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女巫你會想起什么?飛天掃帚、黑貓、水晶球、咒術、死靈……
從中世紀開始,人們將戰爭、饑荒和瘟疫等災難歸因于超自然力量,又因為對當時流傳的巫術和黑魔法的恐懼,一場敵視女巫從而進行迫害的運動席卷了整個歐洲。
《女巫的安息日》戈雅 1819年
她們是黑暗的使徒,還是文明進程的犧牲者?
在新書《獵巫時代:歐洲神話與巫術》中德國著名歷史學家施努爾聯手《明鏡周刊》的諸多作者,重新審視了殘酷的女巫迫害歷史,揭穿了這段黑暗時期的最大騙局——獵殺女巫往往只是權力游戲、社會沖突和政治競爭的煙幕,從根源上解讀了這場延續三百年的慘劇真正的歷史邏輯。
摘自《獵巫時代》前言
文 | 〔德〕伊娃-瑪利亞·施努爾
這是德國乃至歐洲歷史上令人不安的一幕:從14世紀開始,人們找到越來越多的“女巫(Hexe)”,指控她們用有害的咒語和魔法作惡。這些女人因此受到審判,其中許多人被殘酷折磨、判刑和處決。
直到18世紀獵巫才結束,這場運動在今天看來是不合理的,是集體歇斯底里的最好例子,陌生、遙遠,無法理解。也許,這就是圍繞這一話題的許多神話和誤解至今依然存在的原因。很多人認為,迫害主要影響的是助產士和聰明的婦女,天主教會想要打壓在民間學到知識的她們。還有關于“集體錯覺”、迷信和受害者人數極多的說法。
然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歷史學者開始詳細關注對女巫的迫害,并以全新的視角解釋中世紀與現代之間的過渡時期,以及人們對巫術(Hexerei)及黑魔法的恐懼。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當時條件下,社會公眾對女巫存在的信仰以及由此產生的迫害,是對巨大變革進程的一種理性反映。這不是“集體瘋狂”,而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社會,試圖為看似無法被解釋的事情找到解釋,并通過迫害所謂的罪魁禍首——女巫和術士——來防止災難的發生。
《女巫的飛行》戈雅 1797年
這些研究當然不是為獵巫洗脫罪名,而是用科學對迫害女巫及其背后的社會反應模式,提供了更深層次的解釋——直到今日這些現象依然極具爭議性。
中世紀末期,人們的許多生活領域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14世紀起,瘟疫肆虐歐洲,造成無數人死亡,恐怖蔓延;新大陸的發現,使人類世界觀發生了根本變化;奧斯曼人征服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崩潰,整個歐洲充斥著對“土耳其威脅”的恐懼;宗教改革對迄今公認的單一基督教真理提出了質疑,打破了信仰的確定性;新的國家結構出現,當局試圖加強其影響力;“小冰河時期”導致農作物歉收,物價上漲,人類和牲畜疾病增加。
倫敦歷史學家斯圖爾特·克拉克(Stuart Clark)認為,當時對邪惡力量和惡魔的信仰不僅為普通人提供了慰藉,也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些關于無法解釋的現象的答案。惡魔存在的信念是當時人們認識自然的核心組成部分。
公眾對魔法的信任也很普遍,尤其是在普通人中間:在生病或遭遇不幸時,基督教儀式會與魔法儀式一并使用。許多人相信,超自然現象可以非常具體地體現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在這個時代,這些知識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邪惡的崇拜巫術的概念,它陰謀破壞人類生活的基礎。人們對撒旦的盟友極為恐懼,女巫被視為邪惡的縮影,對個人和社會都極其危險,因此,對她們的迫害被視為一種社會義務。
今天,我們稱這種概念為“敘事”模式——一種濃縮為連貫、易懂的故事的解釋模式。它為許多不同的問題提供了所謂的簡單解決方案:鄰里之間的恩怨、莫名其妙的命運、國家機構之間的權力沖突,以及惡劣的天氣或不孕不育。在那個時代,女巫承擔了罪名。天主教徒、新教徒和加爾文教徒,富人和窮人,受過教育和沒受過教育的人都對此深信不疑。這種懷疑會影響到每個人:男人和女人,強者和弱者。
