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未經原創,請勿轉載~
自古至今,人們從不吝惜對玉的贊美。
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有詩云:“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唐代詩人李商隱有詩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和田玉籽料獨籽觀音吊墜 珠寶匠在售
玉,雖不似金銀般張揚,也不似鉆石般耀眼,但它的溫潤、內斂與中國人的情感表達方式如出一轍。
尤其是在古代家喻戶曉的話本、戲曲、傳奇故事中,被視為定情信物或傳家之寶的玉佩,更是在國人的愛情與家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紅樓夢》賈璉送給尤二姐的九龍佩
古人二創的黃金CP:龍紋與鳳紋
古人講究“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尤其是玉佩上那被賦予了吉祥、圓滿、平安等美好寓意的傳統紋樣,更是貫穿于中國上千年的發展史,代代傳承至今。
而這其中,要說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紋樣,非龍紋與鳳紋這對古人二創的黃金CP莫屬了。
(相關閱讀:6000年的“中華第一龍”,4000年的“中華第一鳳”,究竟有多牛!)
龍鳳玉對牌系列《凌和云春》 圖源:蔣喜美石坊
古語有云,龍至則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鳳來則國家安寧,萬民有福。
“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作為一種來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它,在天可騰云駕霧,在海可追波逐浪,在人間可呼風喚雨大顯神通,被視為威武、智慧、勇敢的化身。
和龍一樣,鳳是中華文明另一種標志性圖騰。
相比于矯健的神龍,五彩的鳳凰更為美麗。在古老的神話傳說之中,鳳是百鳥之王,其中雄者稱鳳,雌者為凰,司馬相如著名的《鳳求凰》就言道:“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作為傳聞中的神鳥,鳳的模樣也是集百獸之長,《爾雅》中郭璞注“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 高六尺許”。
玉鳳 中華第一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雖然,龍與鳳只存在于神話傳說之中,但自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起,龍、鳳紋樣便頻繁的出現在歷朝歷代的青銅器、服飾、首飾、玉器等各個領域。
在春秋戰國之前,龍紋與鳳紋各自承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觀念,沿著自己的發展路徑前行,兩者之間只是偶有交集。
商代晚期 鳳紋犧觥 上海博物館藏圖源:微博@動脈影
春秋戰國時期,被視為眾獸之君的“龍”與百鳥之王的“鳳”,開始作為一個整體一同出現,有時還會與祥云這樣的吉祥紋樣相結合,被賦予更為吉祥、美好的寓意。
戰國 白玉透雕龍鳳紋璧 故宮博物院藏
到了秦漢時期,自詡為“真龍天子”的帝王,將自己視為龍神的化身。
他借助龍的神秘力量和崇高地位,來神化自己的統治,讓臣民們相信他的統治是上天的旨意,不可違抗。
《漢武大帝》 電視劇
為了對應象征男性帝王的龍,被視為“百鳥之王”的雄鳳,被迫與自己的老搭檔雌凰拆開,并逐漸雌性化,開始與后宮女眷聯系到了一起。
《漢武大帝》電視劇 衛子夫
不過,這一時期的龍紋與鳳紋,畢竟是一種二創,對于使用者并沒有明確的官方限制,民間百姓與皇室貴族皆可使用。
東漢 搖錢樹 局部 鳳鳥綿陽市博物館藏 1989年綿陽涪城城郊何家山
直到元朝,官方才開始禁止民間使用龍鳳紋,實現了對龍鳳紋樣的壟斷。
清朝時,“帝王為龍,皇后為鳳”的說法正式出現。
左:乾隆皇帝 右:孝賢純皇后
蘊含有陰陽和諧、美滿順遂之意的“龍鳳呈祥”的意象,開始被大規模的使用,自此,這對清朝紋樣里的黃金CP,被視為忠貞愛情的象征 ,開始活躍在各類首飾、陶瓷、織物當中。
清 雍正 斗彩龍鳳穿花紋盤 舊金山 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圖源:微博@
