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逮著小米罵"組裝廠""沒技術",可人家悶頭搞了十年芯片研發,八顆自研芯片擺在這兒,某些人還裝看不見?咱今天就掰扯掰扯,小米在芯片這攤渾水里到底撲騰了多久。
早在2014年,雷軍就成立了松果電子,花了一個多億買下聯芯的SDR1860平臺技術。三年后憋出個澎湃S1,28納米工藝,說是自研Soc,結果一用就發熱,性能也拉胯,直接撲街。
這時候有人跳出來嘲笑:"看吧,小米就不是搞芯片的料!"可雷軍沒撂挑子,轉頭就扎進第二階段——從小芯片練手。
從2018到2023這五年,小米像個學徒工,專挑Soc周邊的小零件下手。2021年先鼓搗出影像芯片C1,接著搞定了充電管理芯片P1。這P1芯片可讓小米手機快充上了個臺階,后來還迭代出P2、P3。同年又推出電池管理芯片G1,2024年整出信號增強芯片T1和智能均流芯片R1。這些小芯片雖然比不上Soc復雜,但個個都是手機里的關鍵零件。就像蓋房子,先學會砌墻再學蓋樓,小米用五年時間把施工隊練出來了。
到了2023年,小米終于憋出大招——成立玄戒技術公司,注冊資本30億,擺明了要再戰Soc。這不,2025年5月直接甩出兩顆芯片:玄戒O1用上3納米工藝,性能直接對標旗艦;玄戒T1是4G基帶芯片,比之前的T1信號芯片強了不止一檔。從澎湃S1到玄戒O1,小米用了整整10年,中間摔過跟頭,但也攢足了經驗。
現在回頭數數,小米這十年間真金白銀砸出八顆芯片:S1、C1/C2、P1/P2/P3、G1、T1、R1,再到現在的O1和T1。每顆芯片都對應著不同的技術臺階,從28納米一路啃到3納米,從外圍小零件攻到核心Soc。這哪是某些人嘴里"沒技術"的組裝廠?分明是咬著牙在芯片荒漠里挖井的實干派。
那些見不得小米好的人,為啥總盯著黑?說白了,小米動了太多人的蛋糕。手機就那么大,小米用自研芯片把成本壓下來,性能提上去,讓那些躺著賺錢的廠商難受了。就像鯰魚進了沙丁魚群,不跳腳才怪。
要我說,甭管外頭怎么吵,小米這十年芯片路走得踏實。從摔跟頭到蹣跚學步,再到如今拿出3納米芯片,每一步都踩在實地上。那些抹黑的話,就讓它們隨風去吧,畢竟芯片擺在這兒,成績也擺在這兒,臉疼不疼,自己心里清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