然而,獵巫運動并沒有影響到整個歐洲。從一開始,一些人就因為證據聽起來并不確鑿而產生懷疑,或者一些當局不希望他們的臣民被不信任、相互指責、冗長的審判和不和所吞噬。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聲音越來越強,為無法解釋的事情提供了其他不那么殘酷的解釋,并逐漸占了上風。1782年,安娜·戈爾迪(Anna G?ldi)作為歐洲最后一個“女巫”在瑞士被處死。
《被蠱惑的人 (魔鬼之燈)》戈雅 179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德國法院對巫術的審理表明,“巫術”這個概念是多么頑固地存在著。即使在20世紀50年代,鄰里之間也會相互指責對方使用黑魔法,并將這一古老的指控作為社會沖突的彈藥。
本書回顧了這個時代,收集了《明鏡周刊》作者以及著名學者的文章,向讀者展示巫術信仰是如何形成的,迫害者如何殘忍,受害者及其親屬是如何拼命為自己辯護的。實際上在當時,很多人很清楚,巫術指控不過是障眼法。
作者們解釋了為什么在某些地區存在大規模迫害,而在其他地方卻幾乎沒有女巫被處決。他們還解釋了為什么人們在面臨巨大危險的情況下仍將自己視為女巫,女巫審判是如何進行的,以及劊子手在獵巫時期如何看待自己的職業。
此外,本書也審視了20世紀的一些意識形態,例如納粹時期,催生了許多關于女巫審判的神話,而這些神話至今仍很常見。本書不僅關注了戰后德國法院不得不再次處理女巫審判問題的時期,還關注了今日一些婦女隨意給自己貼上“女巫”標簽的現象。
對女巫的迫害既不陌生也不遙遠,這里收集的文本所展示的,更多是獵巫時代的情況,也是變化加速和動蕩時期人類如何共處的極好教材。這也是對當下的警示:現代社會的框架絕非不可動搖——尤其是在困難重重的時代。
《獵巫時代:歐洲神話與巫術》
作者〔德〕伊娃-瑪利亞·施努爾
譯者高楊
出版日期 2025.06
博庫購書鏈接
當當購書鏈接
編輯推薦
◎本書由德國著名歷史學家施努爾聯手《明鏡周刊》的諸多作者所作,從根源上解讀了這場延續幾百年的慘劇真正的歷史邏輯。
◎本書在德國出版后引發各界熱議,被譽為研究歐洲獵巫現象的重磅力作。
◎書中展現了獵巫時代中許多秘密的往事和案例,非常有吸引力。
向上滑動閱覽目錄
前 言 / 001
第一章 “從這些事實中無法斷定任何巫術” / 005
第二章 “每個人都可能會受迫害” / 021
第三章 與魔鬼結盟 / 035
第四章 “無辜的我被逼死” / 045
第五章 邪惡力量和致命魔法 / 061
第六章 兩位巴爾塔扎的恐怖統治 / 073
第七章 君主和他的惡魔們 / 083
第八章 薩勒姆的墮落 / 095
第九章 魔鬼的孩子 / 099
第十章 處決了 394 人的劊子手 / 109
第十一章 反對黑魔法 / 117
第十二章 “哦,上帝,這真是彌天大謊!” / 123
第十三章 暴躁的狼人 / 133
第十四章 監獄中的兒童 / 145
第十五章 僅僅因為幾個塔勒 / 149
第十六章 “論惡魔令人眼花繚亂的作品” / 159
第十七章 戈雅的名作《女巫的飛行》 / 167
第十八章 司法謀殺 / 173
第十九章 白日純潔,夜晚下流 / 183
第二十章 日耳曼的遺產 / 189
第二十一章 “ 對我而言,此處無法區分‘理性’與‘非理性’” / 199
第二十二章 圍著瓦爾普吉斯之火起舞 / 207
第二十三章 最顯眼的女巫配件 / 217
第二十四章 女巫審判要點 / 221
附錄 1 女巫審判大事年表 / 241
附錄 2 相關書籍、電影、博物館推薦 / 245
附錄 3 作者簡介 / 249
附錄 4 鳴謝 / 251
〔德〕伊娃-瑪利亞·施努爾(Eva-Maria Schnurr),生于1974年,歷史學博士。德國著名周刊《時代》(Die Zeit)和《星報》(the Stern)等的自由撰稿人。自2017年起,她負責《明鏡周刊》的歷史和科學版塊編輯寫作工作,并于2019年成為該雜志歷史版塊的負責人。
高楊,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博士,獲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參與了數本德語著作的翻譯工作。
↓ 點擊名片,關注浙江人民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