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讀生的天塌了,多所高校明確不招復讀生!復讀生或許終將成為一段歷史。
為什么這么說?
最近,有包括北京電子科技學院、海軍軍醫大學、陸軍軍醫大學、空軍軍醫大學等國內多所高校明確稱只招應屆生。
例如,北京電子科技學院2025年本科招生章程明確指出:考生應為符合高考報名條件的應屆普通高中畢業生,身體健康,未婚,年齡不超過20周歲(2005年9月1日以后出生)。
國防科技大學無軍籍地方本科生2025年度招生執行章程:考生須為應屆普通高中畢業生。
多所高校明確“僅限應屆高中畢業生”,引發了廣泛討論:會不會所有高校都會限制?復讀生是否還有出路?
首先要明確一點:并非所有的大學都拒絕復讀生。
至少從目前來說,明確不招復讀生的大學還是少數,而且大多數都是軍事類院校。
國內的絕大多數大學,包括名校,目前是沒有拒絕復讀生的。但是,學校同樣有權利選擇是否招收復讀生,這是高校擁有的權利。
國家也從來沒有真正禁止過復讀,復讀生和應屆生享有的權利是同等的。復讀生也不應該受到歧視。
所以,現階段大家也不需要過度反應,并不是所有大學都拒絕復讀生。
如果現在只是一個開始,會不會以后只招應屆生就是大趨勢呢?
其實,一切早就有明示了,只是很多人都不會認真去看政策文件。
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基礎教育辦學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教基〔2002〕1號文件》規定:為擴大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從年秋季開學起,各地公辦高中不得占用學校正常的教育資源舉辦高中畢業生復讀班,也不得招收高中畢業生插班復讀。
文件里說得很清楚,表達的傾向也很明確,國家其實是不鼓勵、不支持大家復讀的。
從很多年前就這樣規定了,更何況是高考報名人數更多、學習更卷的現在了。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的高考生中,有將近四分之一的考生是復讀生,這個比例雖然不完全準確,但也挺嚇人的。
畢竟,復讀生多復習了一年,對于應屆生來說,其實是不公平的。
但事情都有兩面性,對于其他普通高校來說,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由于出生率下降,年輕人口不斷減少,加上高校錄取率不斷上升,這就導致了高校招生面臨激烈的生源競爭,尤其是水平一般的高校,往往在招生時處于劣勢。
許多學生和家長更傾向于選擇知名高校,導致部分普通高校招生困難,一些高職類、大專類院校已經進退維谷,甚至有門可羅雀的危險。
為了吸引學生,一些水平一般的高校不得不降低錄取分數線,甚至出現招生計劃未完成的情況。
不少地方只要能參加高考,就可以上大學。
這不僅影響了高校的辦學規模,也導致部分高校教學質量難以提升。
現在部分優質高校只招應屆高中畢業生,這無疑是給水平一般的大學增添了一線生機。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其實更應該降低就業期望值。為什么這么說呢?
降低就業期望值是什么意思?就是讓更多的畢業生進入中低端行業的意思。
誰想讓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女進入中低端的行業就業呢?誰都知道社會結構是金字塔型,但是誰又愿意做金字塔的底端呢?
這么說有點殘酷。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復讀讓更多的考生考入了排名更加靠前的大學,這就導致許多畢業生對就業環境和薪資待遇期望過高,在當前經濟低迷的階段,只愿意去考公考編,一旦考上歡天喜地,一旦考不上繼續備考,這等于又是另一種形態的復讀了。
這就加劇了部分畢業生就業困難,而很多基礎性的行業得不到較高素質勞動者的加入。
綜合水平上不去,所謂高端制造業、新質生產力等又從何談起?
只要大的政策方向不調整,可以大膽的預見,未來優質高校或者優質專業只招應屆高中畢業生的范圍一定會逐步擴大。
但是復讀生也不用焦慮,該留的口子肯定要留,只是會逐漸縮減。
畢竟大多數依靠內卷上了較好大學或專業的畢業生綜合能力素質,其實和其他人差不多,畢竟天賦是卷不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