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內首制1600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中遠海運洋浦”輪,在上海長興島交付。
該船的成功交付實現了大型甲醇雙燃料箱船建造領域“國內船東第一單、國內船廠交付第一艘、國產甲醇主機第一次實船應用” 三個歷史性突破,不僅標志著我國在該領域躋身世界前列,更以 “中國智造” 為全球航運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中國方案”。詳見↓
“中遠海運洋浦”輪由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建造,是中遠海運集團綠色低碳智能航運戰略的標桿項目。
該船總長 366 米、型寬 51 米,最大裝箱量達 16136 標箱,其核心技術創新貫穿全產業鏈:配備11000 立方米超大甲醇儲存艙,可支持遠東至美東航線單程航行無需中途加注燃料;配置中國船舶集團自主研制國產WinGD首臺套甲醇雙燃料主機,首次在國內集裝箱船上應用甲醇發電機組、甲醇雙燃料船用鍋爐。
值得一提的是,雙燃料系統可根據航線需求自由切換燃料模式,運營靈活性與穩定性達到國際頂尖水平。
在綠色低碳指標上
創造多項行業紀錄
甲醇通過中間的管道進行傳輸↑
燃油模式及甲醇模式能耗指標全球領先;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達 Phase III 標準,比 IMO 基準線低 54.4%,使用綠色甲醇單船每年可減少約 12 萬噸 CO?排放,相當于種植 670 萬棵樹的碳匯效應。其創新采用了“品” 字形甲醇儲存艙設計、淡水吹掃系統等技術,通過 163 項技術課題攻關和 31 項發明專利布局,構建了全方位安全保障體系,成功解決甲醇燃料應用的安全隱患。
船舶設計融合
高效能與智能化優勢
中國船舶集團自主研制國產WinGD
首臺套甲醇雙燃料主機↑
操控室↑
流線型船體結合高效螺旋槳、全懸掛扭曲舵,大幅降低水阻;世界最大容量等級的永磁軸帶發電機,在改善機艙環境的同時降低維護成本;智能系統通過實時數據采集與分析,實現航路優化、設備健康監控及船體結構安全預警,中央控制系統(ACMS)將大幅提升船舶管理效率。
據悉,“中遠海運洋浦”輪投入運營后,其“甲醇雙燃料+智能航運”模式,將成為綠色低碳智能航運轉型發展的重要范例和有效實踐。
來源:中遠海運重工
圖片:鄒偉、韓菁
編輯:韓菁
精彩看點
上海市交通委宣傳展示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