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看到那爾那茜這事兒從《長安的荔枝》撤檔,一路炸到吳京的《鏢人》,我第一反應不是八卦心起,而是腦子一震:這已經不是哪個藝人塌房的問題了,而是整個行業的警報拉響了。
一個“涉嫌”兩個字,真把整個劇組給卡死了。
很多人問她為啥沒被封殺,通報都出了,咋還能掛在百度百科、騰訊視頻封面上?可問題就在這兩個字上——“涉嫌”。這不是正式定罪,也不是行政處罰,她在合同里仍是“正常藝人”。而只要沒有紅頭文件、沒有法院判決,任何一方主動解約都等于違約,賠償金起步三千萬,別說吳京,誰都不敢輕舉妄動。
這時候你就知道什么叫:道德上人人喊打,法律上寸步難行。
吳京也不是沒脾氣的人,自己砸五個億要做華語動作片的標桿,謝霆鋒回歸、李連杰站臺、烏爾善操刀,結果女主成了“涉假風暴中心”。觀眾不買賬、平臺不敢宣,電影一下變成“票房雷區”。按理說,換掉她是最明智的選擇。可拍完了、版權鎖死、合同在手——換角要賠錢,不換觀眾抵制,進退兩難。
評論區有句話說得真扎心:吳京被道德綁了架,被合同反鎖了門。
而那爾那茜呢?她當然不是單打獨斗。從央視春晚到好萊塢項目《深水》,再到《封神》《鏢人》這些大制作背后,她一路順風順水到今天,怎么可能是自己一個人做到的?評論區有人點名烏爾善,說他每部戲都有她;還有人爆出她“36歲演18歲”,背后捧她上位的人,才是真正該被追問的對象。
說白了,那爾那茜只是個“劇本”,問題是——誰寫的?
有人說她也是可憐,什么高考造假是父母安排,借讀地限制才被逼走漏洞路線。可觀眾不是法官,咱們只在乎的是:一個公眾人物,如果走得不干凈、起點不透明,就別來站在舞臺正中。她的問題不是有沒有罪,而是觀眾有沒有信任她的理由。而這份信任,她已經丟了。
更殘酷的是:她沒有被封殺,但已經被“放棄”。
平臺不敢刪她,也不敢用她;項目不敢發她,也不敢說她;粉絲發帖澄清,控評刷“被打壓”,可網友早就不買賬了——不是她一個人在演戲,全行業都在配合,而現在要收場,卻沒人敢動她一下。
這事最扎的地方,不是那爾那茜能不能翻身,而是行業規則能不能挺直腰桿。評論里有人說得對:如果她最后能毫發無損地茍過去,那今后演員是不是要先拿法院備案再進組?導演是不是也得開機前背一份律所聲明?
我們看似在吃瓜,實則都在賭自己未來還能不能看到真誠的創作。吳京們不光是在拍電影,他們在試圖守住一種底線。如果這種底線都能被“涉嫌”兩個字給糊弄過去,那最后被毀的不只是一個劇組、一個項目,而是整個觀眾對國產影視最后的信任。
所以,這筆最該賠的賬,不是賠給那爾那茜,而是賠給這個行業混亂規則下被耽誤、被遮蔽、被綁架的所有人——包括你我。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