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一釩來源 | 讀者(ID:duzheweixin)
讀《紅樓夢》時,發現這其實是一部職場厚黑學。
林黛玉初進賈府時,就處處留心,記住面見人物的身份、地位及各種稱呼。
一見到鬢發如銀的賈母,她便主動拜見,稱呼也十分得體,由此在賈母那留下了不錯的第一印象,在賈府的生活也處處綠燈。
她在賈府中既能保留自己的一部分真性情,又減少了無謂的沖突,人際關系也更和諧。
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領導,恰當地稱呼他們,不僅顯得專業,也會很有禮貌。
以下這3種稱呼,在領導面前盡量不要輕易用。
直呼其名
電視劇《凡人歌》中的沈琳,便遇到過職場稱呼問題。
剛到新公司時,她打扮得時尚漂亮,行事高調不說,還屢次直呼上司“海莉”。
這種沒大沒小的做法,顯得沈琳不會察言觀色,也很沒情商。
沈琳邀請上司一起吃飯,想拉近關系,早已心生不快的上司假裝打電話直接走掉,沒理會她的邀請。
直到上司特意換了一套時尚漂亮的衣服,并對別人尊重的稱呼給予回應時,沈琳才想起丈夫的囑咐:人家是領導,這是人家的主場。
后來,沈琳學會了低調,穿上了樸素的職場裝,還學會了稱呼上司為“胡總監”。
上司在得到尊重后,主動請沈琳吃飯,友好地慶祝她入職。
職場也是人情世故場,職位也分高低。直呼領導的全名,既顯得沒有禮貌,也挑釁上級的權威。
尤其是在辦公室、會議室等公共場合,如此稱呼不夠妥當。
《中國青年報》曾做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1972名受訪者中有高達75.9%的人在剛入職場時“不知如何稱呼前輩”。
在拿不準上級脾性時,遵守普遍的職場社交禮儀和職場規則,對上級稱職務、加敬稱,一般不會出錯。
過于親密、隨意的稱呼
一次蔚來發布會上,蔚來老板娘王屹芝采訪俞敏洪和章澤天,幾句話成功得罪了兩方人。
她在節目中一開始便問俞敏洪:“我可以叫你老俞嗎?”
公眾場合,面對比自家實力強、創業早的前輩,沒有尊稱,沒有敬語,太過隨意。正式場合應使用“俞總”或“俞老師”以示尊重。
俞敏洪當時不滿又無奈地笑說:“叫我老俞吧,反正夠老了。”
另一邊,到了章澤天出場,王屹芝仍然沒有吸取前面的教訓。
她介紹道:“小天不僅僅是蔚來的投資人,也是蔚來的0005號預定車主。”
明知道章澤天是蔚來的投資人,是金主,還稱呼其為“小天”。
即便章澤天很年輕,其身份也是投資人,應該稱其為章總方顯尊重。
像王屹芝這樣,不該親昵的時候親昵稱呼,實屬犯了職場大忌。
在職場工作,稱呼的分寸感十分重要。
職場中,看重的是能力,是職務,是身份和資歷,年紀因素相對次之。
托大或者太過親昵的稱呼,不但不會拉近彼此的距離,還會讓對方難堪。
你以為的親近,也許已經讓領導覺得被冒犯。
一位網友講述過自己被下屬喊“寶貝”的經歷。
新下屬比她小了差不多10歲,見她性子隨和,和大家打成一片,心里那點尊敬就消失了。
一次工作會議結束,她有新的任務要交給這位下屬,下屬見會議室只有兩個人,便放飛自我,想和她拉近關系,直呼她“寶貝”。
這稱呼一出,她當場蒙了。
她吐槽道,工作這么多年,還沒見過如此沒有邊界感的人。
另一名網友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她說有一位下屬,工作能力很強,在公司人緣也不錯,但就是說話時缺乏分寸。
那下屬尤其愛在微信溝通時稱呼女性“親愛的”,雖然這只是一種表達親近的稱呼,但在上下級之間,很容易引發誤會。
職場中想靠親昵的稱呼拉近和上司關系的人不在少數,但這樣做的結果大多不理想。
禮貌尊重,守住職場邊界,稱呼對了,很多事情也就順了。
領導的小名或者外號
三國時期的許攸和曹操自幼是好友,許攸又在曹操與袁紹對峙的關鍵時期投誠,因此在曹操心中有一定的分量。
投誠后,許攸先是獻上偷襲烏巢的妙計,取得成功后又獻計奪取冀州。兩次大獲全勝,許攸功不可沒,曹操對他也十分看重。
從此以后,許攸居功自傲,把主子曹操逐漸不放在眼里。他認為曹操非自己這個軍師不可,曹魏能有今天都是自己的功勞。
自古皇帝和臣子、老板與員工之間,各有各的職責和領地,
許攸自投靠曹操以后,就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是眾多謀士中的一個。他對曹操,應該保持對上司、對主公的尊重。
可他人前人后地叫著老板的小名“曹阿瞞”,不分場合、不知收斂。
曹操面上不說,但早已心生不快。
直到許攸出鄴城東門,得意地對隨從說,如果沒有他許攸,曹家便不能入此門時,忍無可忍的曹操終于對許攸痛下殺手。
可憐許攸既死在得意忘形之下,也因無禮冒犯而獲罪。
職場里稱呼領導的小名和外號,自以為是關系好是幽默,實際可能是傲慢無禮。
不知不覺間,可能得罪領導而不自知。
《做個會表達的女人》中有這樣一個例子。
體制內工作的淑賢第一天上班便遇到了剛四十出頭的張部長,她恭敬地喊“張部長”,張部長卻讓她喊“老張”。
這讓淑賢覺得很為難,自己是新人,稱呼“老張”不妥,可對方又不讓她稱呼官職。
后來她想到一個辦法,不管遇到什么人,都喊他們為“領導”。
職場里,稱呼是門學問。
再平易近人的領導也是領導,而不是你的朋友玩伴。
叫領導小名或外號,說小了是貼標簽,說大了是不尊重。
《做個會表達的女人》中說道:“稱呼是一種靈活的語言,沒有必要將其固定化,或者絕對化;運用得宜,你將如魚得水。”
不得體的稱呼不但會讓人別扭,還會破壞和諧的關系。
面對性格嚴謹嚴肅的領導,便乖乖稱呼職務,稱呼“領導”;面對親和力強的領導,私下乖乖叫“哥姐”,正式場合叫職務。
記住,相比于一味討好、不分輕重的人,領導最喜歡那些高情商、有態度、不卑不亢的下屬。
職場稱呼“就高不就低”,既顯尊重又顯專業。
真正高情商的人,會在人際關系中做出最正確的選擇,找準位置,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說得體的話,輕松地處理各種人際關系。
作者簡介:芊芊。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讀者(ID:duzheweixin),《讀者》雜志官方訂閱號。中國人的心靈讀本,全家人的精神紐帶。每晚相約,陪你看故事、品人生。
點贊、分享點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