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西安翻譯學院2025屆畢業典禮暨學士學位授予儀式上,畢業生們身著學位服依次登上禮臺,從師長手中接過學士學位證書,完成人生重要時刻的加冕。其中,教育學院畢業生趙晗星手持“歡迎報考西安翻譯學院”的橫幅,與校長崔智林合影留念的畫面,成為典禮現場一道溫暖的風景。這一舉動背后,是趙晗星對母校的深厚情感,更是無數西譯學子對這片土地的集體告白。
終南山下的詩意校園:一草一木皆成詩
趙晗星對西譯的熱愛,始于初見時的驚艷。校園依終南山而建,翠華山巍峨的輪廓與錯落有致的紅色教學樓交相輝映,四季常青的綠樹與晨霧繚繞的山景構成天然畫卷。“清晨,我會在終南山的薄霧中背誦知識,陽光透過樹葉灑在書本上,那一刻的寧靜讓我覺得學習是件幸福的事。”趙晗星回憶道。傍晚時分,她常與同學在操場上揮灑汗水,晚風掠過樹葉的沙沙聲與青春的歡笑聲交織,成為她大學生活最鮮活的注腳。
校園里的一草一木,見證了趙晗星的蛻變。從初入校園時的青澀,到如今自信從容的畢業生,她在這里找到了歸屬感。“食堂阿姨會親切地叫我‘小公主’,天氣降溫時提醒我添衣;宿管阿姨總在我晚歸時留一盞燈,這些細節讓我覺得,離家一百公里的西譯,就是我的第二個家。”趙晗星說。
師恩如燈:照亮成長路上的每一步
在西譯,趙晗星最感激的是兩位“引路人”——輔導員蔡鳳與導師趙梓涵。
輔導員蔡鳳是趙晗星大學生活的“知心姐姐”。備考期間,蔡鳳常鼓勵她“放手去搏”,用“你比自己想象的更優秀”化解她的焦慮;面對未來選擇的迷茫,蔡鳳耐心分析利弊,用“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但努力是唯一方向”為她指明方向。一次生病請假后,蔡鳳連發數條消息詢問病情,甚至提醒她“別落下課程進度”,這份關懷讓趙晗星在異鄉感受到家人般的溫暖。
畢業論文指導教師趙梓涵則是趙晗星學術道路的“筑夢人”。畢業論文撰寫期間,趙老師常犧牲休息時間指導她,凌晨的郵箱里時常收到導師的修改意見。“老師連標點符號的錯誤都會標注,甚至附上參考文獻的補充建議。”趙晗星感慨道。正是這份嚴謹與付出,讓她的論文最終獲得優秀成績,也為她的學術生涯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譯不僅賦予趙晗星知識,更塑造了她的精神品格。上黨課時,授課教師將家國情懷融入課堂,從百年黨史到時代使命,從理論學習到社會實踐,讓趙晗星深刻理解“青年興則國家興”的內涵。這種精神滋養,讓她在面對挑戰時更有擔當。
從“受益者”到“代言人”:以行動傳遞西譯溫度
畢業典禮上,趙晗星手持橫幅的身影,是她對母校最深情的告白。“我想告訴學弟學妹,西譯不僅有美麗的風景,更有讓你終身受益的老師、朋友和成長機會。”她坦言,選擇“歡迎報考西安翻譯學院”的橫幅,既是對母校的感恩,也是希望更多人感受西譯的溫暖。
事實上,趙晗星的故事并非個例。在西譯,像她一樣因校園環境而愛上學習、因師長關懷而堅定信念、因精神滋養而成長蛻變的學子不勝枚舉。學校始終踐行“高尚教育”理念,以“讀書、做人、變革、奮進”為校訓,將育人融入校園環境、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的每一個細節。從終南文化的傳承到人工智能翻譯平臺的搭建,從產教融合的深化到國際化交流的拓展,西譯用實力與溫度,為學子鋪就通往未來的道路。
未來可期:以“西譯人”之名續寫華章
“今天,校長為我撥穗的那一刻,我既激動又不舍。激動的是四年努力得到認可,不舍的是即將離開這片滋養我的土地。”趙晗星說。但她深知,畢業不是終點,而是新征程的起點。她計劃將西譯賦予她的知識、情懷與擔當,帶到未來的工作崗位中,用實際行動踐行“西譯人”的責任。
正如趙晗星在橫幅上寫下的那句話——“歡迎報考西安翻譯學院”,這既是對母校的深情邀約,也是對西譯精神的傳承。在終南山下,這片充滿詩意與活力的土地上,一代代西譯學子正以青春之名,書寫著屬于他們的時代篇章。而西譯,也將繼續以開放包容的胸懷、追求卓越的精神,培育更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讓“西譯人”的旗幟,在更廣闊的天地間高高飄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