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渾千首濕,杜甫一生愁”。
許渾詩中描寫水、雨之景太多,被后人稱作“許渾千首濕”。杜甫就不說了。
許渾能和杜甫相提并論,也是不容易的,大家最熟悉的詩就是這首了。
咸陽城東樓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登上高樓萬里鄉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楊柳仿佛家鄉沙洲。
溪云突起紅日沉落在寺閣外,山雨未到狂風已吹滿咸陽樓。
黃昏雜草叢生的園中鳥照飛,深秋枯葉滿枝的樹上蟬啾啾。
來往過客莫問當年興亡之事,只見渭水一如既往向東奔流。
唐宣宗大中三年(849),許渾任監察御史,此時大唐王朝已經處于風雨飄搖之際,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咸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即興寫下了這首詩。
唐代詩人寫到咸陽好像都是比較蕭索的,像李白的《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前幾年咸陽修了一座清渭樓,說是歷史上和黃鶴樓、鸛雀樓、岳陽樓齊名。
我從清渭樓下過,看著蠻高大,心里想著許渾寫的這首詩,不會就是在這座樓上寫的吧?
咸陽,自從秦始皇之后,就是長安城的陪襯,唐代的詩人登上咸陽樓,心情估計都不會太好。
有人說“山雨欲來風滿樓”,就是大唐即將進入末日的征兆,應該吧,就像是穿越過來的人看股市,個個都是能預判未來的股神。
呵呵。
兩耕齋閑話:閑來喝茶,夢里拈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