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曉博
今天早上,令全球深感憂慮的以色列、美國和伊朗的軍事沖突,出現了明顯緩和的跡象,引發了油價暴跌,黃金價格下跌。
一方面,伊朗襲擊了美軍基地,但特朗普發文感謝伊朗,他說伊朗在攻擊前通知了美方,美方及時采取了防措施,未造成人員傷亡。
這看起來很魔幻:死敵之間動手,竟然這樣文明,儼然是春秋時代的貴族戰爭——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對方半渡,或者未完成列陣,不能進攻。
隨后,又傳來一個更大的消息:總統特朗普在“真實社交”上表示,以色列和伊朗已同意全面停火。
有伊朗官員證實了這個消息。
不過,也有相反的報道:伊朗議會議長的顧問表示,特朗普發表的(以伊)停火聲明和停火機制“只是挑釁伊朗的伎倆”。
以色列那邊,情況也有點詭異: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內閣會議結束時,要求部長們不要對最近進展,即“特朗普宣布以伊同意全面停火”發表評論,直至另行通知。
所以伊朗是否接受了停火方案,還有待觀察。
我在最近兩天的文章里,一直預判:這場戰爭耗時將非常短,大概率不會超過1個月,最多2個月。
在昨天的文章里還預判:雖然伊朗揚言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但可能性不會超過30%。換句話說,伊朗不敢這樣干,因為后果太嚴重。
很多網友希望伊朗真正強硬起來,但伊朗沒有這個實力。
長期被美國制裁,讓伊朗經濟低迷、通脹率高,再加上伊朗到處贊助國家或各種組織(至少10個),耗費了大量資源,其軍備看起來很龐大,但全面落伍于時代。
從以色列此次能短時間清除幾十名軍方高層,以及17位核科學家來看,伊朗內部對立嚴重,已經被以色列情報機構深度滲透。伊朗缺乏對內部高官、關鍵人士的管控手段。
如果跟美國繼續對抗,可能帶來政權更迭。
美國在剛發動轟炸后曾表示,不打算更迭伊朗政權。后來看到伊朗沒有接受停火的意思,特朗普又表示:“使用‘政權更迭’這個詞并不政治正確,但如果伊朗現政權不能‘讓伊朗再次偉大’,那為什么不能換政權呢?”
是的,你沒有看錯。特朗普不僅希望讓美國再次偉大,還要讓伊朗再次偉大。他的上述表態,是給伊朗當局施壓:不換想法,就換人。
隨后,就有了伊朗報復之前通知美國人的做法。
或許有人會問:所謂提前通知,是不是特朗普“詐稱”的,是輿論戰的一部分?
當然不排除這個可能。但我仍然傾向于認為,事前真的通知了。
伊朗這樣做,是希望“我的報復不要刺激你新的報復”,讓我打一拳就完事了。
特朗普把雙方的秘密說出來,是給自己找個臺階。告訴全世界:是的,伊朗打我們了,但提前通知了,我們沒有損失,所以不用報復了。
想想看:中印邊境沖突中,雙方只使用棍棒和石頭;海南島礁沖突中,只使用艦船噴水。都帶有控制事態的意圖。
受局勢緩和預期的影響,從北京時間昨天晚上開始,國際油價就開啟了暴跌模式。紐約油價從每桶78.4美元暴跌到了現在的65美元左右。估計很多人要爆倉了。
國際金價已經連跌了6天,說明黃金的莊家更不相信什么第三次世界大戰、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鬼話。
戰爭很快結束,對全球經濟、中國經濟是利好。
此前我在文章里分析過,中國進口石油的約35%、進口天然氣的約42%需要經過霍爾木茲海峽。雖然中國修通了連接伊朗的鐵路,但通過火車長距離運輸天然氣、石油效率不太高,成本很難管控。
對于樓市來說,也構成利好。目前樓市再度出現降溫態勢,說明國內通縮的頑固性。關稅戰,以及接連不斷的地緣沖突,會惡化大家的預期,讓大家捂緊荷包。
能盡快結束戰爭,簽署中美新的貿易協定,才能有助于經濟復蘇。
伊朗跟以色列、美國的戰爭不升級,并盡快結束,對股市也構成利好。
這場沖突中伊朗的遭遇告訴大家: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發展問題、貧富差距問題、打擊腐敗,國家內部就會人心不齊、就會落后,就可能挨打,被欺負了還要忍著。
最新的消息是: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截至目前,尚未達成停火協議。關于停止軍事行動的最終決定,將在稍后做出。
仍然維持之前的預判:戰爭將很快結束。特朗普可不想在中東被拖住,他要重返亞太,主要跟東大博弈。以色列人也不想整天躲在防空洞里,他們要上班掙錢。至于伊朗當局,更需要趕快結束戰爭,鞏固現政權,防止國內反對勢力做大,防止巴列維王朝復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