質,又將自己的個人修養、學識以及風骨、個性融入其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隸書面貌。他的隸書作品,筆畫沉穩有力,線條富有質感,在古樸中蘊含著靈動,在端莊中展現出變化,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安金星先生的每一幅書法作品,既是內心情愫酣暢淋漓的表達,更是靈魂升華后在宣紙上的凝聚。他自幼酷愛書法,數十年來,初心不渝,耕筆飲墨,臨池不輟,積健不息。這種對書法藝術的執著熱愛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是他能夠取得如此卓越成就的重要原因。
他學養深厚,書法基礎堅實,功力非凡,悉精諸體,尤擅行草,是當今書壇非常難得、前景廣闊的實力派書法藝術名家。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不僅受到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愛和追捧,也得到了業內專家的高度認可和贊譽。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