清 乾隆 剔彩龍鳳集福盤 故宮博物院藏 圖源:動脈影
雙向的定情信物:成對玉佩
其中,款式各異的定情配飾,成為了這對黃金CP演繹別樣深情的絕佳見證。
漢末詩人繁欽曾創作一首樂府詩《定情詩》,詩的前半部分,生動而細致地描繪了古代女子所珍視的定情信物。
定情詩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何以結相于?金薄畫搔頭。
何以慰別離?耳后玳瑁釵。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
何以結愁悲?白絹雙中衣。
J先生在文章考古級浪漫!看古人如何把520過成天花板?! 中,也對詩中所提到的定情信物進行了一一講解。
比如,人們結婚時必備的首飾之一——戒指,便是最古老的定情信物之一。
早在東漢時,古人便將其與愛情聯系在一起;南宋時,與金釧、金帔墜成為了彩禮中的三金;清朝時,正式成為了宮廷聘禮之一,被漢族人所接受,被視為婚姻忠貞不渝的象征。
清早期 白玉紅沁龍鳳戒指 圖源:雅昌拍賣
除了戒指,手鐲,對于國人而言,同樣也有著非凡的意義。在古代,古人常常以鐲定情,結婚時,更有“無鐲不成婚”的說法。
清 金鑲九龍戲珠手鐲 故宮博物院藏 圖源:動脈影
“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中的簪,同樣被視為古人愛情的見證。
當一位女子接受了男子贈予的簪子,便意味著她愿意與對方攜手相伴,共度一生。
上海博物館 唐 鳳紋玉簪首 圖源:動脈影
不過,相比于上面這些單向饋贈的定情信物,成對的玉佩,則為愛情增添了一份浪漫和莊重。
龍鳳玉對牌系列《龍鳳呈祥》圖源:蔣喜美石坊
玉佩,又稱“玉珮”,是由玉雕琢而成的一種配飾,古時多系于腰間,成為人們服飾裝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商代龍形玉佩 圖源:古文物稱謂圖典
早在新石器時期,用玉制成的配飾,便出現在了人們的腰間。
這一時期的人們,認為玉乃天地之精華,山川之魂魄,將玉佩戴于身,便可溝通天地,悟對神通,玉也因此成為了連接天地的神圣媒介。
良渚文化玉帶鉤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仍然崇尚玉,玉成了“天下莫不貴者”。
這一時期的人們身體佩玉多為組佩,常由彎月狀的璜、連結壁或環,中間有方形的琚瑀,旁邊裝飾有沖牙等組成,再用不同顏色的絲繩串聯珠子點綴其中。
玉組佩西周裝飾用玉,山西省曲沃縣晉侯墓地63號墓出土,現藏山西
除此之外,這一時期還流行一種以雕刻龍形、鳳形紋樣為內容的玉佩及龍鳳合雕為一體的龍鳳佩。
戰國透雕龍鳳佩
龍的造型,從原來的“C”形變成了“弓”形,面部特征也較之前更猙獰,整體給人一種雄渾大氣之感。
太原金勝村出土 春秋戰國時期 玉龍 圖源:古文物稱謂圖典
鳳的形象也較之前更為多變,匠人們運用透雕技法,將鳳雕刻成弧形玉片雕成或側立的鳥形,展現出極強的動感。
玉戈雙鳳紋玉飾 周原出土 圖源:古文物稱謂圖典
到了秦漢時期,前朝時期就已出現的玉組佩繼續盛行。
西漢 玉組佩 1975年長沙市河西陡壁山1號墓出土
玉壁、玉觿、司南佩、帶鉤也是這一時期的流行佩飾,包括龍紋、鳳紋等在內的傳統紋樣雕刻其上,造型優美靈巧。
玉龍 河北滿城出土 圖源:古文物稱謂圖典
玉鳳 河北滿城出土 圖源:古文物稱謂圖典
宋代時,仍有佩玉之風,但玉佩的款式較為簡單,以環綬為主。
明清時期,玉佩的形態愈發多樣,特別是繼承與發展了玉組佩設計理念的成對佩飾,不僅豐富了佩飾文化的表現形式,更作為一種情侶之間的雙向互動,成為了永恒愛情的象征。
龍鳳螭虎戲梅活環玉飾 明 南京博物院藏玉雕新形制——龍鳳玉對牌
玉雕新形制——龍鳳玉對牌系列
近些年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蔣喜將“玉文化、龍鳳紋樣、對牌形式”三者傳統文化融匯貫通,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創新,開創了一種玉雕新形制:龍鳳玉對牌系列。
蔣喜大師
它由兩塊獨立的玉牌構成一對,每對在制作中采用同一塊玉料,以龍鳳為主要紋飾元素,又不限于龍鳳,運用對稱的造型,融匯傳統文化概念,并結合當代潮流符號,外觀造型上兩兩相近、相互關聯,既可以作為定情信物,亦可以作為傳家珍寶代代相傳。
龍鳳玉對牌系列之《真愛無窮大》 圖源:蔣喜美石坊
蔣喜大師的作品,向來以“古韻今風”這一獨特的藝術風格,傲立于玉雕藝術之林,這一風格在龍鳳玉對牌系列中也得到了恰到好處的演繹。
龍鳳玉對牌系列之《襄世瑞華》 圖源:蔣喜美石坊
