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能汽車否認被清算解散
寶能汽車突然發布聲明,引起車圈關注。
近日,寶能汽車客戶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發布聲明稱,“近期,有部分媒體歪曲事實,惡意報道公司及關聯公司發布了解散、清算公告,擾亂了網絡秩序,嚴重侵害了本公司的合法聲譽。”
圖源:寶能汽車客戶服務中心
因此,寶能汽車方面強調了三點。
首先,寶能汽車表示,部分公司雖然在國家信用信息公示平臺上顯示為“該企業已發布解散公示”、“該企業已發布清算組備案信息”、“該企業正在進行營業執照作廢聲明”等,但公司一切經營正常,且有新車即將上市。
其次,寶能汽車解釋稱,雖然部分董事、監事等高級管理人員已離職,但并不影響公司的正常運作和經營,公司一切業務不受任何影響均在正常開展。
最后,寶能汽車強調,公司一切經營信息及動態請以集團官網公布為準!并表示將對編造傳播虛假不實信息媒體采取犯錯時,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可見,寶能汽車在表示自己還在繼續運營,但是,其所述經營狀態與現實證據沖突——
第一,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寶能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成立清算組,備案日期為2025年6月5日,注銷原因為“章程規定的解散事由出現”——這屬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公示行為,與“經營正常”表述直接矛盾。
圖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第二,據公開數據,寶能汽車集團涉案金額超210億元,母公司寶能投資集團涉案近千億元,且姚振華個人被執行總金額超500億元。高頻的司法記錄難以支撐“正常經營”的表述。
第三,悠寶利A3車型自2022年亮相后已三次推遲量產,供應鏈斷裂和欠薪問題導致產能長期停滯。
第四,寶能汽車官方微博停更于2022年4月,官網招聘信息停留在2024年8月,無新車預熱動態——與“即將上市”的緊迫性嚴重脫節。
第五,寶能汽車董事、監事級高管集中離職可能導致其戰略決策斷層、供應鏈資源流失、融資能力歸零,不符合其正常經營的解釋。
此外,天眼查信息顯示,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觀致汽車有限公司因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被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達2.7億余元。
圖源:天眼查
寶能汽車僅停留在口頭承諾層面的聲明,難以讓人相信寶能汽車真的還在正常經營且將發布新車。
不過,據爆料,位于深圳市龍華區的寶能汽車深圳工廠,近日生產下線一批悠寶利A3新車。
同時,在新車下線前一天,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親自帶隊視察悠寶利A3展示現場,并連夜召開內部會議部署預售工作。
此前,姚振華多次高喊“汽車產業的發展正迎來百年一遇的黃金發展機會”,并要求“大汽車板塊要深度反思總結”。
如果爆料為真,這或許意味著,寶能汽車真的要復活了,即將迎來復工復產重要節點。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寶能汽車的這篇聲明目前已經無法在寶能汽車客戶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中找到,更新停在了24年11月8日。
圖源:寶能汽車客戶服務中心
這更是讓寶能汽車這番聲明染上了更神秘的面紗,寶能汽車究竟現狀如何,未來又會如何發展,令人期待。
姚振華和寶能汽車
回顧寶能汽車的發展歷史,不得不提到姚振華。
圖源:抖音寶能集團
1970年出生的姚振華,早年在深圳特區改革開放浪潮中敏銳捕捉到時代機遇。
2000年創立寶能投資集團時,這位潮汕商人將"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注入企業基因。通過精準布局房地產黃金十年,其商業版圖迅速擴張至金融保險、現代物流等領域。
