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聲明:除調整格式外,不得對原文做改寫、改編。原創不易,謝謝!E-mail:yellow@aliyun.com
?聲明:本文為原創文本,非生成式,轉載請注明出處!
商務咨詢/顧問/請@yellowscholar?作者:黃先生斜杠青年
#經濟學 #時間深度 #科學史 #物理
圖片通過AI生成
金錢和大腦都是量子現象——因此經濟學早就應該進行量子革命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不能絕對確定我的事實,”P G Wodehouse 在他的短篇小說《Jeeves and the Unbidden Guest》(1925 年)中寫道,“但我寧愿認為這是莎士比亞......誰說,當一個家伙對一般的事情感到特別緊張時,命運就會帶著一點鉛管偷偷地跟在他身后。
在科學界,似乎確實是這樣,就在某個領域被一項重大發現完全顛覆之前,有人必須發表聲明,為未來的歷史學家總結該領域的自滿情緒。在未來的幾年里,人們可以看著它并思考,他們不知道會發生什么會擊中他們(有時鉛管被使用不止一次)。
1894 年,這項任務落在了后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物理學家阿爾伯特·邁克爾遜 (Albert Michelson) 身上,他宣布“似乎大多數宏大的基本原理似乎已經牢固確立,主要在嚴格應用這些原理方面尋求進一步的進步”。幾年后,這些原理受到一項發現的沖擊,即至少在亞原子尺度上,自然界會以突然的量子跳躍和跳躍運動。
一個世紀后,在2003年美國經濟學會(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的總統演講中,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經濟學家小羅伯特·盧卡斯(Robert E Lucas Jr)對聽眾說:“我在這次講座中的論點是,這種原始意義上的宏觀經濟學已經成功了:從所有實際目的來看,預防抑郁癥的核心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事實上已經解決了幾十年。幾年后,這一結論因發現經濟突然跳下懸崖而破滅。
盧卡斯的樂觀情緒在當時并非格格不入。由于“有效市場”和“理性預期”的愿景都牢牢地建立在機械方程式的基礎上,經濟學是無可爭議的社會科學女王。但現在的問題是,歷史是否會以另一種意義重演。在物理學中,量子革命重塑了該領域。金融危機會導致類似的經濟重塑嗎?畢竟,主流或新古典經濟學明確地基于 19 世紀的經典力學,人們被視為單獨的原子,他們的行為受到決定性定律的指導。更新的時候肯定已經成熟了嗎?
我是斜杠青年,一個PE背景的雜食性學者!?致力于剖析如何解決我們這個時代的重大問題!?使用數據和研究來了解真正有所作為的因素!
事實上,近年來有很多呼吁經濟學自我重塑的呼聲,最引人注目的是來自后崩潰經濟學協會和重新思考經濟學等學生團體。2017 年,英國經濟和社會研究委員會宣布將建立一個由經濟學以外的專家組成的網絡,其任務是“徹底改變”該領域。關于這個主題的書籍數不勝數,包括我自己的 Economicths (2010),它呼吁非經濟學家進行這樣的干預。
但進展緩慢。早在 2008 年,法國物理學家和對沖基金經理讓-菲利普·布肖 (Jean-Philippe Bouchaud) 就在《自然》雜志上寫了一篇題為“經濟學需要科學革命”的論文。2017年底,他向《金融時報》提供了最新消息:“金融危機之后,我們中的許多人希望經濟學界最終意識到,他們的模型并不能代表實體經濟的運作方式,他們有缺陷的方法會很快改變。這個假設是錯誤的。他總結道:“如果我們不采用新的經濟建模方法,我們將像對上一次危機一樣對下一次危機視而不見。
一個問題是,雖然有很多要求進行革命的呼聲,但革命的確切性質卻不太清楚。批評者同意經濟學的基礎已經腐朽,但對于應該建立什么來代替它,存在不同的看法。大多數人認為,這個領域需要更多的多樣性,應該更加多元化,并認為為了經濟增長本身而強調經濟增長需要與環境限制和公平分配相協調。包括布肖在內的許多人認為,經濟學家需要采用其他領域的技術,如復雜性理論。有人試圖更多地將這個主題建立在數據而不是理論的基礎上。當然,理性經濟人的概念——它構成了傳統模型的核心——應該被更現實的東西所取代。
但是,如果經濟學問題更深呢?如果傳統方法遇到了困難,該領域需要徹底改造怎么辦?如果像 19 世紀的物理學一樣,問題歸結為本體論——我們思考和談論經濟的整個方式,那會怎樣?
