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黨的華誕,唱響億萬兒女心中的不落太陽
演唱:劉和剛
作詞:王曉霞
作曲:王麗珍
MV《心中的太陽》(視頻)
獻禮黨的華誕:原創歌曲《心中的太陽》賞析
在建黨104周年之際,原創主題歌曲《心中的太陽》,由著名歌唱家劉和剛深情演繹,中央民族歌舞團國家一級作詞王曉霞執筆,作曲家王麗珍譜曲,通過音樂與文學交融,生動詮釋新時代精神,奏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強音。
劉和剛憑借金屬質感與醇厚磁性兼具的嗓音,剛柔并濟地演繹歌曲。雄渾處盡顯中華兒女豪情,細膩時訴說信仰赤誠,結尾穿透力極強的高音將作品內核推向高潮,令人回味。
歌詞創作巧妙融合歷史與現實。“昆侖脊梁”“長江血脈”等意象,將地理標識升華為精神圖騰,既彰顯五千年文明積淀的厚重底蘊,又暗含各族兒女共同的文化根脈。凝練的詩句傳遞文化自信;而“華夏文明光耀五湖四海”與“騰飛的壯志托起民族形象”的對仗,則形成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副歌部分以“心中的太陽永不落”為核心意象,將黨的引領與民族復興信念具象化,實現政治主題向藝術審美的轉化。
音樂創作同樣彰顯匠心。王麗珍以恢弘旋律架構,配合音域節奏變化塑造情感張力。民族調式保留東方韻味,交響樂織體賦予時代氣息,高潮段落遞進與器樂華彩帶來強烈聽覺沖擊,將情感推向巔峰。
歌曲從三重維度詮釋赤子情懷:一是以民族旋律交融,禮贊共同體意識;二是以激昂節奏與詞句激發中華兒女的奮斗之志;三是以“永不落的太陽”象征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堅定信念。
相較于傳統主旋律歌曲,《心中的太陽》突破了說教式表達,在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平衡上實現創新。兼具莊重感與當代審美,為新時代文藝創作提供了優秀范例。兼具重要的藝術價值與社會傳播意義。
《心中的太陽》(歌詞)
演唱:劉和剛
作詞:王曉霞
作曲:王麗珍
編曲:張 浩
監制:王振興
你升起在地球的東方
我用深情把你凝望
你把華夏文明光耀五湖四海
每一寸土地都鐫刻著夢想與榮光
你用不息的奮斗挺起脊梁
讓騰飛的壯志托起民族的形象
五十六束鮮花為你祝福
五十六族兒女心潮激蕩
啊,心中的太陽
你升起在億萬人心上
我用忠誠為你護航
你把幸福安寧帶給天南地北
所有的日子都灑滿了友愛和吉祥
你用圣潔的笑容面向世界
讓鮮艷的旗幟蕩起明天的輝煌
五十六條彩帶為你飛舞
五十六族兒女放聲歌唱
啊,心中的太陽
演唱者劉和剛簡介
劉和剛,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央音樂學院特聘教授、全國青聯常委、中國音協理事、中國經典民歌展演發起人、黑龍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黑龍江省文藝志愿者協會主席、東北民歌藝術促進會會長。
2020年10月,被評為文化和旅游部優秀專家。曾獲CCTV-MTV音樂盛典“最佳民歌手獎”。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專業組民族唱法金獎,并以100.13分創青歌賽紀錄。第五屆中國金唱片民族類男歌手獎。全軍匯演表演一等獎,在現代歌劇《守望長空》中飾演男主角楊一斌。
曾多次擔任全國聲樂大賽評委。
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及黨、國家和軍隊重大文藝演出活動。
多次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先后被評為空政、空軍優秀共產黨員、全軍文化藝術先進個人;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兩次。
演唱作品:《父親》《拉住媽媽的手》《歡聚一堂》《兒行千里》《美麗的樓蘭姑娘》《好男兒就是要當兵》《擼起袖子加油干》等。
詞作者王霞簡介
王曉霞,中央民族歌舞團國家一級作詞。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音樂文學專業。魯迅文學院第四期作家班學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文化和旅游部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第八次全國作家代表大會代表。作品《民族團結頌》獲全國征歌一等獎等各種獎項。
曲作者王麗珍簡介
王麗珍,中共黨員,抒情女高音、曲作者,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職工音樂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北京音樂家協會會員。
代表作品《紀念堂門前有條河》《與誰同坐》《心中的太陽》等。為影視劇《上校村官》創作插曲《山里山外》、《釣神》插曲《我是快樂釣魚人》。
曾獲《中國,我是那樣愛你》獲國資委中央企業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軍嫂情深》獲第八屆首都職工文化藝術節“北京力量”原創歌曲創作比賽優秀作品獎。
多次參加央視、地方電視臺、基層單位舉辦的各類文藝演出活動。熱愛公益事業,為多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進行音樂教育培訓做出了積極貢獻。
( 來源:中國音樂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