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CIMA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提供學術支持的“2025 CGMA?AI引領創新 數據賦能未來”論壇于6月11日下午在上海前灘圓滿舉行。
本次論壇匯聚了來自金融科技、產業轉型與會計教育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與行業領袖,圍繞人工智能與數據技術在財務領域的應用展開深入探討,共同探索AI時代財務職能演進、組織智能決策推進與管理會計人才體系重塑的新路徑。
1
AICPA & CIMA北亞區總裁李穎女士(FCMA, CGMA)首先發表歡迎致辭。
她指出:“在AI時代,真正的危機不在于技術替代,而在于思維的僵化。唯有保持創新精神與人機協同能力,才能把握‘數據驅動決策、AI賦能管理’的行業先機。”
她強調,CGMA管理會計體系持續推進人才培養體系與國際認證升級(如數字化管理會計DMA項目),致力于打造面向未來的財務人才框架。
AICPA & CIMA副總裁兼全球學習教育與發展董事總經理 Ash Noah先生(FCMA, CGMA)隨后帶來題為《重塑可持續世界的財金格局:CGMA智啟AI與數據新紀元》的主旨演講。
他從全球宏觀趨勢切入,指出財務職能正由傳統支持角色,轉變為企業價值創造的核心力量。
他將現代財務管理者比喻為企業的“Co-pilot(副駕駛)”,強調批判性思維、數據解讀能力、決策力和執行力是未來不可或缺的能力。他同時介紹了即將于2026年全面升級的CGMA考綱,聚焦AI時代對財務戰略領導力的更高要求。
高金實踐教授、金融碩士項目學術主任、職業發展中心學術主任、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李祥林教授發表了題為《AI在金融中的應用》的主旨演講。
他首先指出,“AI正在重構金融行業底層邏輯”, 并表示:“金融AI化的核心障礙不是技術而是認知慣性;未來不是AI替代人,而是懂AI的人替代不懂AI的人”。
在談到金融和財務人才培養上,他認為,“復合型人才是金融AI時代的決勝關鍵,當下的金融教育必須打破學科壁壘”。
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人工智能科學院通訊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劉世平教授則圍繞“AI大模型賦能金融創新”深入剖析行業痛點。
他指出,通用大模型雖具備強大能力,但在處理金融行業復雜、敏感的數據場景中仍存在諸多局限。未來真正推動AI落地的關鍵,將是融合行業知識、業務流程和數據規則的垂直領域大模型。
同時,他強調,未來AI要實現從“看起來很強”到“真正好用”,關鍵在于打造融合業務邏輯的垂直領域模型,并推動知識標準化與財會職能重塑。
隨后,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劉梅玲教授(ACMA, CGMA)以“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財務創新增值”為題,分享了她在財務智能化培訓與咨詢中的一線觀察。
她指出,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快速發展,財務工作正從“任務執行”走向“智能協作”,大模型將重塑財務人員的角色定位與能力結構。
在她看來,AI的真正價值不在于取代人,而在于推動財務人員向更高價值鏈躍升,實現從“工具使用者”向“智能設計者”和“業務決策支持者”的轉型,“未來的財會人才不僅要懂提示詞與驗證,更要具備一定的編程能力與數據思維,主動參與系統建設。”
2
在圓桌對話環節,論壇以“AI × 數據:驅動金融創新與企業躍遷的新引擎”為主題,由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中國)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曾潔女士(FCMA, CGMA)擔任主持,來自金融、科技、制造等領域的專家帶來了精彩觀點與深度分享。
中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創新與數字拓展服務部業務總監陳丹女士介紹了人工智能在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及綠色金融中的實際應用,并強調“業技融合、雙向奔赴”將為銀行服務能力帶來質的飛躍。她認為,AI不是取代人,而是賦能人,是推動業務智能化轉型的關鍵力量。
眾安保險首席數據官段朝陽先生分享了其團隊如何構建基于數億用戶行為數據的大模型及私有化蒸餾路徑,在客服、質檢與理賠等多個場景中提升效率與準確率。
他指出,模型的定制化和強化學習是中小機構平衡安全、算力與成本的關鍵手段,AI將為企業客戶服務與增長帶來結構性突破。
上海漢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大數據事業部總經理熊禹博士(FCMA, CGMA)則從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角度出發,強調AI在企業內部效率提升與客戶服務優化中的廣泛應用。
他指出,數據平臺的統一建設與端到端的業務打通,將成為推動企業實現智能化財務和精細化管理的核心路徑。
深圳市和意精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副總裁于忠巖先生(FCMA, CGMA)以工業機器人為例,指出大模型并非適用于所有場景,強調“Physics-informed AI”在工業應用中的重要性。
他總結道,企業應主動理解、欣賞并適應AI帶來的系統性變革,建立跨部門協作的共識與機制。
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CFO、CDO、CSO朱軒先生(ACMA, CGMA)從財務管理者視角出發,強調AI時代財務職能正經歷從“數據記錄者”向“戰略推動者”的根本轉變。
他強調,真正有價值的財務工作,是將數據洞察轉化為可執行的業務建議。他也特別指出,AI倫理與“人機協同”(Human-in-the-loop)原則,是金融機構應用AI時必須恪守的兩大基石。
主持人曾潔女士在總結中指出:“AI與數據的融合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思維與組織方式的重構。技術為基、人才為核、生態為勢。唯有在創新與平衡中動態前進,企業才能贏得這場變革的主動權。”
嘉賓們一致認為,開放的思維模式與持續學習能力,是組織和人才面對智能浪潮時的核心競爭力。
高金項目火熱招生中…
歡迎點擊小程序了解更多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