如果那個同時破壞物理學和經濟學的隱喻性鉛管在每種情況下都是完全相同的東西——即量子現實呢?
或者開始:什么是經濟學?如果你問經濟學家,或者看教科書,就會發現大多數人都遵循英國經濟學家萊昂內爾·羅賓斯(Lionel Robbins)在1932年寫道:“經濟學是一門將人類行為研究為目的與具有其他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間的關系的科學。或者正如人們經常轉述的那樣,經濟學是一門關于稀缺性的科學。
如果你問,經濟學的意義何在——它試圖做什么?– 那么典型的答案是說經濟學是關于優化效用的。或者正如一本書所說:“經濟學是關于幸福的。
最后,如果你問這是如何實現的,你就會知道價格對應于供需曲線的交點,這些曲線代表了自私的理性消費者和生產者的效用最大化行為,他們的同質行為通常使用少數代表性代理進行建模,也許對“有限理性”進行了各種調整,等等。結果是一個大致穩定和最佳的均衡。
但這些回應并沒有加起來。首先,如果經濟學是關于解決稀缺性并通過優化價格來讓人們快樂,那么它似乎做得相當糟糕。在許多國家,不平等現象在近幾十年來急劇上升,而報告的幸福感水平似乎在 1960 年代的某個時候達到頂峰。金融危機并沒有讓很多人感到高興,除了一些銀行家。
價格理論假設存在描述供需的固定且獨立的曲線,但現實是這些力量是耦合的并且是不斷變化的——它們導致穩定和最佳均衡的想法似乎有點搖擺不定。
主流經濟學的信條是虛構的,并不比中世紀天文學家的水晶球更真實
然而,更奇怪的是,在回答這些基本問題時,似乎幾乎沒有提到金錢——盡管人們會認為金錢是這個主題的核心。(經濟學不是關于金錢的嗎?價格不是用錢定的嗎?如果你看一下這些教科書,你會發現,雖然貨幣被用作一個指標,并且有一些關于基本貨幣管道的討論,但貨幣本身并不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主題。而貨幣和金融部門的作用通常都完全不在經濟模型中,它們也沒有得到口頭上的支持。中央銀行無法預測銀行業危機的一個原因是,他們的模型不包括銀行。
經濟學家似乎比大多數人更少地考慮貨幣:正如英格蘭銀行前行長默文·金(Mervyn King)在2001年所觀察到的那樣:“大多數經濟學家在進行對話時,幾乎根本不出現'貨幣'這個詞。例如,根據德國經濟學家理查德·維爾納(Richard Werner)的說法,私人銀行創造貨幣的關鍵問題一直是”過去半個世紀以來世界央行數千名研究人員的禁忌“。然后是大量復雜的金融衍生品,其名義價值在 2010 年估計為 1.2 萬億美元,但在傳統模型中無處可尋,盡管它是危機的根源。
總而言之,主流或新古典經濟學的關鍵原則——包括“效用”或“需求曲線”或“理性經濟人”之類的東西——只是虛構的發明,并不比中世紀天文學家認為懸浮行星的水晶球更真實。但像金錢這樣的真實事物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
在物理學中,當物理學家發現在亞原子水平上能量總是以離散的包裹來交換時,量子革命就誕生了,他們稱之為 quanta,來自拉丁語的“多少”。也許我們需要跟隨量子的引領,看看人與人之間的交易。在經濟學中,等價物是貨幣交換——比如當你走進一家商店,指著某樣東西問:多少?或者,如果你在意大利,Quanto?,這使得聯系更加清晰。
當然,我們用來交換的貨幣對象(例如硬幣)可能看起來不像亞原子對象。但仔細觀察 一下,經濟學和量子物理學領域有很多共同點。
量子物理學最基本的見解是,物質或能量不會連續運動,而是以離散的、突然的跳躍方式傳輸。當然,錢也是一樣的——當你付款時,沒有一個小針顯示從你的賬戶中流出的錢,它只是一步到位。正如英格蘭銀行 2015 年的一篇論文所指出的那樣,傳統模型難以適應貨幣創造過程的一個原因是它“瞬時且不連續地”(他們的強調)運作,就像從虛空中創造量子粒子一樣。
