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企業出海服務聯盟正式成立; 6月6日,荊門市企業出海聯盟正式成立; 6月初,深圳港集團啟動深圳首個汽車出海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 5月24日,深圳市首個藥械產業出海聯合體成立; ……
近來,企業出海聯盟、服務平臺、聯合體等密集成立。隨著貿易摩擦加劇,全球市場壁壘高筑,內卷不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在風高浪急的國際經貿環境中,“抱團出海” 正從口號變為中國企業的集體行動策略。
從組織類型來看,有出海聯合體、出海聯盟、出海服務基地、出海服務平臺等不同形式。
出海聯合體、出海聯盟等一般為企業間自發組建、資源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由龍頭企業牽頭,整合產業鏈力量精準開拓目標市場。如深圳藥械產業出海聯合體由科興醫藥和邁瑞醫療發起,聯合生產企業、專業服務機構、產業聯盟等組成出海聯合體,推進成果展示、供需對接與主題培訓等活動,搭建藥械出海協作平臺。
出海基地、服務平臺等則一般由政府或行業協會等主導,依托公共服務資源,扮演著提供全方位后勤保障的母港角色,服務覆蓋更廣、更系統化。其中出海基地相對來說,規模更大,動輒擁有上萬平米實體空間,服務平臺則一般僅提供線上服務。例如長三角新能源汽車出海基地占地100畝、總建筑面積達8萬平方米,計劃構建產業促進、品牌品類、全球采購和綜合服務四大功能中心,以及長三角41個城市會客廳。同時,計劃在五年內建設9個海外基地,打造長三角新能源汽車出海的“大本營”。
從服務類型來看,這些載體可劃分為綜合服務類、專項服務類。
綜合服務類可提供一站式、多元化服務,覆蓋產品出海、投資出海、服務出海等不同場景,以及項目對接、檢測認證、金融服務、法律咨詢等不同服務內容。如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建立了10類104項服務清單,截至2024年底為大灣區434家企業提供約1900次的咨詢對接服務。
專項服務類則聚焦特定產業鏈或特定功能領域。如北京數字經濟企業出海創新服務基地,是全國首個數字企業出海創新服務基地,與阿聯酋等“一帶一路”國家建立了合作,截至2025年3月落地了46個數字經濟項目。中國上海人力資源服務出口基地,則聚焦國際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的需求,成立了新加坡站、西班牙站、印度尼西亞站等首批6個海外服務站點,僅新加坡站就落地了100余家企業的出海人力資源服務需求。
從發展趨勢來看,“抱團出海” 已告別松散摸索,步入體系化、組織化新階段,具體呈現三大演進方向:
一是企業協作深化,行業性、區域性聯合體密集誕生,企業自主協作意愿強烈,資源整合效率提升。深圳藥械產業出海聯合體、上海智能終端出海服務創新聯合體等不同產業不同地區的出海聯合體相繼于今年成立。
二是服務供給深耕,服務供給從粗放走向精細,如今年四月剛成立的長三角新能源汽車出海基地,計劃建設海外統一的維保中心、營銷渠道、物流體系,深度整合零部件與整車廠資源,系統性優化海外售后配套服務,體現了服務縱深的顯著提升。
三是服務形態融合,各級政府與協會積極搭建多層次、多類型的出海基地與出海服務平臺,更加注重線上線下融合。例如去年成立的臨港新片區“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打造面積超過2000平米的全國首個“走出去”公共服務辦事大廳,設置專業咨詢窗口、路演廳等多個功能區域,與線上服務矩陣形成合力,開啟了服務平臺線下重投入、實體化運營的新路徑。
在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單槍匹馬闖天下”的模式日益艱難。中國出海模式從分散突圍轉向協同作戰,從依賴個體韌性轉向依托體系力量。破浪前行,“抱團出海”不僅是中國企業抵御風浪的策略,更是主動塑造全球競爭新格局的深遠布局。
? Copyright
雨前顧問原創作品 |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歡迎分享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