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自網(wǎng)絡(luò) 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隨禮是一種優(yōu)良傳統(tǒng),它代表著我們對他人的美好祝愿。
隨禮隨得好,與他人的關(guān)系會更加親密,隨禮時要是沒有注意規(guī)矩,便只會好心辦壞事,花了錢送了禮,最后就只落得一個被人指責(zé)的下場。
這禮如何隨,才是個中關(guān)鍵。
特別是親家這種無比脆弱的關(guān)系,與對方來往隨禮時,一定要更加注意。如果不想因為隨禮的事情反目成仇,親家關(guān)系再好,隨禮時也要守住以下這幾條規(guī)矩。
一:禮多人不怪
隨禮當(dāng)然是越多越好,這是無論對任何人都適用的一條隨禮法則。俗話也有言,禮多人不怪。禮少了才會見怪。
華叔第一次跟兒子兒媳到親家家里拜年時,他買了特別多的年貨,把自家車尾箱全部都裝得滿滿的。
他兒媳婦怪他太過破費(fèi),說不用買這么多上門,可以留點(diǎn)在家探下一個親戚用。可華叔還是堅持,反而在中途又采購了好幾樣禮品帶著一起去探親。
到了兒媳婦娘家時,親家果然如他所料,看到滿箱子的年貨瞬間就眉開眼笑了。雖說他們嘴上說著讓他破費(fèi)了,但華叔的重禮讓親家在其他的親朋好友面前出盡了風(fēng)頭,親家也保持了一整天的好心情。
與親家相處來往,禮一定要多,你的禮越多,就代表了你越重視對方的兒女,越證明你有人情味,在大禮后面所傳達(dá)出來的信息,才是親家最為關(guān)注的點(diǎn)。
二:吃虧就是福
知道了這事的老伙計都說華子是吃虧了,就算是探望親家,禮也沒必要這么重。他們根本也吃不了多少,最后也避免不了被送出去的命運(yùn)。
華叔只笑笑說:你們的格局小了。與親家相處,吃虧就是福。親家高興,兒媳婦就高興,兒媳婦高興,兒子也會高興,然后我們一大家子都會因為送出的這點(diǎn)禮得到一個好心情。
這便是送大禮的連鎖反應(yīng),錢并沒有多花多少,但卻能得到超出意料之外的好效果,這樣算來,其實(shí)是無比劃算的一筆買賣。
與親家相處,你越是不計較這些,對方就越會感恩你的付出,人心都是肉長的,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會昧著良心把你的所有付出都抹掉。
時刻謹(jǐn)記著吃虧是福,你反而有可能從親家身上收獲比大禮更為寶貴的禮物。
三:保證一視同仁
還有一個原則也是要謹(jǐn)記的,在與親家隨禮時,一定要記得一視同仁。
不能東家禮重西家禮輕,不管你是故意還是無意之舉,都會被有心人惡意解讀。
鄰居張叔就犯過這樣的錯誤,他有兩個女兒都結(jié)了婚,兩個女兒嫁的地方也相距不遠(yuǎn), 后來她們更是為了一直保持相近的距離,各買了一套同一個小區(qū)的套房。
在入伙的時候,張叔受邀參加他們的入伙飯局, 思女心切的張叔提著兩大袋禮物就去了。可沒想到他出門的時候拿錯了袋子,一袋簡陋一袋豐盛,在他不知情的時候,他把袋子分別交給了兩個親家。
一接過手的時候,兩個親家都發(fā)現(xiàn)了袋子的不同,于是當(dāng)著張叔的面打開了袋子,當(dāng)時發(fā)現(xiàn)禮分輕重的親家臉色難看極了,張叔也無比尷尬。
他解釋說是無心之過,可這事早已被人傳播出去,而那個拿到簡陋袋子的親家,收入和社會地位都比另一個低,由此那些外人又編造了另一個版本。
他們說張叔是故意給有錢親家好的,給沒錢親家差的。說白了,他就是看不起沒錢的親家。面對外人的添油加醋,張叔就算有十張嘴也難以說明白自己的無心之過,于是三家的關(guān)系就這樣越來越差了。
這就是送禮不一視同仁帶來的壞結(jié)果,即使你真不是故意的,但他們也不會愿意相信你的辯駁。外人只會用最大的惡意來猜測你的動機(jī),以此來滿足他們?nèi)紵陌素灾辍?/p>
以上三點(diǎn)要記住了,隨禮給親家時,要遵循禮多人不怪,吃虧是福和一視同仁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守得住與親家之間的和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