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琳倩還沒等到國家隊的第一場機會,這事兒不該就這么算了。
說實話,中國女排的副攻位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隊里年輕人多,經驗和技術分布不均,誰能上場、誰多坐板凳,外界其實都能理解背后的激烈競爭。單琳倩身材條件出眾,訓練階段也有亮眼表現,連不少老隊員都說她的攔網意識是“天賦型的。但到了國際大賽,一次次被排除在大名單之外,這樣的決定讓很多球迷和業內人士心里七上八下。有些事,不是說“輪到你了就能輪上的,這里面有太多復雜的考量。
實事求是地講,每一屆國家隊都有自己的用人邏輯。教練組要考慮技戰術體系、臨場應變、甚至隊伍氛圍,這些都不是外面隨便一喊“該給誰上場就能改變的。有人會說,既然副攻線上整體攔網不夠硬,為啥不用攔網最有天賦的那個?但換個角度想,隊伍磨合、配合默契、心理成熟度,這些也都不是一天兩天能練出來的。用不用某個新人,短期看是機會,長期其實考驗的是體系的穩定和延續性。
換句話說,喜愛歸喜愛,規矩不能亂。國家隊選人用人,既要講“誰現在最能打,也必須看“誰最能融進整體。單琳倩沒能等來機會,這讓人惋惜,但絕不能簡單歸結為“誰被埋沒了。有時候,板凳不是天花板,而是職業成長的必經之路。哪怕再著急,也不能因為一時呼聲就打亂隊伍原有的節奏。畢竟,國家隊不是誰都能插一腳的地方,機會從來不是靠“輿論推上去的。
從職業尊重的角度講,我更傾向于相信教練組的整體判斷。不是說球迷和媒體的聲音不重要,而是國家隊的選擇背后有更深層的考量。我們要支持年輕運動員的不懈努力,也要相信“有機會就要把握住,而不是一味糾結于“為什么現在還沒上。體育世界就是這樣,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穩,但絕不能因為等待而否定努力本身。
最后想提醒一句:每一個在國家隊舞臺等機會的年輕人,都值得被看到,但更值得被尊重。公平和秩序,是競技體育最基本的規矩。別讓“該上場的人還沒上變成情緒的宣泄口,更不能把一時的板凳錯當成職業生涯的天花板。理性看待每一次選擇,才是對運動員最大的保護,也是對中國女排未來最扎實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