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陜西省公務員考試擬錄用名單——上岸學員院校統計公布,西北政法大學有447人上岸排名第一,西安培華學院有127人上岸排名第八,為陜西省內民辦高校唯一一所名單前十高校。2023—2025年,學校在全省錄用公務員統一考試中錄用人數分別是118人,134人和127人,位列全省第九、第七和第八,連續三年同類院校第一位。眾多優秀學子考公上岸,這直接體現出西安培華學院在立德樹人,培育學生成才方面的育人成效。
歷史久 百年校史沉淀育人底蘊
學校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由陜西女子職業教育促進會籌辦(西安第一家由社會團體舉辦)的“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職業學校”,1984年,由著名教育家姜維之先生在恢復原“培華女子職業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了新中國首家專門招收女性學生,開展女性教育的普通高校“西安培華女子大學”。2007年成為西部首家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民辦高校,2014年獲批為陜西省首批應用型建設試點院校,2018年獲批為陜西省“一流學院”建設單位。2028年,學校將迎來百年校慶,成為全國首家邁入百年的民辦大學。
學校先后獲得教育部全國創新創業50強高校、中國最具社會責任單位、中國十強民辦高校、全國先進社會組織、全國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單位、陜西省就業工作先進集體、陜西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院校、陜西省先進集體、陜西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陜西省平安校園、陜西省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
姜波理事長出席中國歐洲職業教育與高技能人才發展國際交流會議并發言
學校采取中外合作辦學、校際聯合培養、交換生項目等多種形式,與美國、英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高校、研究機構建立深度合作關系。通過本碩博學歷提升、海外就業、帶薪實習等項目,不斷開拓國際化發展道路,持續提升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
合作廣理實并用培育優秀人才
學校是陜西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院校,全國民辦高校體育聯盟、未來大學聯盟、應用型課程建設聯盟發起單位。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現有專兼職教師1300余人,高級職稱教師占比33%,碩士博士學位教師占比88.73%。近年來,教師榮獲“全國黃炎培杰出教師獎”、全國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骨干”“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陜西省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陜西省思政課大練兵“教學標兵(教學能手)”以及“陜西省師德先進個人”多項榮譽。涌現出一批國家自然(社會)科學基金獲得者、陜西省教學名師、陜西省技術能手、陜西省就業創業工作先進工作者等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
成立未來產業學院
學校高度重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與多家頭部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實現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無縫對接。學校大力推行應用型課程改革,按照“工作任務課程化、教學任務工作化、教學過程系統化和真實項目真學真做,掌握真本領”的要求,積極推進校企合作課程建設,建有校內實驗場所263個,校外實習、實踐基地208個,讓學生依托真實項目真學真做,掌握真本領。
赴山東參加陜西高校聯合訪企拓崗暨校企對接促就業活動
為深化校企合作、拓寬就業渠道,4月9日至11日,副校長、黨委副書記姚文靜帶隊赴山東參加陜西高校聯合訪企拓崗暨校企對接促就業活動,走訪重點企業與校友,精準對接人才需求,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在走訪參觀環節,姚文靜副校長與浪潮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大智培訓、有人物聯、濟南能源工程集團、漱玉平民大藥房等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詳細介紹了西安培華學院近年來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等方面的成效。
2025年3月28日,西安培華學院領先級華為ICT學院授牌儀式暨頒獎典禮在學校舉行。此次活動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了橋梁,為培養更多適應時代需求的ICT專業人才奠定了基礎。學校將以“深融合、強認證、重生態”的成功經驗為藍本,堅持校企共建專業、共定標準、共享資源,以華為認證為紐帶,打通“崗-課-證”鏈路;構建“教學-競賽-就業”全鏈條育人生態體系,繼續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訊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化合作,為社會輸送更多ICT人才,書寫ICT人才培養的“培華故事”。
學風正 校譽至上爭做有為青年
在培華,每一名學子都在老師們的指導和學校的感染下,刻苦學習追求向上的發展。有多名學子考入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東大學、長安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國內重點院校。眾多優秀學子從培華啟航,走向未來的工作崗位,打拼屬于自己的輝煌事業。
法學專業2024屆學生馮梽、強光亮、朱奕陽、李嘉豪、吳圣達他們五個人來自同一個宿舍20#318,這五名同學在學校里擔任學生干部還拿過各種獎學金,寢室是名副其實的“學霸宿舍”。在法考這場持久戰中,孤軍奮戰是極其不易的,找到同伴并肩而行,相互督促或許是這場戰爭的最優解,“法考五兄弟”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2024屆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畢業生張明,是培華眾多西部計劃志愿者中的一員。志愿精神薪火相傳,張明追隨榜樣的力量,一畢業他奔赴阿勒泰,直播助農、拍攝短視頻、公益助學、志愿講解……他的足跡遍布阿勒泰地區,甚至登上央視講解阿勒泰的非遺文化。
2025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呂夢真,攜著23萬字浸透墨香的備考筆記,以初試第二、復試第三、總分397的優異成績上岸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專業。她的考研經歷不是天賦異稟的傳奇,而是一個關于熱愛與堅持、方法與探索的成長故事。
在培華,有這樣一支團隊,他們用8年的時光走過陜西的57個行政村、10余家敬老院,500余人的團隊累計志愿時長3萬多小時,為4900余人次送去健康和溫暖,他們的名字叫西安培華學院南丁格爾護理志愿者服務隊。他們奔走在鄉間小路、社區巷陌,用專業守護健康,用愛心溫暖生命,真正踐行了身為醫學生的南丁格爾精神。
近百年的建校歷史中,西安培華學院累計向社會輸送了10余萬名畢業生,他們攜帶著培華的三大基因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經第三方調研反饋,用人單位滿意度和畢業生滿意度均在90%以上,畢業生就業率、用人單位滿意率保持同類高校前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