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紫蘇,絕大部分的對它的印象還停留在調(diào)味料上,那么你就太小看紫蘇了。紫蘇可以說在我國數(shù)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中,都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和艾草,同樣被人們稱之為“純陽之草”,可見紫蘇并非調(diào)味料這么簡單。它有8大作用,價值無窮,堪稱中國國寶級植物。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分享探討一些這種我們非常熟悉的植物。
認識紫蘇、了解紫蘇
紫蘇,原產(chǎn)于中國,始稱荏(ren)或者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提到:“蘇乃荏類,而味更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到了三國時期,神醫(yī)華佗將荏更名為紫舒,大概的意思就是說紫蘇的葉片顏色是紫色的,且食用之后讓我們肚子暖暖的,非常舒服,故而得名,到了宋代之后紫舒才開始稱之為紫蘇。
紫蘇是個大家族,我們常見的紫蘇有紫色的,也有白色的,但是它們除了葉片顏色略微有些許區(qū)別之外,其實嚴格的來講,都是屬于同一種植物。之所以葉子顏色不同,這是因為在栽培的過程中紫蘇變異了。
宋代《本草圖經(jīng)》中就有提到各種形態(tài)各異的紫色,說:“蘇有數(shù)種,有水蘇,白蘇,魚蘇,山魚蘇,皆是荏類”。在《爾雅·釋草》記載中也有提到紫蘇和白蘇,說:“荏,白蘇也,桂荏,紫蘇也”。
紫蘇是唇形科紫蘇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它在我國有近3000年的栽培歷史,北魏賈思勰著寫的《齊民要術(shù)》中就有寫到:“蘇子雀甚嗜之,必須近人家種矣”,大概的意思就是說紫蘇的種子非常受鳥類喜愛,種植的時候需要種植在房前屋后,以便驅(qū)趕鳥雀。這句話也反應(yīng)出了,紫蘇在我國其實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的。
紫蘇的作用和價值
紫蘇,堪稱全能型植物,可以說妙用無窮。首先紫蘇的是非常好的調(diào)味料,它可以去腥提香,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絕大部分具有腥味的食材,大多都是用的紫蘇去腥提香。
第二、我們烤肉,也可以用紫蘇葉包裹來吃,香氣四溢,既增香又解膩。第三、紫蘇還可以做紫蘇飲,新鮮的紫蘇葉加上陳皮煮水,再擠點檸檬汁,就是風(fēng)靡宋代的紫蘇飲了,炎熱的夏天來一杯紫蘇飲,降暑又解渴。
第四、紫蘇還可以制作紫蘇楊梅桃子姜,生津、開胃。第五、紫蘇還可以用來泡腳,它性溫味辛,可以驅(qū)寒、溫陽、散濕,特別是在南方雨水多,濕氣重,嚴重陽氣不足。我們用紫蘇來泡腳,就能提升陽氣、調(diào)和氣血,因此紫蘇在民間也被稱之為“純陽之草”。
第六、紫蘇還可以解魚蟹中毒,大家都知道海鮮是不能多吃的,它寒氣比較重,吃多了容易造成身體不適。而紫蘇卻能中和食物寒性,解魚蟹之毒,在《中國藥學(xué)大辭典》中就有記載:“紫蘇為殺一切魚蟹毒之要藥”。第七、紫蘇種子還可以榨油、紫蘇葉還可以曬干之后用來泡茶喝。
第八、紫蘇還是傳統(tǒng)的中草藥,是我國衛(wèi)健委頒發(fā)的第一批藥食兩用植物之一,它的葉子、種子包括它的梗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中草藥。解表散寒、行氣和胃、降氣化痰、止咳平喘、理氣寬中、止痛安胎。特別是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我們長時期待在空調(diào)房,頭暈頭痛、沒精神,其實就是陽氣不足,我們就可以用到紫蘇,或煮水泡茶或泡酒來用。
所以如果你在野外遇到紫蘇,一定要好好重視了。也可以在房前屋后栽培些,紫蘇適應(yīng)能力強,來年就有吃不完的紫蘇了,農(nóng)民朋友要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