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明見局
作者|柯柏妮
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的一條朋友圈,意外在潮玩行業激起千層浪。在這條引發廣泛關注的動態中,葉國富直言 “無自有門店閉環的潮玩企業必死”。
為什么自有門店那么重要?
葉國富“無自有門店閉環的潮玩企業必死”這一觀點,或許是對潮玩行業內眾多依賴分銷體系、缺乏自有門店渠道支撐的企業發出的警示。
從行業發展現狀來看,當下潮玩市場競爭激烈,許多企業試圖通過簽約藝術家IP或自行孵化IP來分一杯羹。
在IP運營過程中,開發產品只是第一步,如何將產品精準推向消費者,并獲取有效的市場反饋,成為決定IP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
那些僅依賴分銷渠道的潮玩企業,由于缺乏自有門店作為與消費者直接溝通的窗口,往往難以獲取第一手銷售數據,無法依據消費者的即時反饋對 IP產品進行優化與調整。
而泡泡瑪特構建了以IP運營為核心的商業閉環,在銷售渠道上采用多元化布局,其自有門店、無人零售設備與線上抽盒機相互配合,不僅降低了傳統門店租賃、裝修、人員等方面的高額成本投入,還通過自有門店直接收集消費者數據,以此指導IP的孵化與產品開發。
TOP TOY則從2020年首店開業到2024年門店數量突破276家,單店面積超300㎡的“潮玩博物館”模式使其成為商圈引流利器。依托名創優品全球供應鏈,TOP TOY借助自有門店驗證銷售數據,為IP運營提供有力支撐。
盡管它們在IP運營和自有門店的運用上各有特點,但都通過構建自有門店閉環,在潮玩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IP運營四步法給TOP TOY帶來了什么?
葉國富提出的IP運營四步法,應是對名創優品“快時尚 + IP”模式的深度剖析。
從簽約獨家IP(如與三麗鷗的聯名合作),到孵化自有IP(像TOP TOY自主研發的 Twinkle 系列),核心邏輯在于把控上游內容資源,實現產品的差異化。
將門店視為“數據實驗室”的理念,更是打破了傳統零售思維。
據名創優品內部數據,其門店日均采集的SKU銷售數據超200萬條,這些實時反饋的消費偏好,直接左右IP后續的開發與推廣方向。
在名創優品全球超7000家門店的規模效應加持下,這種模式成效顯著:2024年其IP聯名產品貢獻超35%營收。
6月11日,名創優品旗下那是家大潮玩(廣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董事從孫元文新增晏曉嬌、葉國富,葉國富親自擔任那是家潮玩董事長。
那是家潮玩作為TOP TOY的運營主體,成立于2020年9月,注冊資本500萬元,由名創優品(廣州)有限責任公司100%持股。
葉國富此次出任董事長,可以看其對TOP TOY業務的高度重視,或許預示著TOP TOY將在戰略方向、運營模式等方面迎來一系列調整與變革,進一步強化集團對潮玩業務的掌控與資源傾斜。
作為葉國富布局潮玩賽道的重要力量,TOP TOY的擴張速度令人矚目。
從2020年首店開業,到2024年門店數量突破276家,單店面積超300㎡的“潮玩博物館”模式,使其成為商圈吸引客流的重要手段。
2025年Q1財報顯示,其營收同比增長59%至3.4億元。
分拆上市,新的起點
名創優品對TOP TOY分拆上市可能性的評估,備受市場關注。
若成功,這將是葉國富繼名創優品、賽曼控股后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據相關媒體報道,當前資本市場對此態度謹慎:港股潮玩板塊市盈率已從2021年峰值的80倍降至當前25倍。
在行業估值體系重塑期,TOP TOY需要解答幾個關鍵問題:如何降低對外部 IP 的依賴?單店盈利模型怎樣持續優化?分拆后能否構建獨立的融資與擴張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TOP TOY已開始積極調整戰略方向。在海外,憑借搪膠毛絨品類的差異化優勢,在東南亞市場站穩腳跟;在國內,“TOP TOY Mini”小店模型的推出,有望破解大店坪效難題。這些戰略調整,將為其分拆上市增添砝碼。
葉國富的朋友圈之爭,實際上是潮玩行業兩種發展模式的碰撞——是憑借重資產門店構建競爭壁壘,還是以輕資產模式實現靈活創新?
在IP競爭激烈、消費需求多變的當下,TOP TOY的分拆進程,極有可能成為行業未來走向的重要指引。無論是挑戰還是機遇,都將深刻影響TOP TOY乃至整個潮玩行業的發展軌跡。
(內容來源于網絡公開信息,請謹慎辨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