在量子物理學中,位置或動量等屬性在測量之前基本上是不確定的,并且根據不確定性原理,無法超過一定的精度。同樣,貨幣在交易中的使用是將數字(價格)附加到模糊和不確定的價值概念的一種方式,因此充當一種量子測量過程。當你賣掉你的房子時,你不知道它到底值多少錢或它會賣到什么;價格僅在交易時顯示。
量子物理學更神秘的方面之一是粒子可以糾纏在一起,從而成為一個統一的系統,而對一個的測量會立即影響另一個系統。在經濟學中,貨幣編碼的信息是一種糾纏裝置,因為它的創造總是有債務和信用兩個方面(例如現代法定貨幣代表政府債務)。它的使用使人們彼此糾纏在一起,并與整個系統糾纏在一起,任何有貸款的人都會知道這一點。如果你破產了,這會立即影響你的債權人的狀態,即使他們沒有立即發現。
根據量子物理學,物質從根本上說是二元論的,因為它不是由獨立的臺球狀原子組成的,而是由在某些方面表現為“虛擬”波,在其他方面表現為“真實”粒子的實體組成的。粒子和波的描述本身都不完整。這聽起來令人困惑——但貨幣也是如此,它同時也是真實的和虛擬的。例如,硬幣是通過將郵票壓入金屬塊制成的。郵票指定了硬幣的數值,而金屬則代表其作為可以擁有或交換的物體的價值。因此,它部分存在于數字和數學的虛擬世界中,部分存在于事物、人和價值的物理世界中,這就是它對人類心理產生令人困惑的影響的原因之一。
您無需成為 愛因斯坦 就知道點擊信用卡會啟動虛擬匯款
縱觀其歷史,貨幣在這兩個方面之間交替出現,要么表現為虛擬的會計系統(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粘土楔形文字、中世紀早期英格蘭的木制理貨棒、今天的電子貨幣),要么表現為珍貴的東西(古希臘和羅馬,金本位制),同時保留各自的基本特征。這種二分法也反映在我們的兩個主要貨幣理論中:圖表論,它說貨幣代表對國家的虛擬債務;以及金銀主義,它說它歸結為金屬。大多數經濟學家忽略了這場爭論,將貨幣視為一種沒有自身特殊屬性的惰換媒介。因此,這種情況類似于關于光是虛擬波(亞里士多德)還是真實粒子(艾薩克·牛頓)的古老爭論。最終,量子物理學家得出結論,光不是粒子或波,它同時是兩者。大多數人并不關心,只擔心燈亮著,錢也是如此。
說量子物質的離散、二元、糾纏和不確定的行為挑戰了我們常識性世界觀的方方面面,這有點陳詞濫調。但從經濟角度來看,它似乎并不那么奇怪或疏遠——事實上,我們每次購物或兌現支票時都會遇到它。重點不在于量子力學可以被視為理解貨幣的隱喻,而在于經濟本身就是一個量子系統,有自己非常真實的測量、不確定性和糾纏版本。一個優點是這些概念缺乏物理學中對應概念的晦澀和混亂的性質。您無需成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或埃爾溫·薛定諤 (Erwin Schr?dinger) 或擁有量子力學學位,即可知道價值是不確定的,也不需要了解刷信用卡會啟動虛擬匯款。
然而,只有當貨幣與另一個微妙的量子系統(設計它的系統:我們的大腦)相互作用時,貨幣的量子性質才會完全發揮作用。
至少對量子物理學家來說,量子物理學最令人不安和奇怪的特點是,它似乎為意識發揮了作用。根據標準的“哥本哈根解釋”,電子等粒子由數學波函數描述,其在任何點的振幅都描述了在該位置找到電子的概率。在測量過程中,此波函數“坍縮”到某個值。沒有人知道這種崩潰是如何發生的,但通常假設有意識的觀察者參與其中,這似乎削弱了物理學作為純粹客觀科學的想法。(它告訴你一些關于科學的事情,意識——我們都有直接經驗的一件事——可以被認為是令人不安和奇怪的。因此,意識以及我們塑造思想的方式似乎與量子物理學有很多共同之處,這也許不足為奇。
