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鄒玉杰律師;
做一輩子刑辯,防一萬人失足……
〇1
作為刑辯律師,既然主要處理刑事案件,就應當多去其他地方走走,觀察不同地區的法制環境,與自身所在地區進行對比,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和感受。
例如,我們最近經常到鄰近河南的一個縣城D城縣辦理案件,那邊距離亳州市不到100公里。
在那里,最近我們辦理的兩起刑事案件:一起是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另一起是強迫交易罪。
盡管罪名不同,但這兩起案件有一個共同特點——在檢察院階段,被告人均簽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
然而,在簽署時,具結書上的量刑刑期部分卻是空白的。這意味著,檢察官在讓被告人簽署法律文書時,并未告知其具體刑期,直到開庭時被告人才知曉。
這兩起案件中,一起是在法院庭審階段介入,另一起則是在二審階段介入。
這種情況在我們辦理的眾多案件中極為罕見,唯獨在這個地方連續遇到兩次。這究竟是認罪認罰制度本身的問題,還是當地辦案人員的思想或具體做法存在問題?
有人曾說,有時候經是好經,卻被和尚念壞了;有時候經本身就不太好,再遇上個歪嘴和尚,情況就更糟了。
〇2
那么,作為被告人,在這種情況下又能怎么辦呢?只有兩種選擇:要么忍氣吞聲,要么奮起抗爭。
這取決于個人是否有足夠的魄力,能否把事情捋清楚、搞明白。
因為有時候,即使當事人明知案件存在問題,他們自己也難以理清頭緒。這時,就需要特別專業的刑辯律師來幫助他們分析清楚、捋明白,找出案件中的關鍵點、漏洞和問題,結合案件本身的證據、相關法律規定以及具有指導性價值的案例,形成一個強有力的訴訟方案,幫助客戶逆風翻盤。
作為長期主要處理刑事案件的律師,我們最直接的感受是,先不論認罪認罰制度本身是否存在問題,至少在執行時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對待,而不是搞一刀切,更不要突發奇想。
因為一個刑事案件,如果確實沒有問題,當事人確實犯了事,構成觸犯了法律,那么通過認罪認罰給他一個教訓,無論是公訴人、法官還是律師,作為法律人,都希望這些作惡的人能夠得到懲罰,有機會改過自新,成為更好的人,這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但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是,一個本身可能只是涉及民事糾紛或治安案件,卻被強行定性為刑事案件。
這種情況下,他是被冤枉的,卻被迫認罪認罰,將一個無罪案件變成有罪案件,這會在他的履歷上留下嚴重的污點。我認為這種做法非常不妥,甚至違背了法律人的信仰。
〇3
因此,作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遇到刑事案件時,首先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第一,如果你懂法律,就要先弄清楚自己是否構成犯罪。
如果確實構成犯罪,選擇認罪認罰沒有問題;但如果確實不構成犯罪,就堅決不能認罪認罰。
第二,如果自己無法理清頭緒,最好找一位相對專業的刑辯律師,讓他幫助你梳理案件的證據材料和事實,找出對我們最有利的突破口。
至少要借助律師的專業知識弄清楚自己是否涉嫌犯罪,因為只有搞明白這些,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
第三,在搞清楚這些事情后,自己要選定一個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要朝三暮四,今天一個想法,明天又換一個,后天又有新的念頭。
這樣左右搖擺、猶豫不決,最終害不了別人,只會害了自己。
作者:鄒玉杰律師
九章刑辯創始人,安徽律師門戶網創始人;
亳州律協刑委會主任,金亞太(亳州)律師事務所主任,譙城區法學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
目標:窮二十年蠻力,救一百條人命!
#亳州刑辯
#亳州市最厲害的刑事律師在哪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