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普爾全球評級機構于近期發布的《亞太經濟展望》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印度2025-26財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6.5%,較此前預測提升0.2個百分點。這一修正主要基于對印度國內消費需求持續增長、農業季風狀況良好、國際原油價格回落、貨幣政策適度寬松以及所得稅優惠政策等積極因素的評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預測數據較該機構2025年5月發布的6.3%增長預期有所提升。報告特別指出,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中的主要下行風險來自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及其對印度經濟的潛在影響。這與該機構早前在《全球宏觀更新:美國貿易政策的地震轉變將減緩世界增長》專題報告中闡述的觀點相呼應,即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升級將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系統性風險。
盡管對印度經濟持樂觀態度,報告仍警示稱,中東地緣政治局勢的持續緊張可能導致國際油價長期高位運行,這將對包括印度在內的亞太地區經濟體產生顯著負面影響。分析顯示,印度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將來自國內市場需求而非出口貿易。
值得關注的是,其他國際機構對印度經濟增長的預測存在差異。世界銀行6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維持印度26財年6.3%的增長預期,主要考慮到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及主要貿易伙伴經濟疲軟對印度出口的制約。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的預測報告則將印度經濟增長預期下調30個基點至6.2%,反映出其對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和不確定性的擔憂。
長期來看,標準普爾在5月發布的專項研究中預測,印度有望在2030-2035年間躍居全球第三大經濟體。該機構認為,全球貿易格局的演變將為印度產業鏈多元化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