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鄒玉杰律師;
做一輩子刑辯,防一萬人失足……
〇1
今天有個同行跟我聊起他的兩個朋友。
一個原本在檢察院工作,覺得那里的事情太多、太累,于是重新參加考試,考進了法院。結果進了業務庭后,發現比以前還要辛苦,反而更加后悔。
另一個朋友原來在法院,覺得法院的工作壓力大,于是考去了市檢察院。但到了檢察院后,依然覺得工作很累。其實他本來有機會進入員額檢察官的行列,但他選擇了放棄,一直沒有真正投入工作,基本就是在混日子。
像這樣的情況在現實中其實挺常見的。
有些人家里條件比較好,不太愿意努力工作,只想著安逸地過日子。家里也不在乎他能力能提升到什么程度,也不在乎他能賺多少錢,所以他就以這種混日子的態度生活。
我們不好評價這種生活方式到底對不對,畢竟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只是,這種方式可能并不適合大多數人。
畢竟很多人的家庭條件并沒有那么優越,還是需要努力奮斗、不斷進取。
〇2
當然,現實中也有完全相反的例子。
比如我有個朋友,原來是刑庭的普通法官。這個人不怕苦、不怕累,別人不愿意接手的疑難復雜案件、大的刑事案件,只要交給他,他從來不抱怨,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從不留下遺憾和隱患。
在他負責刑事案件的那段時間,幾乎所有疑難復雜的案子都交到了他手上,但他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也正因為如此,他的職務一路晉升,從普通法官到副庭長,再到庭長,最后成為了最年輕的基層法院院長。
他的經歷,其實給了我們一個完全相反的工作態度的例子。
如果那些別人不愿意做、特別困難的事情,我們愿意主動去做,就印證了一個道理:難走的路,往往才是向上的路。
正因為這條路難走,選擇的人就少。只要我們堅持三年、五年、八年、十年,走得越遠,這條路上的人就越少,成功的概率也就越來越高。甚至到了最后,如果這條路上只剩下你一個人,無論你走得多慢,你都是第一名,你就是冠軍。
〇3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何總在微信群里說過一句話,我覺得特別有道理。
他說:“要做一米寬,十萬米深。”
意思是說,無論競爭多激烈,只要你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不用擔心被卷走。
其實,無論做什么事情,比如專注于刑事案件這個領域,都應該這樣做——扎根在一個領域,把范圍定得很窄,比如只有一米寬,但要一直往下鉆,鉆到十萬米深,鉆到地球的核心。
因為大多數人都不愿意花這么大的精力去做一件事,如果你真的能鉆到最深的地方,比如十萬米深,那里也只會剩下你一個人。
到那時,你就是冠軍,就是第一名。
沒有人能與我們相提并論。我們始終保持著深入鉆研的勁頭,這種不懈的努力和專業技能,正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再舉個例子,我有一位堪稱導師的人物。
他曾經是基層檢察院的一名最普通的檢察官。然而,在司法會計鑒定領域,他無疑是全國最頂尖的專家之一。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每天除了吃飯和睡覺,幾乎所有時間都投入到了司法會計鑒定的研究中,常常鉆研到深夜十二點鐘。
所以,如果一個人能夠如此專注,持續十年八年,我相信任何人都能成為自己領域中的高手,甚至成為該領域的頂尖人才。
作者:鄒玉杰律師
九章刑辯創始人,安徽律師門戶網創始人;
亳州律協刑委會主任,金亞太(亳州)律師事務所主任,譙城區法學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
目標:窮二十年蠻力,救一百條人命!
#亳州刑辯
#亳州市最厲害的刑事律師在哪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