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近日,34歲王虹教授在北大的開講座的消息,引發了數學圈的廣泛關注。而更讓人震驚的是,那個捧著礦泉水啃饅頭的“北大掃地僧”韋東奕,竟坐在教室第一排認真的做筆記。讓韋神秒變聽課學生,這個90后的數學教授究竟有多厲害?
2007年的廣西桂林,全城中學都在瘋傳一個名字:桂林中學初三女生以653分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從入學時從全年級100名之外,到沖入TOP 10,再到考入北大,王虹只用了3年,而錄取通知書抵達那天,離她16歲生日還差三個月。
但王虹并沒有滿足,因為她真正的興趣是數學,2008年,王虹成功轉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而這一年時間,沒人知道她為數學付出了多少努力。
遇到了不知道如何解的難題,王虹喜歡先自己思考,不喜歡一上來就向老師求助,這樣的學習方法讓她每攻克一個難題,就百分之百給記到腦子里。
當昔日同學們還在高一課本里學三角函數,她已啃完數學分析教材全本;當物理老師畫著電磁場圖講解左手定則時,她正用二階微分方程重新推演麥克斯韋方程組。
而為了讓自己融會貫通這些知識,一次地質學課堂上,王虹用微分幾何重構了地層應力模型。
這次的作業也讓王虹吸引了當時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張繼平院士的注意,并親自簽下轉系令:“此生思維具黎曼式穿透力,當入數門。”
之后,王虹就仿佛開了掛一樣,僅有3年時間就拿到了北京大學數學學士學位。接著又用3年時間,王虹同時拿下了巴黎綜合理工學院數學學位和巴黎南大學數學碩士學位。
她就像海綿一樣,不愿意浪費一點時間,瘋狂的吸收著數學知識。直到拿下了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王虹才開始了一邊學習,一邊教學研究,成為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
而在這期間,王虹也讓整個數學界記住了年輕的自己。2017年,當全球地震學家困于預警瓶頸,26歲的王虹將復變函數嫁接地殼波傳導模型,在《Nature》雜志上發表《衍射拓撲預測法》,成功讓滇西地震預警提前8秒。
但對于這些成就,王虹一直很淡然,知道自己論文中“王氏震蕩系數”被寫進MIT教材時,她正在桂林老家幫父母收夏橙,仿佛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也正因為這些讓整個數學界都難以忽視的成果,2002年王虹成為了北大數學院第五位獲得Maryam Mirzakhani新前沿獎的校友。
2025年2月,王虹和哥大數學副教授 Joshua Zahl,成功用127頁論文在三維空間中證明了困擾全世界數學家108年的的經典難題掛谷猜想。
值得一提的是,這篇論文只發布了48小時就引發37個國家學者討論,并創下了中國學者單篇引用量年度紀錄!
而這次王虹回國講課,就帶來了這項最新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最有可能成為首位獲得菲爾茲獎的中國籍數學家,王虹還是第一位在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擔任終身教授的中國籍學者。
16歲考入北大,34歲手握正教授聘書,一路走來,王虹用自己證明了,天才從來不是偶然!
參考資料: 紅星新聞:韋東奕坐第一排聽“90后”教授王虹講座,網友:連韋神都要聽她的講座,那該有多厲害 光明網:倍兒有面!廣西姑娘王虹回北大開數學講座,連“韋神”也來當聽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