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小說里,多的是帝王將相、英雄好漢的故事,而《金瓶梅》是個異類。學者劉曉蕾說:“從《金瓶梅》開始,家庭生活和女性才進入小說的視野。”
《金瓶梅》中的潘金蓮,比《水滸傳》中的潘金蓮多活了7年,蘭陵笑笑生在這7年中呈現了一個更完整的、活生生的潘金蓮。潘金蓮是會寫情書的,這說明她對愛是有期待的,她渴望正常的愛與婚姻,卻一再落空、一路下墜。
同情一個公認的“壞女人”,這在當時非常罕見。《金瓶梅》看見了潘金蓮的敗壞,也照見了她的創傷,讓我們有機會體察那個時代女性的欲望和命運。
下文摘選自《觀世相》,小標題為編者所擬,經出版社授權推送。
01.
在施耐庵的筆下,
潘金蓮是工具人
在《水滸傳》里,潘金蓮一出場就被貼上了“淫婦”的標簽。至今,潘金蓮依然被綁在道德的恥辱柱上,不得翻身。
《水滸傳》是男人的傳奇,書中但凡漂亮點的,潘金蓮、潘巧云、閻婆惜,都愛找漢子,最后的下場都不好。至于上了梁山的孫二娘和顧大嫂,不是母夜叉就是顧大蟲。好不容易有個好看的扈三娘,卻像提線木偶,還被嫁給了矮腳虎王英。
在施耐庵筆下,女人就像工具人,功能是用來襯托男人的偉岸、剛直和高潔的情操。
影視劇《水滸傳》
你看,武松是這樣罵潘金蓮的:“嫂嫂,不要恁的不識羞恥!”同時把手一推,差點兒把金蓮推倒,又道:“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發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傷人倫的豬狗!……我武二便眼里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卷之一第二回)
《水滸傳》的作者認為,只有不近女色的才是真英雄。宋江勸矮腳虎王英:但凡好漢犯了“溜骨髓”三個字的,好生惹人恥笑。他自認好漢,只愛學使槍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緊。男性的精氣好似骨髓,近了女色會傷及骨髓,人生徹底沉淪。
至于潘金蓮這個形象,在《水滸傳》里實在經不起推敲。施耐庵安排金蓮在張大戶家當使女,大戶騷擾她,她不愿意,還告訴了大婆,大戶一怒之下才把她嫁給武大。可是,后來金蓮一改常態,又是勾引武松,又是與西門慶偷情,性情大變,像換了一個人。
歸根到底,《水滸傳》是男人書寫的描寫男人的書,對女人沒什么耐心。
02.
從《金瓶梅》開始,
女性才進入小說的視野
《金瓶梅》里的潘金蓮不再是工具人,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真實又復雜,雖然最后依然被武松殺死了,但至少比《水滸傳》里多活了七年。
潘金蓮毒死武大,嫁給西門慶,在西門慶的后院里,又和西門慶的女人們爭寵奪愛,挑起口角和戰爭,她的獨占欲和嗔恨心越來越強,人也越來越狠毒。先是用計排擠宋蕙蓮,逼她走上絕路;又用豢養的白獅子貓撲殺了李瓶兒的兒子,李瓶兒也因此病重而亡;最后又給西門慶灌多了春藥,導致他縱欲而亡;西門慶死后,又跟女婿陳敬濟通奸,被吳月娘發現后攆了出去,重新來到王婆處等候發賣;直至被武松騙婚殺死。
正是在這七年,《金瓶梅》呈現了一個不一樣的潘金蓮,讓我們有機會體察那個時代女性的欲望和命運。
蘭陵笑笑生先給潘金蓮改了身世。她父親去世早,九歲時被母親潘姥姥賣給王招宣家,習學彈唱,讀書識字,她長得美,聰穎伶俐。早早就穿上扣身衫子,展現自己的女性魅力。十五歲那年,王招宣死了,她被潘姥姥贖出,又賣給了張大戶。張大戶收用了她,身體日漸衰弱,大婆不樂意了,大戶只好把她嫁給了武大。平日里大戶偷偷來看金蓮,被武大撞見,武大就躲了出去,心想這“原是他的行貨”。
行貨就是商品、物品,可以隨意處置。潘金蓮自始至終都被賣來賣去,身不由己。西門慶死后,吳月娘又讓王婆重新賣金蓮,最終落在武松手里,潘金蓮到死都是行貨。
影視劇《水滸傳》
在《金瓶梅》里,潘金蓮不再是天生淫婦,而是一個正常的女人,渴望正常的愛與婚姻,卻一再碰壁,然后一路下墜。作者蘭陵笑笑生甚至給予她足夠的同情和慈悲,她被嫁給武大,作者忍不住為她鳴不平:“賣金的偏撞不上買金的。”
《金瓶梅》之前的小說往往偏愛寫歷史題材,偏愛帝王將相和英雄好漢這些大人物,蘭陵笑笑生卻一反常態,關注清河縣一個土豪的家庭生活。
《金瓶梅》的書名甚至是由三個女性構成——潘金蓮、李瓶兒和龐春梅。從上到下,從大到小,從男性到女性,照見了市井人生、日常生活,以及女性的存在。這是一場巨大的文學變革,正是從《金瓶梅》開始,家庭生活和女性才進入小說的視野。
蘭陵笑笑生撕掉定義女性群體的道德標簽,從人性的角度,把女性放在婚姻家庭、日常生活的瑣細背景下,呈現她們的心思和欲望。女性跟女性之間的交鋒、爭斗和情誼,往往都無事生非,屬于“茶杯里的風波”,似乎沒什么價值和意義,但在《金瓶梅》里,這些風波被推到前臺,被呈現得絲絲入扣、細致入微。
潘金蓮這個形象由此變得極為復雜。我們很難斬釘截鐵地說她是一個壞女人,如果要說,也只會說她其實是一個真實的人,甚至她的欲望和憤怒也并非不可理解。
03.
