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抑非,1908年生,江蘇常熟人。名翀,初字一飛。早年師從李西山、陳加童,后游于吳湖帆門下,深得吳師器重,1937年由吳師改字“抑非”,后以抑非字行。花甲后,自號非翁;己未年沉疴獲痊,張慕槎先生為他題號“甦叟”。陸先生在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于滬上得著名書畫鑒賞家、內兄孫伯淵昆仲之力,飽覽宋元明清真跡其夥,朝夕臨摹、廢寢忘食、默記熟背、窮研不倦,于是畫藝精進,卓然成家。四五十年代,在滬上與唐云、江寒汀、張大壯有“江南花卉四才子”的美稱。
陸抑非先生擅長中國花鳥畫,工筆、沒骨、蒹工帶寫及寫意潑墨無所不工,花卉、蔬果、草蟲、翎毛、走獸栩栩如生。有人比擬說:“陸先生是當代中國花鳥畫家中‘最優(yōu)秀的全能運動員’。”形容他具有全面、深厚的筆墨造詣和造型功底。陸先生主張學畫從兼工帶寫入手,工細可上追兩宋,寫意可繼元人水墨乃至明人大寫,并且經過幾收幾放,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
陸抑非 姹紫嫣紅
陸抑非先生早年繪畫擅以兼工帶寫為主,取法陳白陽、周之冕、呂廷振、林良、任伯年諸家,如《相思鳥棣棠花》,極具宋元之遺意,而絕無刻畫之弊。用線凝練流暢,設色鮮妍明快。中年致力于惲南田、華新羅的研究,所作沒骨花鳥清秀靈動,賦色雅逸,顧盼生情,深為同輩所推崇,如《雁來紅紡織娘》《月季寫生》等作品。晚年吸取青藤、八大、復堂、缶翁等大寫畫法,尤以書法入畫,重視墨韻的變化,畫風生辣樸茂,尚不失妍麗典雅之趣,氣韻俱足,自成面目,有《荷花蜻蜒》《絲瓜小雞》《大寫意墨荷》等佳作先后問世。
陸抑非 輕燕受風斜
陸先生十分重視傳統技法的學習與繼承,而又不為傳統技法所固。在生活中不斷汲取營養(yǎng),注意觀察和寫生。他說: “美術脫離不了造型,造型從寫生中得來。”他對花木鳥禽的觀察研究從不間斷,甚至對菜場上買回家的蔬菜、魚蝦均要仔細研究其神態(tài),神形畢肖,充滿了生活情趣。舂日牡丹花發(fā)之際,不問風晴雨露,去公園、花圃手寫心記,所作《赤城霞》《墨色牡丹》,無論是設色還是水墨,均能簡繁有度,各存韻致,深得群眾喜聞樂見。他的牡丹作品,享譽海內外,人稱“陸牡丹”。
陸抑非 滿園春色
陸先生深諳書畫相通、書畫同源的道理,他說“畫是寫出來的好,字是畫出來的妙”,“以書入畫,道勁生動。以畫入書,姿態(tài)無窮”。陸先生的書法初從晉唐入手,中年后致力于米芾、文徵明、楊維楨諸家,晚年得力于孫過庭《書譜》、懷素《自敘帖》,因此,他的書法融諸家之長,以氣貫之,起伏跌宕,別具一格。
陸抑非 三春鳥聲亂
陸抑非先生不但是我國著名的花鳥畫大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藝術教育家。1932年經朱屺瞻先生介紹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執(zhí)教,后又兼職新華藝專、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并創(chuàng)建飛聲國畫函授學校。這時期的學生有程十發(fā)、趙延年、潘韻、于希寧、黑白龍、徐伯清等。
陸抑非 白頭偕老
1959年應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潘天壽院長之邀,到中國畫系任教。古稀之年,不顧體弱多病,親自指導過六名研究生。在滬上曾親自用英語教授過歐美外籍學生數十余人。在國畫教育這塊園地上,他勤勤懇懇耕耘了60余年,學生遍布海內外,可謂桃李滿天下。
陸抑非 嬌姿傾城