2016年,姚振華以1150億元身家躋身胡潤百富榜第四位,創下"寶萬之爭"等經典商戰案例,成為民營資本運作的標志性人物。
那時的姚振華,風光無限,意氣風發,似乎整個世界都在他的腳下。
于是,2017年3月,手握千億資本的寶能集團在姚振華帶領下高調進軍汽車業。
這個曾因"寶萬之爭"名震資本市場的地產大鱷,以66.3億元收購觀致汽車51%股權開啟造車之路。
姚振華通過旗下聯動云租車內部消化90%銷量,2018年觀致銷量被推高至6.3萬輛,制造出虛假繁榮。
同年,寶能宣布"五年千億"研發計劃,西安基地投產,儼然要打造"中國特斯拉"。
但是,虛假的銷量難以掩飾技術短板,2019年觀致真實銷量暴跌至2.27萬輛。
而此時的寶能仍執迷于資本游戲:2020年收購長安PSA,成立電池、軟件等11家子公司,宣稱構建"全產業鏈生態"。
實際上,寶能在挪用保險資金等短期債務支撐長期投入,2021年母公司寶能集團被執行金額突破463億元,資金鏈開始斷裂。
當年,有網友甚至拍到姚振華在街頭吃8元錢的湯粉。
圖源:雪球 @愚YR睿
此后,2022年,寶能汽車的官微停更、工廠停工、拖欠供應商貨款超18個月。
2023年觀致銷量歸零,寶能汽車涉案金額飆升至21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7月19日,姚振華前往中炬高新總部調研生產經營情況,卻竟被保安拒絕進入。
姚振華被攔在門外 圖源:抖音
這一幕,如同一記重錘,擊碎了姚振華曾經的輝煌和驕傲。
當月底,更是發生戲劇性的一幕,姚振華在公司大門前被多人圍堵,姚振華慌忙從人群中掙脫,向遠處跑去,多名安保人員緊隨其后。在逃跑過程中,姚振華不摔倒……
姚振華被多人圍堵 圖源:抖音
時過境遷,這位曾經身價千億、縱橫商界數十年的資本大鱷竟面臨如此境遇,讓人唏噓。
截至目前,姚振華被執行的金額已經超過500億元,面對巨額債務,寶能系大規模拋售核心資產。
2025年2月7日,深圳市鉅盛華持有的前海聯合基金30%股權被上海證券以3766.22萬元拍下,折價率達44%。
此外,寶能科技園、寶能城花園等核心地段的房產被司法強制拍賣,用于償還債務。
同時,寶能系持續拍賣持有的中炬高新等上市公司股權,以籌集償債資金。
有意思的是,觀致汽車的生產線設備、新車庫存多次在司法拍賣平臺上線,但屢次流拍,未能有效變現。
目前,寶能集團的子公司寶能汽車科技進入法定清算程序,曾經規劃的BAO品牌淪為PPT,無論寶能汽車是否還在正常經營,債臺高筑的姚振華都不得不面對跨界失敗這一事實。
歸結其失敗原因,或許是由于寶能汽車的累計研發投入不足宣稱的1/10,核心三電技術依賴外購;以及地產"高杠桿"模式在制造業失效,單車研發成本達行業均值3倍;此外汽車行業5-8年產品周期被壓縮至2年,違背基本商業邏輯。
姚振華能否翻身,讓我們靜觀其變。
汽車行業競爭愈演愈烈
汽車行業發展至今,已經越來越殘酷,不斷有車企進入車圈淘汰賽,寶能汽車不是唯一一個。
與寶能汽車類似的有恒大汽車,同樣是跨界造車,恒大汽車三年虧損989億元,現金流僅剩2.2億元時仍盲目擴張,導致工廠全面停產。
這說明現金流是車企的生存底線,跨界造車需儲備至少200億現金流,首款車量產周期嚴控24個月內。
還有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哪吒汽車,哪吒汽車從"銷冠"到破產,根源在于低價策略透支品牌力后,倉促轉向高端化卻缺乏技術支撐。
同樣的還有高合汽車,高合汽車定位超高端市場,但供應鏈失控導致量產失敗。
二者都體現了戰略定位的重要性,造車需要深耕技術和市場,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除此之外,這些進入了車圈淘汰賽的車企還說明了,供應鏈和用戶信任也十分重要,沒有行業上下游支持和用戶基礎的企業,是難以長續發展的。
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從資本驅動轉向技術沉淀與精細化運營。忽視產業規律、低估技術門檻的企業,或許都將成為司法拍賣清單上的標的。
未來,將會有哪些車企進入車圈淘汰賽,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 | 李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