龍鳳玉對牌系列之《必定平安》 圖源:蔣喜美石坊
比如下面這件龍鳳玉對牌系列之《鴻瑞齊福》,玉牌牌頭為玉環與玉璜的組合形狀,牌面鏤空雕龍鳳,線刻云氣紋,既包含了濃郁的古代玉文化的特殊內涵,又體現了現代的審美情趣。
龍鳳玉對牌系列之《鴻瑞齊福》 和田玉籽料
除了藝術風格上的標新立異,對于@、e、♂、♀等中西方現代符號的運用,也為龍鳳玉對牌系列增添了一絲別樣的魅力與時代氣息。
“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對于國人來說,“比翼”二字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詞匯,而是人們心目中對于愛情最為美好的意象,承載著數千年的文化底蘊與情感寄托。
這對龍鳳玉對牌系列之《比翼》,“卷子頭”紋樣精心雕琢出蝴蝶的兩翼,獨特的鏤空設計,營造出輕盈靈動之感,牌頭借鑒蘇式建筑的瓦棚設計,間隙處夾雜的靈芝圖案,更為對牌增添一份美好的寓意。
對牌的左右,鏤雕有西方表示男女的專有符號,這種中西結合的表達方式,象征著在愛情的世界里,沒有國界和文化的限制,無論是東方的含蓄深情,還是西方的熱情奔放,都能在這對牌上找到共鳴。
蔣喜大師對于對牌的材質也進行了不斷地創新與拓展,從最初的白玉,到白玉墨玉的結合,再到選用瑪瑙材質,為龍鳳玉對牌系列的設計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龍鳳玉對牌系列之《虞信方洲,瀟湘綿華》 圖源:蔣喜美石坊
龍鳳玉對牌系列之《必定好合日月同輝》 圖源:蔣喜美石坊
這件龍鳳對牌系列之《赤情子福》便以瑪瑙為主要材質,捕捉了石榴傾吐芳菲的一瞬,隨形巧色創作了石榴的橫切面造型,外皮火紅,果實晶瑩,在一眾龍鳳對牌系列中顯得別具一格。
龍鳳對牌系列之《赤情子福》 圖源:蔣喜美石坊
接下來,就跟著J先生一起欣賞一下蔣喜大師設計的龍鳳玉對牌系列作品吧~
- 龍鳳玉對牌系列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圖源:蔣喜美石坊
材質:和田玉籽料
規格:3.85*3.15*0.8cm 16.6g 、 3.85*3.15*0.8cm 15.7g
對牌以龍鳳這對黃金CP為設計紋樣,龍鳳的身體,運用夸張的藝術手法,故意將身軀拉長,用流轉弦紋寫意處理,來增強動感,仿佛即將從對牌中飛騰而出,躍入現實世界一般。
鳳首鑲嵌于龍形玉牌之中,象征著在龍的世界里,有鳳的存在;而龍的形象也融入了鳳的身軀。這種相互交融的設計,不僅僅是一種藝術上的創新,更是對愛情、親情、友情等美好情感的一種深刻詮釋。
- 龍鳳玉對牌系列之《必定呈祥》
圖源:蔣喜美石坊
材質:和田玉籽料
規格:4.9*3.0*0.8cm 28.1g 、 4.9*3.0*0.8cm 28.2g
這對龍鳳玉對牌,牌面透雕龍紋,龍身蜿蜒曲折,似在浩瀚的蒼穹中肆意遨游。
玉牌對稱雕刻圓珠,既有珠聯璧合之意、又呈龍鳳戲珠之景,寓意吉祥、美滿,不落俗套。
- 龍鳳玉對牌系列之《長相如意》
材質:和田玉籽料
尺寸:6.4×3.4×0.8cm 47.5g 6.1×3.3×0.8cm 41.8g
這對玉佩以如意云頭與花草卷龍鳳紋飾為主題,呈現了如意這一古老華夏吉祥元素的多種變體形態,牌面裝飾豐富而不繁雜,簡約與精致并重,特殊的收腰牌型更顯時尚創新。
牌頭留皮,整體玉質老熟油潤,脂白細膩。成雙成對,寓意吉祥。
J先生說:
“龍鳳天配對,你我永相隨”。
蔣喜大師所開創的龍鳳玉對牌系列,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創新的材質運用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在玉雕藝術領域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它不僅僅是一件精美的玉雕作品,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傳承,是對于當代玉雕“師古而不泥古”的成功創新,目前,已經成為蘇州玉雕界作品創作的一種常規形制,引得同行爭相仿制。
你喜歡這種造型別致、寓意滿滿的龍鳳玉對牌么?歡迎留言分享~
參考資料:見喜 . 龍鳳玉對牌的文化內涵與創作 蔣喜著
注:本文圖片源于蔣喜美石坊及網絡,可溯源圖片,已標明引用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
推薦閱讀:
取名用“玨”還是“玦”?一個代表決裂,一個象征團圓!別搞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