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趕集的鄉親們注意了,這6樣“農家貨”看著實在暗藏套路。頭一個要防的是“土雞蛋”,十個攤位九個在賣假!商販給飼料蛋染蛋殼、加色素,草籃子一裝就敢翻倍賣。
真土雞蛋蛋殼有藍色有機碼,手機一掃能查養殖信息。蛋清稠得能分三層,蛋黃緊實橙黃,牙簽插上去能立住。遇見蛋殼光滑、大小均勻、顏色異常紅的,扭頭就走別猶豫。
散裝雜糧也得多留心,陳貨碎米發霉豆混著賣。紅豆綠豆顏色發灰、顆粒干癟,大概率是放了兩三年的陳糧。買雜糧認準密封包裝,看看生產日期,抓一把干燥不粘手才行。
那些喊著“純手工現做”的糕點攤,基本都是工廠預制貨。
真手工糕點大小不一,放兩天就壞,哪能堆成山賣?香精色素調出來的糕點,吃完嗓子發齁,千萬別圖新鮮。“農家自制”咸菜看著熱鬧,衛生問題可不少。
小作坊用發霉菜加工業鹽腌,亞硝酸鹽超標,吃著硌牙又有土腥味。要買就選正規廠家的密封包裝,或者自己在家腌更放心。菜場里的“野生菌菇”別輕信,十有八九是大棚貨刷硫磺。
硫磺熏過的菌子顏色鮮亮,卻有刺鼻味,吃了頭暈嗓子疼。
人工種植的口蘑香菇營養足,干燥無異味的才更靠譜。還有那“今早剛撈”的野生魚,多數是塘養飼料魚充數。真野生魚體型細長、魚鰭帶傷,養殖魚肚子鼓脹、魚鱗暗淡。
不讓捏魚身的攤位別光顧,新鮮養殖魚吃著一樣放心。為啥這些套路總能騙到人?
就靠一個“土”字打掩護!鄉親們別迷信“農家”“野生”“手工”,虛名背后可能是陷阱。
去年監管部門查過,近四成“土雞蛋”都是冒牌貨,李大媽就上過當。花了冤枉錢事小,吃了有害健康才讓人糟心。
我個人認為,買菜就得實在,新鮮安全比啥都強。記好“三不買”:露天散裝、吹噓野生、三無包裝別碰!
再做到“三必查”:查密封、查日期、查質檢標,缺一不可。別覺得麻煩,多留個心眼,省下的可都是真金白銀。
要是碰到拿不準的,問問周圍鄉親,或者打電話問問家里年輕人。現在就把這幾招記心里,趕集的時候挨個對照著看。
咱老百姓過日子,就是要精打細算,別為虛名交智商稅。省下冤枉錢,買點實在菜,日子才能過得舒坦又踏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