他常對學生諄諄教導: “寫意應從嚴謹來。”這亦是他自己的座右銘。他叮囑年輕人不要急于一蹴而就、成名成家,先要打好堅實的基礎,在優(yōu)秀的傳統技法與生活中吸取營養(yǎng),勤奮學習,鍥而不舍,而后才能開創(chuàng)自己的面目。沒有早年對傳統技法作大量刻意的揣摩和研究,沒有不斷地吸收各派之長和書法之精進,沒有嚴謹堅實的寫生基礎,就不可能有他今天信手拈來皆成圖畫的藝術妙境,這也給當前正在藝術道路上奮進的中青年一代樹立了極好的楷模。
陸抑非作品精賞
臨摹與寫生自古以來就受到畫家的重視并視為通向創(chuàng)作的唯一途徑。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謝赫提出的六法有兩條:“應物象形”“傳模移寫”,即是講臨摹與寫生。陸先生根據自己對實踐的體會,主張“先師古人,后師造化”。他認為通過臨摹,對傳統的筆墨技法和章法有一定的理解,然后深入到生活中去,才不致于對大自然寫生時不知所措,才能有所“取舍借變”。
陸抑非臨摹寫生稿
白龍須 20世紀50年代
清 華新羅天牛荔枝圖 拷貝紙 20世紀40年代
宋 雉雀圖 20世紀30年代
清 惲南田葡萄 1934年
蜻蜓 20世紀40年代
菖蘭 20世紀50年代
清 華新羅天牛荔枝圖 拷貝紙 20世紀40年代
宋 雉雀圖 20世紀30年代
清 惲南田葡萄 1934年
蜻蜓 20世紀40年代
菖蘭 20世紀50年代
(一)拷貝紙臨摹稿
搜集了四十頁扇面、冊頁、橫披的拷貝紙臨本。臨摹時間大致鳥20世紀30年代末至40年代,臨摹對象時間跨度從唐至現代。四十頁臨本中,有數幅為著色臨本,大部分臨本是勾勒輪廓,有的臨本注明用色。陸抑非先生晚年對有些臨本加題識以自勉,可見治學嚴謹和勤奮。
陸抑非 摹惲壽平牡丹
陸抑非 摹惲壽平水仙茶花
陸抑非 摹宋人枇杷山鵲圖
陸抑非 摹宋人竹雀圖
(二)臨摹各家畫稿
毛筆臨摹各家畫稿,大部分為墨色紙本冊頁,個別著色。臨摹時間為20世紀30年代末至50年代,均在滬所作。臨摹對象時間跨度從元、明、清至現代。“臨摹各家畫稿”中有的是一頁中含有二至三幅畫稿。內容包括各種花卉、草蟲、翎毛、走獸(貓、兔)等。臨摹稿除了花鳥外,還包括山水。
陸抑非 金絲桃 冊頁
陸抑非 草蟲冊頁
陸抑非 鶴
陸抑非 摹華嵒
(三)毛筆寫生稿
寫生時間為20世紀50年代,即新中國成立以后十來年中所作。寫生對象為各種花卉,草蟲,翎毛走獸和輔以蝦蟹蔬果等。其中《菖蘭》、《菖蘭花》為常熟博物館館藏精品《菖蘭圖》的創(chuàng)作原型。《碧桃》為《陸抑非精品畫集》中工筆畫《桃柳燕子》的碧桃創(chuàng)作原型。值得一提的是用沒骨法畫《窈窕獨殿春》,該幅畫是在杭州花港公園給學生作現場示范。
陸抑非 菖蒲蘭
陸抑非 水仙花
陸抑非 草蟲寫生
陸抑非 蜻蜓寫生
(四)鉛筆寫生稿
寫生時間為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主要在杭州寫生,部分為上海、常熟、無錫等地寫生(1958年至1959年)。鉛筆寫生稿中有不少是作為創(chuàng)作的底稿。如《月季》為《陸抑非精品畫集》《月季冊頁》中部分月季的底稿;《吳淞桃園》為著名的《春到農村》的底稿。
陸抑非 白眉毛鸚鵡寫生
陸抑非 牡丹寫生
陸抑非 桐花寫生
陸抑非 蠶豆花寫生
陸抑非先生有一方閑章,名曰:“先師古人,后師造化”。他認為通過臨摹,對古人的筆墨技巧和章法有所掌握,然后到大自然中去寫生,才不至于無從著手,才能有所“取舍借變”。陸先生還認為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所以,師古人,更要師造化,從大自然中汲取創(chuàng)作之素材。
來源:藝苑南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