經濟學中最熱門的領域之一,尤其是自危機以來,一直是行為經濟學,它由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 和阿莫斯·特沃斯基 (Amos Tversky) 于 1970 年代創立。行為經濟學最基本的教訓似乎是,做決定很困難,所以我們尋找捷徑。當某人(國家、廣告商、我們的社會群體,甚至我們自己的習慣)提供捷徑時,我們很容易受到影響。例如,我們更喜歡堅持我們所知道的,我們不喜歡變化,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投資者經常堅持那些除了走下坡路之外什么都不做的股票。新近偏差意味著我們過于重視新信息(如去年的投資回報),而不是舊信息(如歷史回報)。一般來說,我們的決策受歷史和背景等因素的影響。
然而,雖然行為經濟學家可以對這些影響進行建模,但他們只能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建模。許多科學家認為,問題不在于人們不理性;只是他們的決定不是基于經典邏輯,而是基于量子邏輯。畢竟,像我們這樣的量子系統本質上是不確定的,并受到歷史和背景的影響。
一種新的經濟學將為更好、更公平的經濟指明道路。或者至少降低一個爆炸的可能性
巴基斯坦數學物理學家阿斯加爾·卡迪爾 (Asghar Qadir) 就是其中之一,他在 1978 年指出,量子力學似乎比經典力學更適合模擬變幻莫測的經濟行為。他的論文掀起的波瀾不大,但在 1990 年代,許多從事社會科學(如心理學)工作的研究人員展示了如何使用量子形式主義來建模甚至預測我們在個人或社會層面的決策。這發展到量子認知和后來的量子社會科學領域。正如政治學家亞歷山大·溫特 (Alexander Wendt) 在《量子心智與社會科學》(2015 年)中指出的那樣,情況再次類似于 20 世紀初的物理學:“在這兩個領域中,對經典理論的嚴格測試產生了一系列異常;用新的古典模型來解釋它們的努力是臨時的和片面的;然后出現了一種量子理論,可以非常精確地預測它們。
與此同時,其他研究人員正在將量子形式主義應用于量化金融領域,該領域用于模擬金融市場的行為。事實證明,“量化”經常用來評估期權等衍生品(在未來某個日期以固定價格購買或出售證券的權利)的許多公式可以重述為量子效應。例如,Black-Scholes 方程可以表示為量子物理學中薛定諤波動方程的一個版本。市場甚至有自己版本的不確定性原理(這對投資者來說并不奇怪)。
迄今為止,量子金融和量子認知的重點主要是使用量子物理學的方法復制新古典經濟學或行為經濟學的結果。不過,我相信結果與量子貨幣相結合,指向一種新的經濟學,它將推翻傳統經濟學的最基本假設,并為更好、更公平和更可持續的經濟指明道路。或者至少是一個不太可能爆炸的經濟學。
所以,如何定義這種新的、受量子啟發的經濟學?它不是稀缺性的科學,當然也不是幸福的科學(這并不是說這些東西不重要);相反,它可以定義為對涉及金錢的交易的研究。價格不是假設市場價格代表虛構曲線和優化效用的交匯點,而是將價格視為測量程序的新興結果。與其將經濟建模為一種高效的機器,不如使用復雜性理論和網絡理論等適合研究生命系統的方法更有意義,如上所述,這些方法現在正在經濟學中采用。一種工具是基于代理的模型,其中經濟間接地來自異質個體的行為,這些個體被允許互動并影響彼此的行為,在某些方面反映了量子粒子的集體舞蹈。例如,基于代理的模型已經成功地再現了房地產或股票市場特有的繁榮-蕭條性質,或者人們的預期對通貨膨脹的影響。同時,網絡理論可用于說明金融系統復雜布線和糾纏中的過程并揭示脆弱性。
因為它從不同的假設出發,使用與主流經濟學不同的方法,所以量子版本也得出了非常不同的結論和預測。它沒有假設市場力量將價格推向穩定的均衡,而是將經濟視為由復雜的反饋循環驅動的,包括那些影響私人銀行創造和銷毀貨幣的反饋循環。一個結論是,目前大學和商學院教授的風險模型,以及企業和金融機構所依賴的風險模型,并不適合目的(正如許多人在上次危機后猜測的那樣)。
