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院根本不懂什么是降本增效,更不懂什么是裁員,只不過是在照貓畫虎,東施效顰,單純大裁員解決不了設計院的問題,只會把它拖進深淵!
廈門某設計院大降薪、大裁員
2025年,對于設計師來說有兩大年度關鍵詞:裁員和轉型;
昨天,設計師交流群里有人說:廈門某設計院剛剛大降薪了,而且這家公司原來六百多人,現在只剩下三百多人了,裁員之多令人心驚;
這兩年血腥裁員的設計院不計其數,2025年將要裁員的設計院估計只會比去年多,但相比裁員設計師更關心的是:這些被裁員的人究竟去干嘛了?
有設計師說,他認識一個50歲的建筑總工去年被裁了,剛開始還挑工作,現在啥都不挑了,只要給交社保就可以去上班,但就算要求降低至此,至今還沒找到工作!
總工都已經沒有要求了還找不到工作,難怪我們這些小兵從設計院失業后頻頻碰壁!
感覺從設計院出來后,大家的出路目前也就這些:
1、待業找工作
2、考公考編
3、碩士及以上學歷的設計師(有高工職稱)進了大中專
4、轉行,有的去了跨境電商,有的轉型自媒體等等;
5、吉祥三寶
真正有效的裁員是什么?
很多公司壓根不懂裁員的底層邏輯,尤其是設計院,認為只要裁員了就一定能降低人力成本,其實大錯特錯;
對于設計院來說,公司一旦出現虧損優先被裁的是底層設計師,其次是不能拉來項目且體力跟不上的中層領導,然后是行政人員,最后可能是領導層;
只要不到公司破產清算的那一刻,市場開發人員輕易不會被裁!
基于這個裁員邏輯的人,只是按照他以為的員工價值大小進行裁員,根本不明白裁員背后的邏輯。
1、裁員裁的是業務/流程,而不是人
當下很多設計院的業務都不是單一的設計,而是依托設計衍生出了很多其他業務;
就拿我以前待的設計院來說,設計師不但要畫圖,還要編行業標準,甚至還要寫部門內部的新聞稿(比如領導去參加了什么會議);
這樣一來,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是很大的,可是很多業務并不產生經濟效益;
底層畫圖匠花費了很多精力在無關緊要的瑣事上面,圖紙質量、對甲方的服務自然不能盡善盡美;
所以,真正合格的管理者裁撤的是冗余的業務流程,保能創造經濟效益的員工,而不是一刀切!
除了冗余的業務/流程,表演式工作也需要砍掉,這樣一來員工和公司壓力都小!
2、裁員的本質:優勝劣汰
在設計院,有很多關系戶或者混子,整天摸魚,就憑著會拍馬屁跟領導走的近不但不干活,錢還不少拿;
這種人就是害群之馬,裁員應該裁的是這種人;
然而現實中的設計院,這種人是寶,反而是那種埋頭畫圖,技術一流的設計師被裁掉了,這種無效裁員只會加速設計院滅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