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發(fā)現(xiàn)沒有,小學和初中的教材是越來越難了,內(nèi)容是兩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越改越讓人看不懂。
以前,我們教什么就考什么;現(xiàn)在,教的不考,考的不教;對大部分孩子來說,必須要摁著學才能提高成績,義務(wù)教育階段,為什么要搞得這么難?
1、因為學校教育的目的一直都是在做篩選,提前把真正有天賦,會讀書的人篩出來,把那些不聰明的孩子提前淘汰掉。
所以就如大家所見,教材年年改,越改越難學;而很多家長沒辦法接受自家娃比別人差,家長會認為孩子并不是不聰明,只是覺得孩子不勤快,所以就各種補課去彌補差距。
有些家長本來沒想補的,但看到周圍人都在補,就開始焦慮了,于是也跟風補起來了,就這樣越來越卷,可卷到最后,還拼不過人家真正有天賦的。
2、現(xiàn)在都流行分班,分層教學,但經(jīng)常被家長投訴,這不就更加說明“家長打心底里接受不了孩子比別人差么”?
比如老師會把班上前20名的學生拉到一個群里,單獨布置作業(yè);而20名之后的學生又是另外的作業(yè),有些家長就不樂意了,說這樣會打擊在20名之外的自尊心,不能這樣區(qū)別對待。
按我說,就該把那些反對的家長也一起拉進去,天天跟人家那些成績不錯的做同樣的作業(yè),我估計沒過幾天直接就崩潰受不了了。
如果不是第21名,真沒必要那么“玻璃心”,分層教學,因材施材,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去布置教學任務(wù),我覺得這太挺好。若是你不能接受,為什么不努力考進前20名呢?
3、有家長會覺得太早篩選對那些開竅晚的孩子來說不公平!正如上面所講,學習真的需要天賦,而天賦這東西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是與生俱來的,真不存在開竅一說。
開竅無非就是從不愿學到愿意學的這個過程,但知識的難度就那樣,就算你愿意學,也得學得明白才行,所以“開竅晚”這個說法其實只是個心理安慰而已。
另外,這里所說的“天賦”單純指讀書的天賦,有的孩子讀書上面沒天賦,不代表在其它事情上面沒天賦。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天賦,只不過體現(xiàn)在不同事情,不同領(lǐng)域上面而已。
可能孩子讀書不行,但畫畫很厲害,體育很強,情商高等等,總有一項能力可以去挖掘,但能不能挖掘出來就得看家長的眼力和規(guī)劃了。
但話又說回來,人生很長,那些讀書沒天賦的,不代表將來會過得不好。讀書厲害的,也不見得以后工作了會順風順水,我見過太多985、211畢業(yè)出來的人,在職場上一事無成的。
所以這樣看來,一時的落后事實并不算什么,孩子有天賦,咱們就努力托舉;孩子沒天賦,只要健康成長,性格好,三觀正,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這就是財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