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食管穿孔是頸椎骨折中罕見但致命的并發癥,早期診斷困難,但及時干預對預防感染和改善預后至關重要。近期有學者發表個案報道[1],介紹了一例合并壞死性筋膜炎的頸椎骨折食管穿孔病例,并結合文獻回顧,總結了臨床管理要點。
病例報告
年齡與病史:
87歲男性,既往有2型糖尿病、強直性脊柱炎(AS)、頸椎椎板切除術史。
初次就診:因從助行器跌落導致呼吸困難就診,初始頸椎CT未見明顯異常,未行神經外科會診即離院。
再次就診:8天后因頸部疼痛、痙攣復診,CT顯示C7椎體后上緣骨折、雙側椎弓峽部及橫突骨折,C6-7椎間隙顯著增寬伴積氣。
圖1 患者初次就診影像:(A)和矢狀位(B)脊柱CT平掃,未見明顯頸椎骨折,可見先前的C4-7椎板切除術術后改變。8天后再次就診:頸椎冠狀面(C)和矢狀面(D)CT顯示C6-7椎間盤間隙明顯變寬,與過伸性損傷一致,C7椎體后上緣、雙側椎弓峽部和橫突也有骨折。
診療過程 :
1. 感染進展:患者逐漸出現吞咽困難、皮下氣腫、發熱,CT顯示頸部軟組織廣泛積氣及水腫,喉鏡發現氣管偏移,緊急插管。
2. 手術干預:術中見C6-7椎間隙膿液、食管后壁穿孔及壞死性筋膜炎(累及乳突至縱隔)。行廣泛清創、食管修補及引流,術后培養出顆粒鏈球菌(Granulicatella adiacens)和星座鏈球菌(Streptococcus constellatus)均是革蘭氏陽性球菌,予利奈唑胺、美羅培南聯合抗感染。
圖2 頸椎軸位(A)和矢狀位(B) CT顯示C6-7節段損傷處脊髓受壓狹窄。在C6-7椎間盤間隙和整個頸部可見氣體征。頸部冠狀位(C)和矢狀位(D) CT掃描顯示明顯的氣體影遍布頸部,主要在左側。
3. 脊柱穩定:因前路感染風險,延期行C2-T3后路融合內固定術(Posterior Segmental Instrumentation and Fusion, PSIF),術后患者神經功能基線恢復,最終出院。
4. 隨訪:術后5個月可借助助行器行走,11個月隨訪無食管并發癥,神經功能穩定。
圖3 C2-T3后路分段器械融合術(PSIF)后側位X線及正位X線
文獻回顧
通過PRISMA流程篩選9篇文獻(10例病例),總結如下:
流行病學:患者年齡19-80歲,男性占67%,7例為車禍傷,4例合并AS或彌漫性特發性骨肥厚(DISH)。
臨床表現:發熱(66.7%)、皮下氣腫(44.4%)、白細胞增多(33.3%)。
感染特征:病原體以鏈球菌屬為主,死亡率達44%。
診療延遲:所有病例均存在診斷延遲(平均7天)。
關鍵臨床啟示
1. 高危人群與損傷機制
風險因素:AS、DISH患者因脊柱強直,輕微外傷即可導致頸椎骨折,前柱損傷需警惕食管穿孔。
機制:過伸性損傷(如車禍“揮鞭傷”)易使食管受椎體骨贅或骨折端刺破。
2. 早期診斷要點
影像學:CT是首選,需關注頸部積氣、縱隔增寬、椎間隙積氣等間接征象(圖1-2)。
臨床線索:發熱、吞咽困難、頸部捻發音或進展性皮下氣腫需立即排查食管損傷。
3. 治療原則
感染控制:急診清創+廣譜抗生素(覆蓋需氧菌與厭氧菌),避免一期前路內固定。
脊柱穩定:后路融合術(PSIF)可避免污染區域操作,需確保上下至少2個節段固定(圖3)。
4. 避免漏診策略
對低能量損傷的AS/DISH患者,即使初次影像學陰性,仍需密切隨訪。
聯合CT增強、食管造影(敏感性優于平片)提高檢出率。
總結
食管穿孔伴壞死性筋膜炎是頸椎骨折的致命并發癥,早期識別依賴高危人群識別、影像學細節及動態觀察。多學科協作(神經外科、耳鼻喉科、重癥醫學)是救治成功的關鍵。對于合并感染的脊柱不穩定患者,分期手術(先清創控制感染,后穩定脊柱)可顯著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Kavoussi A, Ricciardelli A, Flores A, Brenner A, Liou NE, Ropper AE, King C.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sophageal perforation with necrotizing fasciitis in traumatic cervical spine injuries: illustrative case. J Neurosurg Case Lessons. 2025 Apr 14;9(15):CASE24720. doi: 10.3171/CASE24720. PMID: 40228407; PMCID: PMC12001055.
來源:脊柱甘露語林
作者:甘露雨林學術
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為轉載內容,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相關權利人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立即處理配合采取保護措施,以保障雙方利益。
為什么要投稿?是為了記錄自己的醫學之路!是為了與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讓傳播知識成為一種習慣,是“玖玖骨科”讓你投稿的理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