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25日訊(編輯 楊斌)理財半年度官方成績單出爐。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今日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5年上)》(簡稱“理財半年報”),截至2025年6月末,存續規模30.67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38%。其中,固收產品占比較年初減少0.13個百分點,而混合類較年初增加0.07個百分點,部分理財公司嘗試含權類產品。而開放式產品中,現金管理類產品占比較年初減少4.38個百分點。
收益方面,上半年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2.12%,共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89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風險偏好為五級(進取型)的個人投資者數量占比近一年持續上升,較去年同期增長1.25個百分點。
業內指出,下半年需要觀測債市利率波動特征、股市是否持續向好激勵權益類投資增加、以及居民風險偏好邊際變化等對理財的影響因素。
混合類產品占比小幅上升,現管類產品占比大幅下降
根據理財半年報,截至2025年6月末,全國共有194家銀行機構和32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存續產品共4.18萬只,較年初增加3.78%,同比增加4.54%;存續規模30.67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38%,同比增加7.53%。
中國基金業協會近日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我國境內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34.39萬億元,較去年底增長4.75%。自2023年年中公募基金的管理規模超越銀行理財后,公募管理規模較理財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權益市場探底回升后權益基金上量較快,帶動公募基金規??焖偕仙?。相對而言,債市收益率探至低位后,以固收資產為主的理財產品規模增長更為穩定。
理財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固收類理財的占比已有小幅下降,混合類產品占比有所上升。
分產品類型看,截至2025年6月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為29.81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達97.20%,較年初減少0.13個百分點?;旌项惍a品存續規模為0.77萬億元,占比為2.51%,較年初增加0.07個百分點;權益類產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存續規模分別為0.07萬億元和0.02萬億元。
從理財資金投向來看,截至2025年6月末,理財產品投資資產合計32.97萬億元,同比增長7.31%。理財產品資產配置依然以固收類為主,投向債券類、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余額分別為18.33萬億元、1.82萬億元、0.78萬億元,分別占總投資資產的55.60%、5.52%、2.38%。債券類資產中,理財產品持有信用債12.79萬億元,占總投資資產的38.79%,占比較去年同期減少2.34個百分點。
2024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鼓勵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2025年1月,中央金融辦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為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等方面做出重要部署。
為支持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中銀理財在理財半年報的專欄文章中指出,理財公司可積極布局被動指數跟蹤策略的含權產品,以固收資產夯實基礎,搭配不同比例的指數相關權益類資產投資,以匹配投資者多樣化的收益彈性需求。通過積極參與新股申購、上市公司定增等多種方式,打通理財資金入市堵點。
另外,截至2025年6月末,開放式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24.82萬億元。其中,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6.40 萬億元,占全部開放式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為25.79%,較年初減少4.38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減少7.09個百分點。而在5.85萬億元封閉式理財產品中,1年以上的產品占比72.86%,較年初增加5.71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指出,在新一輪存款降息后,現金管理類產品的吸引力進一步下降。封閉式產品則為市場提供了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
光大證券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此前研報預計,2025年理財中性假設下,規模增量2-3萬億,年末規模在32~33萬億左右,存款“脫媒”或仍是理財規模擴張的重要支撐。
上半年理財創造收益3896億元,進取型投資者占比上升
根據理財半年報,2025年上半年,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2.12%,共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89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18%。
另外,截至2025年6月末,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1.36 億個,較年初增長8.37%,其中個人投資者占比98.66%。持有理財產品的個人投資者數量最多的仍是風險偏好為二級(穩健型)的投資者,占比33.56%。同時,風險偏好為五級(進取型)的個人投資者數量占比近一年持續上升,較去年同期增長1.25個百分點。
圖:理財產品各類風險偏好投資者數量分布
(資料來源: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財聯社整理)
信銀理財在專欄文章中指出,應加強理財產品適當性管理。建立科學完善的五級產品風險評級體系,強化產品信息披露,以此夯實產品適當性根基。同時筑牢渠道適當性屏障,做好適當性延伸服務,并深化客戶適當性全流程陪伴。
近期債市調整,股市行情向好,銀行理財凈值又有所波動。
王一峰認為,需要觀測債市利率波動特征、股市是否持續向好激勵權益類投資增加、以及居民風險偏好邊際變化等對理財的影響因素。進入下半年,隨著理財收盤法計價等穩估值手段陸續完成整改,理財負債穩定性或有所弱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