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過程工程咨詢(Whole Process Engineering Consulting,簡稱WPEC)行業作為工程建設領域的新型服務模式,近年來在中國政策推動和市場需求的雙重作用下快速發展。
行業發展現狀
1、政策驅動為主
-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首次明確“全過程工程咨詢”概念,后續住建部及地方陸續出臺試點政策(如《關于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 2022年《“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強調推廣全過程咨詢,部分省份(如浙江、廣東)已將其納入政府投資項目優先選擇模式
2、市場滲透率逐步提升
- 目前以政府投資項目(如市政、交通、醫院)為主,市場化項目滲透率仍不足20%。
- 頭部企業集中在中大型設計院、工程監理公司及少數綜合性咨詢機構(如中咨公司、上海建科等),中小企業多處于轉型探索階段。
3、服務模式多元化
- 從傳統“碎片化”服務(設計、監理、造價分離)向“一體化”轉型,但實際落地仍以“1+N”(1個主導專業+N個分包)為主,真正全鏈條整合案例較少。
4、技術融合初步顯現
- BIM、GIS等技術在部分項目中應用于協同管理,但數字化工具普及率低,數據孤島問題突出。
核心挑戰
1、行業壁壘尚未打破
- 資質分割問題:監理、造價、設計等資質分屬不同部門管理,企業需多重資質或聯合體投標,增加成本。
- 責任界定模糊:全過程咨詢方與業主、施工方的權責邊界不清,法律風險較高。
2、市場需求尚未完全釋放
- 業主習慣傳統模式,對全過程咨詢的價值認知不足(如成本節約、工期縮短的長期效益)。
- 部分地區仍存在“假全過程”現象(名義打包,實際分拆采購)。
3、企業能力短板
- 復合型人才稀缺:需既懂技術又擅管理的項目經理,現有人員多偏專業型。
- 缺乏標準化體系:服務流程、收費標準、成果評價等尚未形成行業共識
未來發展趨勢
1、政策深化與市場分化
- 政策層面:資質改革(如簡化合并)、示范項目推廣、信用評價體系建立將加速行業規范化。
- 市場層面:政府項目持續引領,民營項目(如產業園、新能源)需求上升,中小企業可能聚焦細分領域(如專項咨詢+數字化工具)。
2、技術驅動服務升級
- 數字化整合:BIM+PM(項目管理)平臺實現全生命周期數據互通,AI輔助決策(如造價預測、風險預警)。
- 綠色低碳融合:雙碳目標下,咨詢內容將納入碳排放評估、綠色建筑認證等新模塊。
3. 國際化與跨界競爭
- 國內企業跟隨“一帶一路”項目出海,需適應國際工程管理體系(如FIDIC條款)。
- 跨界競爭者涌入:互聯網企業(如阿里云城市大腦)、國際工程顧問公司(如AECOM)可能搶占高端市場。
4. 盈利模式創新
- 從“按階段收費”轉向“績效掛鉤”(如節約投資分成)、長期運維分成等。
- 平臺化服務:中小機構通過SaaS平臺接入生態,共享資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