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馬伯庸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長安的荔枝》昨晚雖然已經大結局了,但彈幕里“被亂用成語的胡商蘇諒給驚艷到了!”的這句話卻意外走紅了。
劇中呂涼飾演的西域商人蘇諒,操著半文半白的腔調,把“刻骨銘心”說成“骨頭刻字”,“兩肋插刀”講成“兩根肋巴條”,卻意外成就了角色的獨特魅力。
當這個滿口“成語發明家”的胡商,用狡黠的眼神打量著雷佳音飾演的李善德時,觀眾瞬間被帶入盛唐的市井煙火中。
35集古裝傳奇電視劇《長安的荔枝》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以唐玄宗為博楊貴妃一笑,命人千里運送荔枝的荒誕史實為背景。
呂涼飾演的胡商蘇諒,是串聯起整個運送鏈條的關鍵人物。
這個角色看似市儈,實則深諳生存之道,在官場與商界間游走自如,如同一條滑溜的泥鰍,在盛唐的渾水中自如穿梭。
網友“荔枝核爆甜”評論:“蘇諒每次亂用成語都笑噴,但看久了發現,這恰是角色精明之處,用文化差異當保護色。”
導演曹盾透露,這個設計源自呂涼的即興發揮:“他說西域商人學中原文化,就該是這種似是而非的勁兒,既顯聰明又帶喜感。”
這種對角色的深刻理解,讓蘇諒成為全劇最鮮活的配角,仿佛從歷史塵埃中走出的真人。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呂涼下了不少功夫。
他查閱了大量關于唐代西域商人的資料,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語言特點和經商方式。
他還特意學習了西域方言,將其融入到角色的臺詞中,使蘇諒的形象更加立體生動。
在片場,他經常與導演和其他演員交流,不斷調整自己的表演,力求將蘇諒這個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
1957年生于北京的呂涼,人生軌跡堪稱傳奇。
高中畢業后被分配到食堂當炊事員,每天的工作是揉面蒸饅頭。
那段日子雖然辛苦,卻也磨煉了他的意志。
直到1977年高考恢復,21歲的他抓住機遇,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從此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
在上戲求學期間,呂涼與日后的妻子宋憶寧因排練《雷雨》結緣。
當時還是青澀學生的兩人,在四鳳與周萍的虐戀中暗生情愫。
他們一起研究劇本,一起排練,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1982年畢業大戲,呂涼在《吝嗇人》中飾演阿巴貢,用夸張的肢體語言和精準的節奏把控,讓這個守財奴形象躍然臺上,贏得滿堂彩。
那一刻,他知道自己找到了一生摯愛的事業。
畢業后,呂涼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成為一名話劇演員。
呂涼深知自己起點低,因此比別人更加努力。
他每天最早來到排練廳,最晚離開,反復琢磨角色,不斷打磨演技。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很快就在話劇舞臺上嶄露頭角,成為備受矚目的一顆新星。
在1985版的《濟公外傳》中,呂涼接棒游本昌飾演濟公,他并沒有去模仿前作,而是根據自己的理解,重新塑造了一個獨具特色的濟公形象。
他設計的“破扇子當撥浪鼓”細節,讓這個經典角色煥發新意。
為了演好跛腳動作,他在鞋底塞石子練習三個月,甚至走路都一瘸一拐的,差點養成習慣。
在獲得了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長篇連續劇獎的《婆婆媳婦小姑》中,呂涼飾演的“夾板氣”丈夫仇家寶,把中年男性的無奈演繹得淋漓盡致。
劇中那場被妻子和妹妹夾在中間勸架的戲,他即興發揮的“左右互搏術”成為經典片段,讓觀眾捧腹大笑的同時,也感受到了角色的辛酸。
在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長安十二時辰》中,呂涼飾演的郭利仕表面是驃騎大將軍,實則暗藏玄機。
他為角色設計的“三聲咳嗽傳暗號”細節,被觀眾稱為“聽聲辨忠奸”的教科書級表演。
他通過不同的咳嗽聲調、節奏和力度,傳遞出不同的信息,展現了這個角色的深沉心機和復雜性格。
在剛剛收官的《長安的荔枝》中,68歲的呂涼再度挑戰古裝劇,把蘇諒的市井氣與大智慧完美融合。
-04-
1986年,呂涼與宋憶寧結束4年異地戀,在上海舉行簡單婚禮。
沒有婚紗鉆戒,只有兩箱書和一顆紅雙喜臉盆。
婚后兩人約定:無論多忙,每周必須共進三次晚餐;遇到分歧,以“角色互換”方式溝通。
這個約定他們一直堅持至今,成為他們婚姻保鮮的秘訣。
2010年宋憶寧患病期間,呂涼推掉所有工作全程陪護。
他在病房支起小書桌,一邊照顧妻子一邊研讀劇本。
那段經歷被他化作表演養分:“蘇諒在商海沉浮的滄桑感,很多來自陪護時的感悟。”
他親眼目睹了妻子與病魔斗爭的艱辛,也更加珍惜彼此之間的陪伴。
如今已年過六旬的兩個人,仍會攜手現身話劇舞臺。
在《懷疑》中飾演神父與校長時,他們把40年婚姻智慧融入表演,被觀眾稱為“行走的婚姻教科書”。
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愛情,什么是相濡以沫的陪伴。
他們的女兒呂凡妮也繼承了父母的衣缽,成為了一名演員。
她與大學同學組建家庭,延續著“同學戀”的傳統。
每當看到女兒幸福的笑容,呂涼和宋憶寧都會感到無比的欣慰和滿足。
從炊事員到表演藝術家,從食堂到聚光燈下,呂涼用40年演繹了現實版“長安的荔枝”:歷經歲月顛簸仍保有鮮活本色。
他的人生就像一顆荔枝,外表粗糙,內心卻甜蜜多汁。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實現了人生的逆襲,也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尊重。
當被問及保鮮秘訣,他望向身旁的宋憶寧笑道:“婚姻猶如荔枝,外殼要糙,內核要甜。”
這種歷經滄桑仍保有初心的純粹,或許正是他能在古稀之年仍貢獻驚艷表演的密鑰。
期待這位“大器晚成”的演員,在未來帶給我們更多打破年齡界限的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