我們不是理性的經濟人,他自私地做出決定以優化他的個人效用,而是量子經濟人,他無私地與其他量子經濟人糾纏在一起。因此,幸福不是經濟學家可以計算和優化的單獨追求。例如,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1953年寫道,經濟學“原則上獨立于任何特定的道德立場或規范性判斷......[它]是或可以是一門”客觀“科學,與任何物理科學的意義完全相同”——量子經濟學(如果我們可以這樣稱呼的話)將經濟視為一個生命系統,其中道德發揮著重要作用。從這場危機中得到的一個教訓是,經濟學家嚴重參與他們負責監管的金融體系,例如通過高薪的咨詢工作;就像在量子物理學中一樣,觀察者永遠不會與系統分離。
雖然新古典經濟學將經濟不平等和環境退化等“市場失靈”視為畸變或外部性,但從量子角度來看,它們似乎更多地反映了貨幣中數字價格和實際價值之間固有的沖突,這體現在以債務為基礎的金融體系中,將增長置于一切之上。因此,該理論建立在英國化學家弗雷德里克·索迪(Frederick Soddy,1921 年因研究輻射基本特性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獎后轉向經濟學)、美國生態經濟學家赫爾曼·戴利 (Herman Daly) 等思想家的發現之上,他們也發表了類似的聲明。
如果一個理論講述的故事有利于強大的選民,那么它很可能被接受
事實上,這種量子經濟學的許多方面都可以在所謂的“異端經濟學”中找到——即與主流不符的理論。這些問題早在 1926 年就被總結出來了,當時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也許是受到當時如火如荼的量子革命的啟發,或者也許是考慮到留在地面上的那塊鉛管——寫道:“我們每時每刻都面臨著有機統一、離散的問題。 不連續性 – 整體不等于部分之和,數量的比較讓我們失敗,微小的變化產生大的影響,統一和均勻連續體的假設不滿足。傳統的機理模型不能包含這種效應,就像原子的前量子模型不能包含量子效應一樣。不幸的是,主流經濟學家未能認識到這一點或采取行動,而是仍然固守他們的經典方法。
那么,異端經濟學會成為新的正統觀念,經濟學會走向量子化嗎?可以說,答案將取決于一些公正的測試,比如做出準確預測的能力,但當然情況遠非如此;新古典經濟學已經存在了一個半世紀,沒有太多值得夸耀的預測記錄(有效市場假說的主要成就是提供了一個借口)。相反,如果一個理論講述的故事有利于強大的選民,那么它很可能被接受。
經濟穩定、理性、高效的主流口號是金融部門的完美公關,因此量子經濟學無法與之競爭。相反,它的自然支持者與助長反核抗議的群體相似:人們——包括科學家和非經濟學家——經歷過最近的金融危機,并希望防止它再次發生。
以 19 世紀物理學為藍本的經濟學顯然應該進行更新。
但在這里,“革命”似乎并不完全正確,因為革命在一個世紀前就已經發生了。我們需要的是認可。正如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在《媒體法則:新科學》(1992)中所寫的那樣:“我認為一般的哲學家還沒有接受量子物理學的這個宣言:宇宙作為機制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這在經濟學中表現得最為真實。
了解更多時間深度剖析,盡在于此@黃先生斜杠青年!
商業咨詢和顧問業務,請@yellowscholar
關注我,帶你先看到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