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公布了2026年“世界大學排名”。
隨著高考成績即將公布,這個排名也引起了許多家長學生的關注。
而其中最受人矚目的,當屬排名中世界前一百的高校。
隨著排名的公布,中國前百高校足足有著11所。
但最讓網友詫異的,卻是被寄予厚望的清華北大不是國內第一!
甚至在國內頗有名望的“國防七子”更是遠在百名之外。
而位列中國第一名的高校竟然是它!
高校榜單變動,它一躍上升6名
根據QS昨天公布的百強榜單進行統計,今年我國有11所院校上榜,位列全球第三。
僅次于32所排名第一的的美國和16所上榜排名第二的英國。
在這份前百榜單中,我國上榜院校總體上與去年沒有太大差別。
像清華、北大、復旦等內地頂尖院校,牢牢占據著這份前百榜單。
它們與港臺地區的6所高校一起,組成了我國今年高校在國外的牌面。
雖然在數量上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在院校的排名上,風云變幻不停。
而最讓人詫異的自然是“國內第一高校”的名號歸到了香港大學頭上。
要知道,香港大學去年排名第17,與第14的北京大學相差整整3名。
可它卻在今年以94.2的高分力壓南洋理工大學,榮登榜單第11位。
與排名飛速上升的香港大學相比,去年位于榜首的北京大學卻在原地踏步。
它穩居全球第十四位,被香港大學反超,又壓墨爾本大學一頭。
甚至常年位居第二的清華大學,也從20名上升到與加利福尼亞并列第17。
在前20里整整三名的增長幅度,可謂是進步飛快。
除了清華北大之外,內地的其余三所大學也紛紛位列前50。
復旦大學卡住前30的大門,上海交大與浙江大學則分別位列48,49。
證明了內地大學在國內院校的出色的實力,確保了內地大學在國內的領先地位。
可隨著榜單熱度的日益增高,許多網友對排名產生了一定的質疑。
明明在我國名列前茅的高校卻在榜單上不見蹤影。
是這些高校不夠權威?還是QS排名不夠公正?
QS排名不僅涉及學術,重點在于留學
QS是位于英國倫敦的一家國際高等教育咨詢公司。
它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學術機構,而是一個以商業為主的企業。
這一點,從QS的社交賬號的運營上,就可以看出!
在QS的社交平臺賬號上,除了有每年必看的排名與學科排行之外。
更多的則是關于留學咨詢、課業輔導,以及對國際上大學相關學科的宣傳。
他們就是通過發布全球的院校榜單,以此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吸引有留學需求和留學想法的學生和家庭,以促成商業上的相關咨詢。
關于QS公司的情況,都是在網絡上公開的信息。
而這家公司對于全球高校的評分依據,很大一部分與留學項目相關。
香港大學排名的飛速上升,就與留學二字分不開關系。
香港大學的國際師生比例、可持續發展、雇主聲譽以及導師論文利用率等等。
這些與留學相關的項目在香港大學的排名貢獻上占據了將近一半。
而香港大學的學術聲譽以及就業成果僅僅在QS排名中占據三分之一。
那這是不是代表QS的排名不夠權威呢?
如果只因為QS涉及留學就質疑它的權威性顯然只是誤解。
將四大全球大學排名的榜單放在一起你就會發現,它們其實各有側重。
泰晤士偏向學校的績效指標,USnews致力于學術聲譽,ARWU的重點則是科研論文。
而QS 的榜單主要是國際化,因此說它的榜單是“全球最佳留學排行榜”也沒什么問題。
對于想要留學的學生,QS排行榜有著最權威的參考價值。
但對于世界各大高校的能力,這個排行卻代表不了院校的真實能力。
而如今科研難度之大,單單一所院校是忙不過來的。
常常需要和其他院校合作,而一些大型項目,更是需要政府的幫助,才會有成果。
當一個院校的研究成果涉及到國家,那全球的院校排行將變得更加復雜。
甚至有些涉及多個國家的聯合研究,導致不能給出明確的名次。
因此,目前世界上沒有絕對客觀公正,包含全方面的排名。
而一些有實力卻沒有排進這次榜單的學校,也僅僅只是因為不側重于留學而已。
排名不等同于實力
被譽為“國防七子”的七所高校,他們的實力不亞于榜單上的院校。
甚至在某些專業方面,他們甚至遠超榜單院校。
可為什么在QS的排名上,這些高校的排名及其靠后。
難道是QS官方對這些院校科研能力的刻意打壓?
在前文中提到過,QS采用的排名模式涉及留學以及就業。
而以哈工大為代表的“國防七子”,是中國軍工業的重點設施。
甚至部分在學校內產出的科研技術、成果等都要嚴格保密。
因此,這些學校在對外招收留學生方面相關事宜十分冷淡。
在全球眾多院校中,前五百已經是精英中的精英。
哪怕我們的“國防七子”對留學事宜不慎重視,也靠著實力被排進了五百名以內。
其中最有名的哈工大,在QS上排名256;北京理工大學緊隨其后,位居259位。
由此可見QS的高校排名,實力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哪怕因為不適合留學排不進百名之內,也會因實力讓QS不敢忽視。
因此,QS排名只是世界給予學生的一個小小的參考。
可以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關注,但它并不能夠決定學校的優劣。
結語
QS 榜單側重于教育的國際化,對留學方面十分看重。
在它的排名并不能夠代表院校的科研水平,也無法用來評判學校的教學能力。
中國院校從來不會被一張排名所定義。
而我們也不必在意榜單上的一行行數字。
不論是在世界上璀璨耀眼,還是默默在國內發光發熱。
這些院校都用實力培養出了中國教育真正的底氣!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