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熱天的,50歲后跑兩圈可能不是鍛煉,是要命。2023年夏,廣州有位52歲的老陳,晨跑兩圈回家就沒了心跳。醫生說得直白:高溫、高濕、猛動,是心腦血管的三重殺招。
有人犯嘀咕:不動行不?人不運動咋活?這話沒錯,可加一句:動對了養生,動猛了找死。
中醫講“春生夏長”,夏天陽氣盛,該養陽護陰,不是耗氣出汗。別覺得汗流得多是排毒,中醫說“津液是血之母”,汗出多了傷元氣。50歲后腎氣弱、陰血少,動不如靜,養比耗更要緊。
西醫數據扎心:《中國心血管健康報告2023》說,50歲以上高溫天猝死率漲23%。
江蘇徐州老李55歲,午后跳兩小時廣場舞,熱射病體溫42度險沒救。
熱射病不是小毛病,死亡率超60%,年紀大的最容易栽跟頭。古人叫這“暑厥”,是熱邪擾心、耗津亂氣,治起來麻煩,防更重要。
有人問:50歲后就不能動了?當然不是,是得“對癥下藥”。
中醫說“動靜有度”,久臥傷氣、久坐傷肉,動過了也不成。
那咋動?頻次別高,一周三四次;強度別大,心跳不超120;時間別長,半到一小時;挑早晚涼快時動。比起跑步、跳操,更推薦太極、八段錦、慢騎、散步,緩而不猛。
有個老高54歲,每天早晚練太極遛彎,十年沒住過院,體檢比年輕人還好。他說秘訣就一句:“不求猛進,只求長久。”50歲后健康不是拼狠,是看誰走得遠。
熱天不是鍛煉好時候,是養神蓄力的時節。出汗不是越多越好,可能傷陰耗氣;心跳不是越快越有效,可能誘發心梗。
運動前后得補水,別空腹別飽腹,有基礎病的得聽醫生的。
總結就一句:50歲后運動要講節奏、方式、天時地利人和。
養命的不是汗,是節制;養生的不是猛,是穩。
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健康小參謀。聲明:本文結合權威資料和經驗分享,僅供科普,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