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的高等教育水平,不僅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就是在整個西南區域,和四川、重慶等地對比,也并不占優勢。
在貴州,學歷和文憑的重要性,只在一部分社會中上流人群中,會更加重視。
特別是以城市中產為主,各種培訓班輔導班都給孩子安排上,有的還在小學,就把初中內容學完了,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城里人往往“雞娃”最厲害。
而很多中下階層,對于讀書的重要性,就沒那么看重,本著“讀得走就讀,讀不走就去打工”的心態,聽之任之,要說讓他們每年花個大幾萬甚至十幾萬給孩子報個培訓或輔導,那是絕不可能的,家庭經濟條件也不允許,而且,這些不太重視子女教育的父母,還特別愛生孩子。
未來等孩子長大,都是進廠,城市中產名牌大學畢業的孩子進廠打工,進的是華為、阿里、頭條等“大廠”,而農村出生讀了職高、大專的進廠,那可能真的就是三班倒的擰螺絲、做流水線熬夜到眼圈發黑。
這就造成了,在貴州的年輕人雖然多,但是重點院校、名牌大學、985、211大學的年輕人,占比很小,如果是名牌重點院校的碩博士,那就更是鳳毛麟角、人中龍鳳。
那些貴州本土考上985/211院校的學生,早些年,絕大部分都不會回流到貴州的,基本都在更發達的地區留下了。
只不過近些年,隨著省會貴陽的城市建設日漸興盛,城市界面逐漸有點“大城市”的即視感,才為貴州留下了一批各重點名牌大學畢業的優質年輕人才。
貴州乃至省會貴陽,大部分的年輕人,都還是一些大專、職高的教育背景,好一點的可能會有一個二本、三本獨立學院的文憑,普通一本大學文憑就已經算很不錯了。
貴州本地最多的211大學生,那就是貴大的畢業生了,貴大在211大學排名中,屬于末流層次,中流都算不上。
但哪怕是政策性211,它也是個211,也是能隨便碾壓一眾雙非院校和一本二本三本的普通學校的。
很多人看不上貴大,但最終自己的孩子成績出來,可能連貴大這種末流211的門檻都摸不到。
現在的就業市場,雖然說學歷一直在貶值,但也沒那么夸張,其實和房地產下行、經濟增速引擎放緩,有很大關系。
如果經濟不景氣,就算是美國哈佛、斯坦福、英國劍橋、牛津等世界名校畢業,找工作也會存在難度。
但在教育賽道,學歷體系無論如何都會存在鄙視鏈,重點高校畢業生找工作難,那些大專、職高、二本三本就更難了。只不過,可能他們的痛苦沒人關注吧,因為他們一直都很難,甚至有的人只是一串數字,直接被忽略不計了。
如果把統計基數放大到全國年輕人而言,那么只要考上一個公辦二本,實際上,就已經超越了全國85%的年輕人了,只不過在本科以上的學歷體系中,二本三本屬于墊底本次,在本科以下,還有那么多的職高、大專,有的甚至連高中都沒有上就輟學了的。
因此,在貴州,只要有一個985/211大學的本科學歷,其實已經是在和前15%的人在競爭了。
這意味著,這個年輕人的下限,已經是有教育為他兜底了的,哪怕沒有父母支持,憑這個實力在社會摸爬滾打,也不會輕易滑落到社會中等階層以下。
雖然,一個本科985/211的上限,很難突破跨越階層到頂流圈層,比如清北圈子、華5、C9圈子,就連985、211大學內部,都還區分有頂流、中流和末流層次,越往上等級越森嚴,要突破階層就越難。
當然,如果有個985/211碩士博士的學歷,那就妥妥的是教育賽道的上流階層了,這種認知紅利,甚至還可以代際延續,造福往后的三代人。
綜上,在貴州如果擁有985/211的學歷,已經算是人中龍鳳了,進,可以提升學歷讀個研究生,躋身教育賽道頂流圈層,退,混社會完全可以如魚得水,社會會為他兜底。
這就好像,一個名牌大學畢業生,和一個職高畢業生,二者都去送外賣,獲得的社會關注度都是不一樣的,前者送著送著,沒一兩年,可能就混成了年入百萬的網紅,后者送一輩子可能還是在體力階層,這就是學歷賦能的魅力和含金量變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