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腰突患者將自身的痛苦感受形容為“鬼上身”,這并非迷信,而是形象地道出了他們深切的體驗:心中常懷委屈不被理解,生活仿佛籠罩在陰霾之下,因行動受限而深感失去自由,反復訴說著身體不便帶來的種種困擾,深陷無奈,猶如被困于生活牢籠的“困獸”。
然而,從中醫的視角審視,腰突絕非簡單的“鬼祟作怪”,它是一種復雜難纏的病癥,是多種致病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風寒濕邪的侵襲首當其沖,日常疏于腰部保暖,或長期處于寒濕環境,使得風寒濕邪乘虛侵入腰部經絡,阻礙了氣血的正常運行。勞損過度同樣不容小覷,無論是長期的重體力勞動,還是久坐久站、姿勢不良等現代生活常態,都在日積月累中悄然損傷著腰部的筋骨。此外,外傷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腰部的撞擊、扭挫等損傷,會直接導致局部經絡受損,氣血瘀滯不通。這些因素相互影響,最終致使腰部經絡氣血運行受阻,筋骨失于濡養,從而引發腰突。
在臨床實踐中,腰突常表現出不同的癥候群,中醫據此進行精細的辨證分型與施治:
寒濕痹阻型患者,腰部常感冷痛重著,轉側困難,遇寒冷則疼痛加劇,得溫暖可稍緩解。陰雨天時疼痛尤為明顯,如同病情的“晴雨表”。治療需以散寒除濕、溫經通絡為法,獨活、羌活堪稱此型的“祛濕先鋒”,能有效驅散腰腑寒濕,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濕熱蘊結型則表現為腰部灼熱疼痛,活動后加劇,常伴口渴不欲飲、小便短赤等癥狀。患者往往煩躁不安,似有內火灼燒之感。治療重在清熱利濕、通絡止痛,常用薏苡仁、黃柏等藥,清利濕熱,疏通腰部郁滯,紓解痛苦。
氣滯血瘀型多源于外傷或長期勞損,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患者腰部刺痛,痛處固定不移,狀如針扎,夜間疼痛尤甚,嚴重影響睡眠。治療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桃仁、紅花等藥物可促進腰部瘀血消散,恢復氣血暢行。
肝腎虧虛型患者常感腰膝酸軟無力,如同筋骨被抽去,彎腰、久站皆感困難。常伴有頭暈耳鳴、失眠多夢、面容憔悴等肝腎不足之象。治療需著重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杜仲善補肝腎、強筋骨,熟地長于滋陰補血,山茱萸則補肝腎、澀精固脫,諸藥合用,填補精血,強健腰膝。
氣血兩虛型患者,面色常顯蒼白或萎黃,腰部隱痛綿綿,喜按喜揉,稍事勞累即感疲憊不堪,并伴有神疲乏力、氣短懶言等癥狀。治療應以補益氣血、濡養筋骨為主,黨參補中益氣,白術健脾益氣,當歸補血活血,協同作用,滋養腰部筋骨,改善虛損狀態。
近年來,臨床所見腰突患者數量顯著攀升,且覆蓋各個年齡段。初時對此現象頗感驚訝,深入觀察后方才明了:現代工作與生活方式的劇變是重要推手。久坐少動、過度勞累成為常態,使得腰部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更令人憂心的是,許多患者長期默默忍受著身體的痛苦,既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系統調養,又難以找到快速有效的緩解之道。這種身心俱疲的狀態若得不到及時干預,往往導致病情遷延,日益深重。
愿每位患者都能撥開“鬼上身”的迷霧,找到適合自己的中醫調治之路,重獲腰脊健康與生活自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