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核武器開支較2023年增長11%,主要用于核武庫的現代化及部分情況下的擴充。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6月16日發布的全球核力量年度報告也指出,自冷戰結束以來,全球核武器數量削減的時代即將結束。
那么,全球核武器開支的大幅增長,將給核安全治理帶來哪些挑戰?
美國核武器開支增幅最大
資料圖:美國F-35A戰斗機試射B61-12核炸彈(來源:中國國防報)
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發布的報告顯示,2024年美國核武器開支增幅最大,增加了53億美元,總支出達到568億美元,超過了其他所有擁核國家支出的總和。
對此,軍事觀察員尹卓認為,核力量一直是美國維持軍事霸權、謀求所謂“絕對安全”的重要倚仗,美國不遺余力地推動核力量現代化升級,將給大國關系、全球安全及戰略穩定帶來極大風險。
尹卓:
首先,美國總統可以不經過國會批準,在認為必要時直接下令使用核武器。
其次,美國現役核潛艇和大型水面艦艇搭載的巡航導彈均具備核常兼備能力,既可搭載核彈頭,也可搭載常規彈頭。
再者,美國具有世界上最均衡的“三位一體”核力量,作戰能力很強。
考慮到以上因素,美國對世界的核威脅最大,如今又大幅增加核武器開支,無疑會沖擊全球安全體系。
英國計劃大幅升級核力量
資料圖: 英國海軍“無畏”級核潛艇概念圖 (來源:中國國防報 )
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發布的報告還顯示,2024年英國核武器支出為104億美元,較上年增加了22億美元。
英國政府近期發布的最新版《戰略防務評估》報告也顯示,英國計劃大幅升級核力量,以應對所謂“最極端的安全威脅”,此舉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對此,尹卓認為,在當前俄烏沖突持續、美國對歐洲防務承諾收縮的背景下,英國試圖通過強化核威懾,在北約及歐洲安全事務中爭當“領導角色”。
尹卓:
首先,合法擁核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特權,是英國保持其大國地位的重要支撐。
其次,除核彈頭外,英國核武器的投送系統、日常維護以及使用權都依賴美國,英國想要實現核自主還需要繼續發展。
再者,英國認為歐洲面臨俄羅斯潛在的核威脅,考慮到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二戰后美英特殊戰略伙伴關系的破裂,英國不得不發展核武器以保障自身安全。
美國大搞“核雙標”
加劇全球核安全風險
資料圖:美軍艦發射“戰斧”導彈(來源:參考消息)
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公布的報告顯示,過去五年間,全球核武器開支大幅增長,從680億美元增至1000億美元。
在尹卓看來,全球核武器開支大幅增長的背后離不開美國的縱容與挑動。為達到地緣政治和軍事對抗目的,美國在核政策上大搞“雙重標準”,這種赤裸裸的“核雙標”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勢必引發連鎖反應,加劇全球核安全風險,嚴重沖擊國際核不擴散體系。
尹卓:
美國嚴禁他國核擴散,自己卻肆意推動核擴散。
例如,澳大利亞原本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但美國在“奧庫斯”框架下幫助其發展核潛艇。另外,美國向多國出售可搭載核彈頭的“戰斧”導彈,特別是對日本銷售“戰斧”導彈,增強了日本的對陸攻擊能力,加之日本擁有大型潛艇,這相當于為日本提供了小型核潛艇。
諸多事例表明,美國完全無視國際社會的抗議與全球的安全,一味按照自己的標準來制訂“核政策”。正是因為美國帶頭主動進行核擴散,迫使多國不得不考慮發展核武器。
來源:央廣軍事
記者:贠瑞靜
編輯:徐鳳佳
審稿: 徐佳慧 王冰
編審:劉鵬 楊宸琇
主編:穆亮龍
監制:呂錫成 譚淑惠
本文轉載自公眾微信號:央廣軍事
訂購
風上風云|云端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