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
——今天的編輯 譚孃
每年至少要掏一次私藏的燒烤清單,因為會有外地朋友來成都。好吃的好像就那么幾家,有的不開了,有的退步了,總需要有新人上桌。
今年就新開了不少新燒烤,不僅只做燒烤,更融合,花樣更多,也有轉型和突然的爆火,款式很多,幾乎都要排隊,尖先來幫大伙測一測。
多年前有幸在雙流吃過一次獨門驛,那時它還是一家烤肉店,以品質上乘和性價比成為雙流學子改善生活的本地優質商家。
在其玉林店都經營近15年后,于2025年轉型成“成都崴燒鳥體驗店”,開始做起燒烤生意。
這盤還是在雙流,玉林店之外目前唯一一家直營。
來得也算早,窗邊位早就被哥老倌些定滿,又不想坐外頭喂蚊子,幾經商議下坐到魚缸背后,恰好夠四人。
菜單是簡單的,在燒烤檔口上用粉筆寫下。與其他想要突出煙火氣的燒烤店不一樣,獨門驛似乎是明廚亮灶但突出環保,也給燒烤師傅一點優質辦公環境。
菜單分:鮮烤、崴燒鳥、江湖菜,三大類,一眼望去和黃笨笨套路差不多。任何吃過黃笨笨的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的吧。
菜靠點不需要自己動手拿,少了一些即視感,不過不打緊,好奇心重的可以趴到玻璃窗上看。
雖沒有預定,但好在上客比較晚,走菜速度相當之連貫。
一桌配一個加熱小爐,免費贈送一碟蘸醬卷心菜,甜口蘸醬似太妃糖,十分奇妙。
因為大部分菜單位為“份”,上菜也幾乎以單獨品類一樣一樣走,該脆的脆,該嫩的嫩,也有類似“糖醋小排”一樣的出品,總的來說,如果先入(黃笨笨)為主,那么這頓飯的每一刻都在類比。
直到黑松露香腸上桌,才是第一輪體驗到的美味。
量是不大的,一份約5串,配蒜片,本身甜咸口加上水嫩的蒜一起,就是一種升華,感覺這時候的燒烤不該配啤酒,而是要開威士忌。
繼續來的牛脊髓、雞美麗及一眾崴燒鳥,都還是比較兼具燒鳥的嫩滑和四川海椒面的特性,可以說它融合,也可以說它確實“崴”,味道沒有尤其突出的記憶,菜品可見的新鮮,味道基準線以上,值得品嘗。
再二個高潮,給到樟樹港辣椒——辣椒中的愛馬仕,在獨門驛賣出26元一份,分量上來看還是尚可。
虎皮微焦,烤完似和干海椒一起熱拌過,油氣剛好合適。也不辣,嫩生得很,把把都能一起吃,是本人相當愛的一道。
烤物類里身價最高的驛式鵝肝,68元一份,如果沒記錯,鵝肝也是曾經獨門驛的經典菜品之一。
會有單獨的小哥來為你煎烤,同時配一份烤面包片,還有再熟悉不過的曾經烤肉蘸醬梅子醬,回憶殺那小味兒可以說撓的一下就上來了。
不過較為可惜的是小哥貌似業務不熟,烤的過程中幾欲翻車。冷凍鵝肝縮水也較為嚴重,最終吃得不夠盡興。
火!火!火!火得來一塌糊涂,仿佛到了東門不吃阿城枉來一趟東門,其更是毫無懸念地上了今年的蒼蠅館子50強榜單。
雖然就在家附近,卻苦于網絡傳言排隊2小時以上,根本湊不齊一桌人,還要半夜跑去吃烤魚片。
某天心一橫,就是要排,就要吃,晚上10點過按過去,最終在門外吹起小風,吃了兩碟免費不限量花生,排到一個并不算好的過道位置。
店招上還掛起汽修店的招牌,店內更是沿用市面摯愛,且經久不衰的毛坯風格——哪怕是粉好的白墻,也要鏟兩鏟子成毛坯。
木頭橫梁起的承重作用很小,主要用于懸掛紙殼子標語——又找到了好幾年前成都餐飲火爆的標志性代表了是不是。明明店里員工并不少,但要說的話全寫了出來,主打一個特別要求之外互不打擾。
