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25年6月16日-6月22日)A股震蕩,公募調研545次覆蓋117股。漲幅前十公募調研股中電子占三席,易實精密漲25%領跑,樂鑫科技獲66次調研居首,公募機構逆市掘金成長板塊,電子行業被調研116次領先。本周(2025年6月23日-6月29日)17只新基金啟動募集,權益類占主導,占比為64.71%,其中7只為指數型股票基金。債券型基金占比17.65%,FOF連續四周發行,REITs發行回暖,本月來發行3只REITs,打破了上月的零發行紀錄。
公募一周調研545次!電子行業狂攬116次調研,汽車醫藥熱度躥升
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在上周內,共有125家公募機構參與到A股調研活動中,覆蓋到24個申萬一級行業中的117只個股,合計調研次數達545次。
盡管上周A股整體表現疲軟,東方財富全A指數周跌幅達0.73%,但公募調研股中仍有33只逆勢上漲,展現出較強的市場韌性。其中,29只個股漲幅在10%以內,另有4只個股表現尤為突出,漲幅超過10%。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行業個股易實精密以25.21%的周漲幅領跑,該股吸引了包括招商基金、天弘基金在內的7家公募機構前來調研。
電子行業個股表現尤為亮眼,在漲幅前十的個股中占據三席。具體來看:南極光以17.82%的漲幅位列前茅,吸引了易方達基金等8家公募機構調研;滬電股份表現不俗,以11.89%的漲幅排名第四,獲得嘉實基金、海富通基金等10家公募機構青睞;福光股份則以8.57%的漲幅位居第七,吸引了天弘基金、景順長城基金等6家公募機構前來調研。
上周共有32只個股獲得公募機構密集調研,調研次數均不低于5次,平均每個交易日均有公募機構調研。其中,19只個股被調研5-9次,13只個股的被調研次數更是達到或超過10次。電子行業龍頭樂鑫科技成為上周公募調研的焦點,共吸引超過40%的公募機構扎堆調研,被調研總次數高達66次,遠超其他個股,反映出公募機構對其成長性的高度關注。
上周公募調研熱度較高的個股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汽車和醫藥生物三大行業,其中:機械設備行業表現突出,博眾精工、華榮股份、冰輪環境三只個股入圍前十,被調研次數均不低于15次;汽車行業緊隨其后,濤濤車業和恒帥股份入圍前十,分別以31次和23次的被調研次數排名第二和第三。醫藥生物行業中,微芯生物和美諾華同樣受到公募機構青睞,依次以20次和19次的被調研次數排名第四和第五。
這一數據表明,在市場震蕩調整階段,公募機構仍積極挖掘結構性機會,尤其對具備成長潛力的電子、高端制造及醫藥生物領域保持較高關注度。
上周15個申萬一級行業獲得公募機構重點關注,被調研次數均超過5次,其中4個行業被調研5-9次,11個行業被調研不少于10次。
電子行業獨占鰲頭,成為唯一調研破百的行業,公募機構對該行業15只個股展開密集調研,合計調研次數高達116次,展現出公募機構對電子行業的強烈關注。
機械設備行業緊隨其后,調研熱度位居第二。公募機構對17只相關個股進行了83次調研,顯示出對高端制造領域的看好。
汽車和醫藥生物行業近期調研熱度顯著升溫。其中汽車行業獲得71次調研,醫藥生物行業獲得57次調研,反映出公募機構對這兩個成長型行業的配置興趣正在提升。
從調研頻次分布來看,公募機構調研重點行業相對集中,對核心行業的跟蹤更為緊密。
上周共有50家公募機構保持較高調研頻率,均達到5次以上,平均每個交易日都有調研,其中42家公募機構完成5-9次調研,8家頭部公募機構調研尤為積極,單周調研次數均超過10次。
博時基金以16次調研位居榜首,覆蓋16只個股,其中有色金屬板塊占比最高。天弘基金調研14次和嘉實基金調研13次緊隨其后,兩家公募機構均重點調研了電子和機械設備行業。
此外,景順長城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國泰基金、鵬華基金和招商基金均以不少于10次的調研排名前十。
本周17只新基齊發,權益基金霸榜,REITs回暖信號來了!