潘金蓮的兩封情書,
預示著她的痛苦和憤怒
在西門慶的女人里,潘金蓮是唯一一個會寫情書的人,這說明她對愛有期待。但她的兩封情書都沒有好下場,一封如泥牛入海,一封被西門慶撕碎,只為了討好新勾搭上的妓女。這預示著潘金蓮的愛會落空,她將備受煎熬。
作者還讓我們看到了她的痛苦。有段時間,西門慶外有王六兒,內有李瓶兒和官哥,潘金蓮被冷落了很久。她獨守空房,雪夜里彈琵琶,外面屋檐鐵馬響,忙喊春梅去看是不是西門慶來了,卻是起風落雪了。
這就是第三十八回“潘金蓮雪夜弄琵琶”,這本來是愛情小說里常見的橋段,表達愛與相思,非常美好,但在這里主角成了潘金蓮。在中國古典小說里,同情一個公認的壞女人是罕見的。
在那個以金錢為王的時代,潘金蓮的處境又是尷尬的,因為她很窮。
潘姥姥坐著轎子來看她,需要六分銀子的轎子錢,她拿不出來,吳月娘讓她記到家庭賬目上,她拒絕,最后還是孟玉樓掏錢打發了。潘姥姥偷偷對別人抱怨潘金蓮不好,龐春梅來了,說了一番話,原來潘金蓮是真沒錢,但她心氣高、自尊心強,不想讓人小看她,雖然管賬但從不擅自動用公共賬戶。
作者提供了潘姥姥和龐春梅的兩個視角,結論全然不同。論斷一個人很簡單,但從表面看似乎不太負責任。
龐春梅是《金瓶梅》里三個女主之一,戲份不多,但個性比潘金蓮還剛強,而且和潘金蓮有非同一般的情誼。雖然她們二人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但她們的姐妹情卻很動人。傳統文學一般喜歡倡揚男性友情,《金瓶梅》的作者卻反其道而行之,把西門慶和他的酒肉朋友之間的關系寫得很市儈、很虛假。
04.
能呈現一個“壞女人”的復雜性,
這就是文學的價值
潘金蓮個性很強,她愛聽籬察壁、惹是生非,戰斗力超強。她剛嫁過來就刺激西門慶動手打了孫雪娥,又刺激宋蕙蓮自殺。生了西門慶在世時唯一兒子的李瓶兒,成了她的眼中釘、肉中刺。她常常打狗傷人,指桑罵槐,李瓶兒氣得胳膊發軟,對她也無可奈何。
孫雪娥對吳月娘訴苦:她的嘴巴像淮洪,誰能說得過她!但客觀來講,潘金蓮聰明過人,又有好口才,其生命力相當頑強。她既危險,又有魅力,這樣的特性,在《紅樓夢》的王熙鳳身上也能見識到。
影視劇《紅樓夢》
不過,越到后來,潘金蓮就越肆無忌憚,完全成了情欲的奴隸。因為給西門慶吃多了春藥,導致西門慶縱欲而亡,她很快就和女婿通奸,東窗事發后,吳月娘讓王婆帶她另行發賣。時隔七年,她又來到王婆家里,作者這樣寫:“依舊打扮。喬眉喬眼,在簾下看人,無事坐在炕上,不是描眉畫眼,就是彈弄琵琶。”
七年前,她還是武大娘子時,也曾這樣倚門賣俏。如今,她又回到了人生的原點,卻不懂得收斂和反思,晚間又勾搭上王婆的兒子,依舊沉溺在欲海里,不可自拔。
這樣的潘金蓮,確實不配有更好的命運。最后武松騙她結婚,卻在新婚之夜虐殺了她。這一段殺戮文字,《金瓶梅》比《水滸傳》多一倍,寫得更殘酷。寫到這里,作者也忍不住道:“武松這漢子端的好狠也!”繡像本有無名評點:“讀至此,不敢生悲,不忍稱快,然而心實惻惻難言哉!”
文學是人性的領域,而不是道德的地盤。《金瓶梅》的作者能夠沖破男權意識的藩籬,呈現一個“壞女人”的全部人生,看見她的敗壞,也能照見她的創傷,這非常了不起,這就是文學的價值。
《金瓶梅》對女性的關注和同情,文學的視野和格局也為之一變,影響是深遠的。
后來,曹雪芹讓《紅樓夢》里的賈寶玉,說出“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進一步發現了女兒的清潔與高度,這是站在《金瓶梅》的肩膀上對文化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我們也能從賈寶玉身上發現西門慶的影子,從林黛玉、王熙鳳身上看見潘金蓮的部分性格,當然,從《金瓶梅》到《紅樓夢》,是從曖昧到清澈,從沉淪到自我救贖,是真正的“脫胎換骨”。
本文摘編自
《觀世相》
副標題:古典小說里的浮生與世情
主編:苗懷明
出版社: 貴州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出版年: 2024-11
編輯 | 草兒
主編 | 魏冰心
知識 | 思想 鳳 凰 讀 書 文學 | 趣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