不銹鋼架子上盆盆堆懣,以為是后廚備料的準備區,再仔細一看是各位食客哥老倌些拿的菜,個個拿得滿展,究其原因,腦殼頂上寫了滴,“高峰期等候1-2h”,沒吃飽想再加菜就要重新排隊,這您受得了嗎。
我承認都有賭的成分,等得久,又怕吃不飽跑二場,只好黑起拿,結果還是免費花生最香,幾乎在場都打包收場。
十點之后去是吃不到魚片的,最招牌的菜,早在從第一波5點到店的真愛粉手中被消耗一空,后來者都是比較常規的菜品,在任何燒烤攤都能吃到的那種。
一半空間大小的烤檔,在燒烤店里已經算豪橫的占地,五手聯烤,哪怕在穿襖子的冬天都烤得熱情洋溢大汗淋漓。
走菜速度不算快,包漿豆腐和茄子單獨開辟一處烤爐,雖是素菜,卻也需耐心炙烤。作為第一梯隊上菜,酸蘿卜、折耳根給的相當之大方,微焦,實操起來蘸醋更美味。
但也從此刻開始斷檔,明明好像準備大張旗鼓開動,兩道開胃素菜之后,還是花生米的陪伴更長情。
眼見隔壁加熱盤中起高樓,又見背后鄰桌幾件啤酒都見底,我的面前還是空空如也,時間卻到夜里11點,相當不是滋味。
終于大規模的上菜,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下打個措手不及。
魚泡是在最后一刻看見了菜單提示,改成了蛋黃味,和招牌魚片一樣,一種原料不同種味型,是不錯的體驗。量不在多,體驗過即可。
在競爭愈趨變態的成都餐飲屆中,細分領域是關鍵,有一味制勝法則很重要,在阿城這里是烤魚片。干海椒堆滿的油潑、藿香、魚香、麻辣,一串薄薄的魚片因臊子不同而誕生出不同的味型。可惜一樣都沒品上。
其他的菜是巨大的莞莞類卿,不管三七二十一,最后全部鋪上厚重的酸蘿卜丁、折耳根,像極了烤苕皮,味道上也幾乎雷同,也不太靠烤制熟度做區分。
像是烤腰片,更是有種幾不像的尷尬,,酸味過于突出,和內臟搭配起來,口味難評。
黃魚和排骨倒是還可以接受,按根賣的肥腸包大蔥也只用豆面作調味,還是較為適口的一款。
在被連續上菜轟炸過后,疑似已經花光所有力氣和手段,最后致命一擊是素菜的降臨,和既沒有水分又生沖生沖的韭菜一起,完成了此次等候的打包結局。
也許復熱會是好吃的吧。
人這輩子只要吃過黃笨笨就定型了吧。
目前來說它的最大劣勢是距離遠,不管是黃笨笨烤鋪還是笨笨小院,都在北門、西門扎起,加上難停車,僅以此勸退我本人。
3月初我們就去吃了,今日就不贅述了,詳細的評測可點擊右邊鏈接《》查看詳情。彼時僅僅是獵奇,初來乍到,就好評連連。
但白月光的到來是不分先后的,雖晚,猶勝,勝得光明磊落,勝得我心飛翔。
后來在網上看過不少次黃笨笨同款番茄炒蛋做法解析,有的說油,不適合減肥,有說加了番茄醬的,不原汁原味,有的躍躍欲試,就想復刻,在本人這里一律回應:直接去黃笨笨吃不就好了?
又湊上朋友二三,點了火爆脆鱔和子姜牛肉絲,也就是這盤又來得早了,燒烤烤得速度又快了,再加上人挺多的,不然這兩道菜配米飯非得先給人吃飽了。
太好吃了!很有水準!還是那么愛!
我想黃笨笨最牛的,莫過于它可以把即使是燒烤,每一個烤串的味道,都做得和上一道不同。每一道都自有水準。
你有沒有吃過以上三家新晉燒烤,歡迎評論區友善銳評!
今日編輯 | 譚孃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藍桉。
@Salt
@小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