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本周預計共有17只新公募基金啟動募集,平均認購天數為17.94天,權益基金和指數型基金成為發行主力。
從策略來看,本周預計共有7只股票型基金開啟募集,占到總量的41.18%,并且全部為指數型基金,其中包括6只被動指數型基金和1只增強指數型基金。
其次是混合型基金,本周預計有5只混合型基金開啟募集,占到總量的29.41%,其中包括4只偏股型基金和1只偏債型基金。
權益基金依然占主導,本周合計有11只權益基金(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開啟募集,占到總量的64.71%。
債券型基金維持平穩發行態勢,本周預計有3只債券型基金開啟募集,占到總量的17.65%,其中中長期債券型基金、混合債券型一級基金和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各1只。
FOF基金發行持續升溫,本周預計有1只FOF基金開啟募集,而且這已經是連續第四周有FOF基金發行。
REITs基金近期發行回暖,本周預計有1只REITs基金開啟募集,本月來共有3只REITs基金開啟募集,打破了5月的零發行記錄。
本周啟動募集的17只基金來自于16家公募機構,僅鑫元基金旗下有2只基金啟動募集,其余博時基金、匯添富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均只有1只基金開啟募集。
部分公募機構最新觀點
摩根士丹利基金:我們認為中短期內美聯儲已不是A股市場的重要影響因素,美聯儲的鷹派表態對市場僅會帶來短暫影響。當前外部環境依然復雜,但總體而言對A股不構成實質壓制。美國在關稅談判中多線應對,過程未能如預期順利,美債自身的壓力有增無減,這削弱了美元的信用,人民幣壓力下降;中東地緣沖突屬于短期的擾動,影響僅限于市場情緒。
金鷹基金:短期關注已回調的科技成長方向,以及中東催化下的防御類資產。近期新消費方向迎來普遍上漲,短期估值過高,以及風格外溢后資金傾向兌現,新消費短期面臨休整。目前,6.18數據顯示該方向景氣度依然在,回調后或仍有配置價值。
格林基金:上周的調整雖然和外部擾動有一定關系,但更多的還是和A股自身結構性矛盾所致,個股數量占比最多的微盤股指數連續回調,市場情緒偏弱引發調整。我們建議投資者無需過度擔心,二季度臨近結束,有業績的優質標的可以積極把握。我們對大盤中期走勢保持樂觀,繼續看好創新藥、AI、機器人、新消費的中長期投資機會。
富榮基金:國內方面,三季度基本面或延續弱復蘇主基調,房價轉弱與消費品價格下跌壓力顯現,暫未對債市形成顯著利空,但需關注政策發力空間。季末資金面擾動可控,雖然存在政府債繳款、存單到期高峰等壓力,但后續央行MLF續作、財政支出及潛在買債操作有望提供支撐。貨幣政策寬松方向較為明確,降準降息及創新工具(PSL、買債)重啟預期升溫,流動性呵護態度不變,但增量政策落地節奏影響利率突破時點。海外及其他,美聯儲或于9月開啟降息。且需關注海外地緣政治風險的不確定性。展望后市,短期利差壓縮行情或延續,長端利率突破前低需增量政策的支持,貨幣寬松是突破的關鍵變量。建議關注降息、國債繳準等工具的落地。在MLF操作及財政支出的支撐下,季末資金面的擾動整體可控。
銀華基金:短期債市仍面臨中性偏多的宏觀環境。5.12中美日內瓦聲明后,雖然市場預期后續貿易戰仍有較大不確定性,但出口韌性得以延續,對未來的經濟節奏和政策判斷均相應改變,預計二季度表觀增速壓力不大,上半年GDP5.2%左右,給下半年留下轉圜空間。因此短期或仍處于現有政策效果觀察期。同時內需中地產偏弱態勢深化,消費和出口的亮眼表現在中期持續性存疑,基本面方向目前對債市而言仍有利。
長安基金:當前短端信用跟隨利率下行,在前期利差已經極致壓縮情況下,進一步壓縮的空間不大。超長信用債因為更厚的票息和久期疊加之下更高的資本利得,近期市場情緒較火熱,但盈虧同源,當債市逆風調整時,超長信用同樣因為流動性較差,疊加久期效應,資本利得虧損幅度也要更大。對于負債端穩定的機構,當前超長普信仍具備票息優勢,配置吸引力或強于利率。對于流動性訴求強的機構而言,在債市和供需格局整體利好信用的情況下,或可順勢把握超長信用的利差壓縮行情,畢竟較去年低點仍有空間,但需控制倉位和把握止盈時機,警惕或有調整之下的票息扛不住資本利得損失風險。
恒生前?;穑褐袞|局勢升級,全球避險情緒有所升溫,擾動債市,不過國內更多仍關注半年末時點資金價格及經濟走勢等情況。資金面整體偏寬,存款類機構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微幅下行,此外本周政府債繳稅進入高峰期,但央行持續呵護的態度不改,市場流動性預期仍偏樂觀。
金信基金:政策和中報業績預期、地緣沖突可能帶來風險偏好的階段性降溫,中美貿易戰影響逐步鈍化,市場下行空間有限,短期權益震蕩概率較高,可轉債估值上移。
【風險揭示】:投資有風險,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本文信息來源于公開資料,數據來源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或外部數據庫,整理自公募排排網,相關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本文不構成任何宣傳推介及投資建議,短期個股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亦不代表基金必然投資方向,請投資者謹慎參考。登錄可查看產品歷年業績、基金經理信息等具體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