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山環境優越、風景優美,好的環境也生長著很多形形色色的野生植物。它們看上去雖然不起眼,甚至還經常被農民朋友砍來當柴燒,但實際上這些植物都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
例如我們小時候用來制作“神仙豆腐”的豆腐柴(觀音柴)、還有現在非常受歡迎的野菜刺老芽以及古代用來染色的茜草、黃梔子等等,都來源于農村大山當中。作為一名植物科普博主,筆者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種植物,它就來自農村大山,它就是鉤藤。
如果你在大山上遇到它,一定要重視起來,因為鉤藤是常用中藥材,是非常值錢的,市場價40元1斤。同時它也是我們兒零花錢的主要來源之一,過去在農村有藥材商收購各種草藥,記得非常清楚,當時鉤藤是8毛錢1斤,印象非常的深刻。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分享并探討這些頗具趣味的藤本植物。
認識鉤藤、了解鉤藤
鉤藤,原產于中國,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藥用植物。鉤藤也叫吊鉤、釣藤,它因其莖稈葉腋上長有酷似魚鉤一樣的吊鉤,且為藤本植物,因此得名鉤藤、吊鉤、釣藤。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李說:“釣藤,其刺曲如釣鉤,故名......或作吊,從簡耳”。釣藤是茜草科、鉤藤屬藤本植物,和咱們前面提到的茜草、黃梔子是近親,同屬于茜草科植物。
說到釣藤有三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一個是它的莖稈上面有彎曲如釣魚鉤一樣的吊鉤。二是釣藤的莖稈是中空的,在古代它是小偷用來偷東西的利器之一,不過不是用它來釣東西,而是用來偷酒喝。在古籍《本草衍義》中就提到的此事,說:“鉤藤中空......長八九尺或一二丈者......小人有以穴隙間致酒甕中盜取酒,以氣吸之,酒既出,涓涓不斷”。
三是鉤藤的花是球形的,頭狀花序,看上去特別像顯微鏡下的病毒,特別的有意思。鉤藤在我國主要分布在云貴川、兩廣以及福建、湖北、湖南以及江西等地,喜歡生長在山中溪邊或者山谷當中,喜陽光、耐寒、耐旱。
鉤藤的作用和價值
鉤藤雖然在農村大山當中毫不起眼,但是它卻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植物,是傳統藥材中的常用中藥材,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以及悠久的藥用歷史。它藥用部分是它整個莖稈,在古代常用來治小兒寒熱、驚癇等癥,具有清血平肝、息風定驚的作用,在古代是用來治療小孩子的專用藥。
不過鉤藤藥用價值最高的其實是鉤藤那彎曲的吊鉤。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說:“古方多用皮,后世多用鉤”。《本草匯言》里有說:“去梗純用嫩鉤,功力十倍”。鉤藤不僅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它還可以用來煮水泡茶喝,在云貴川一帶一些老輩子至今還有用鉤藤煮水泡茶的習慣,據說夏天的時候可以用它來解暑。
隨著人們對鉤藤的了解,現代醫學研究還發現,鉤藤在降低血壓、抗腫瘤等癥方面也有非常多的作用。第三,鉤藤因為中空,它還是喝酒的工具。據說,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有一種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發酵酒,謂之咂酒。在古代老百姓就是利用鉤藤“中虛而通”的特點來制作飲咂酒的吸器,相當于如今的吸管,頗具地方傳統特色。所以如果你在山上遇到鉤藤,那么一定要留意一下,非常有意思的一種傳統本草植物。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鉤藤參了解了嗎?你以前聽說過鉤藤這種植物嗎?在你的家鄉有沒有鉤藤這種藤本植物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