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封有個叫趙大柱的屠戶,住在城南的牛市街。他生得五大三粗,滿臉橫肉,卻是個心善的人。平日殺豬賣肉,見著窮苦人總愛搭把手。這年臘月,同街的李秀才娶兒媳,大柱備了份子錢,樂呵呵去吃席。
李家大院張燈結彩,賓客坐了幾十桌。大柱找了個角落坐下,剛端起酒杯,就見門口縮著個老乞丐。那乞丐破衣爛衫,頭發上結著冰碴,正眼巴巴望著席面。大柱心里一軟,夾了塊肥美的東坡肉,盛了碗白米飯,端到乞丐面前。
老乞丐接過碗,哆嗦著說:“好心人,你這肉雖肥,卻是送我最后的口糧。”大柱一愣,問咋回事。乞丐扒拉著飯說:“三日后子時,你有血光之災,怕是活不成了。”大柱哈哈大笑:“老爺子,您老別嚇我,我這壯實身子,閻王爺都嫌沉。”
乞丐卻搖搖頭:“你今日殺的那頭黑豬,本是陰司的記賬官。你殺豬時,刀尖劃破了它耳后符文,陰司已記下你的名字。”大柱只當他胡言亂語,擺擺手回了席面。可那乞丐的話,卻像根針,扎得他心里不自在。
散席后,大柱回到肉鋪。他想起白天殺的黑豬,確是耳后有塊月牙形黑斑。他拿過殺豬刀細看,刀刃上竟真有淡淡的血痕,怎么擦都擦不掉。夜里睡覺時,他總聽見豬圈里有豬哼聲,睜眼一看,卻空無一人。
第二天,大柱去集市買豬,轉了一圈都沒遇上合適的。正要回家,忽見街角有個老漢賣豬。那豬通體烏黑,耳后也有塊月牙斑,跟昨天殺的那頭一模一樣。大柱心里發毛,轉身就走,卻被老漢一把拉住:“這位屠戶,我這豬便宜賣你。”
大柱掙開手,拔腿就跑。剛到家門口,就見那老乞丐蹲在門檻上。乞丐說:“你躲不過的。陰司要收你,除非找到替死鬼。”大柱嚇得腿發軟,撲通跪在地上:“老爺子,您救救我,我上有老下有小啊!”
乞丐嘆了口氣:“你去城外亂葬崗,找三棵并排的老槐樹。子時三刻,會有個穿紅襖的女子經過,你把這碗狗血潑她身上,就能躲過一劫。”說罷,從懷里掏出個破碗,碗里竟盛著黑狗血。大柱接過碗,千恩萬謝地走了。
夜幕降臨,大柱揣著碗來到亂葬崗。寒風呼嘯,墳頭雜草叢生,磷火忽明忽暗。他躲在老槐樹后,嚇得渾身發抖。眼看快到子時,遠處果然走來個女子。那女子穿著紅襖,梳著雙丫髻,蹦蹦跳跳地哼著歌。
大柱心一橫,正要潑狗血,卻見女子腳下一滑,摔進了泥坑。她掙扎著爬起來,紅襖上沾滿了污泥,竟嗚嗚地哭了起來。大柱看著她,想起自己的女兒,手一軟,碗掉在地上摔碎了。女子聽見聲響,抬起頭來,竟是個七八歲的小姑娘。
小姑娘說:“我找娘迷路了,叔叔能帶我回家嗎?”大柱心里一陣酸楚,抱起小姑娘就往城里走。走到城門口,見那老乞丐正等著他。乞丐搖搖頭:“你心善,卻壞了陰司的規矩,這下沒救了。”
大柱抱著小姑娘,苦笑道:“罷了,是我作的孽,我認了。”他把小姑娘送回家,自己回到肉鋪,換上干凈衣服,坐在案板前等死。子時三刻,門“吱呀”一聲開了,走進來的竟是白天賣豬的老漢。
老漢咧嘴一笑,露出獠牙:“趙大柱,你壞了我的好事!那穿紅襖的是我找的替死鬼,你若潑了狗血,我就能借你的身子還陽。”大柱這才明白,老乞丐和賣豬老漢都是妖怪。他抄起殺豬刀,怒喝道:“我雖殺豬,卻不害人性命,你休想害我!”
一人一妖打了起來。大柱雖壯,卻敵不過妖怪法力。眼看刀尖就要刺中他,忽聽“砰”的一聲,門被撞開了。那老乞丐拄著拐杖走進來,手里拿著桃木劍:“孽障,休得猖狂!”原來老乞丐是個隱世的道士,見大柱心善,特來相救。
道士揮劍斬向妖怪,妖怪化作一陣黑煙逃走了。地上留下一撮黑毛,正是那頭黑豬的毛。大柱癱坐在地上,道士說:“那黑豬本是陰司逃犯,借豬身修煉,想找活人替身。你雖殺了它,卻因善心救了自己。”
從此,大柱不再殺豬,改行賣菜。他常對人說:“殺豬刀能殺生,也能救人,全在這顆心。”后來,他在菜市場遇見了那個穿紅襖的小姑娘,小姑娘的娘正是道士的遠房親戚。道士說,這都是善緣。
開封的老人們都說,趙大柱的故事告訴我們:善惡終有報,心存善念,就算閻王爺來了,也能逢兇化吉。就像那亂葬崗的老槐樹,春天總會長出新葉,而善良的人,心里永遠有盞不滅的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