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車進入涉縣城域,穿過林立的高樓。越過一座大石橋,突然眼前一亮:橫空出世一塊《將軍路》的深紅色巨大牌匾,我立即意織到此地不凡,可能是革命老區吧?果然一路上群雕迭出、圣跡頻顯。“三十萬大軍出太行”“捷報頻傳”的巨幅標語雕聚在兩側紅色崖壁上,“響堂鋪戰役”“神頭嶺戰役”的恢宏場景,定格在醒目的赤壁懸崖中。更有一塊紅色巨碑上大書:《太行山上》
一二九師留火種,
太行山上礪軍魂。
襲擊鬼孑長生口,
設伏星營七亙村。
炸堡平碉除掃蕩,
獻猷殺敵化侵吞。
百團大戰身名顯,
劍指沙場鬼魅昏。
然然,更看到劉伯承、鄧小平兩大帥的巨雕矗立在涯畔上……紅旗漫卷、軍號嘹亮、彈藥糧草、群情激昂,一潑又一潑的紅色鐵甲勁旅,席卷了涉縣,席卷了華北,席卷了全中國……三十萬大軍出太行,從趙燕大地出發,越過黃河、挺進大別山,直搗“黃龍府!”我夢中的滾滾鐵流,今天終于看到了它的源頭。
“九千將士進涉縣,三十萬大軍出太行”!1937年,全面抗戰打響,劉鄧率9000鐵甲深入敵后,扎根深山老林,發動廣大群眾,高唱抗日戰歌,武裝窮苦百姓,英勇的抗日隊伍——鋼鐵129師迅速成長壯大,由一棵棵樹苗迅速蔚然成林,由一滴滴水珠匯聚成無邊海洋。游擊戰、阻擊戰、殲滅戰、地道戰,一個勝利接著一個勝利;狼牙山五壯士、平原游擊隊、小兵張嘎、李向陽,白洋淀的雁翎隊,一個英雄連著一個英雄;戰天斗地、翻江倒海,在群狼環伺的叢林中,在寇匪呈兇的平原里,在惡虎出沒的厓畔上,到處都有“八路軍”的身影,到處都有英雄的戰士,他們端起了土槍洋槍,他們揮動起大刀長矛,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全中國;打倒日寇,打倒蔣介石,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他們抱著必勝的信心,立下了決死的壯志,在壯懷激烈、斗志昂揚的“一切為了老百姓”戰歌聲中出發了……
毛主席黨中央一聲令下,三十萬大軍出太行!趟過泥濘攔路的黃泛區,越過虎狼成群的敵戰區……這一宏偉的戰略,這一艱難的選擇,為此,毛主席曾給岀三個結果,一是全部打爛,徹底失敗,二是打出去又被迫撤回來,喜憂參半,其實也是失敗,三是打進大別山,直逼南京蔣匪老巢,才能算是戰略轉移的勝利。劉鄧大軍肩上的擔子可想而知!在他們沒有退路的情境下,毫不猶豫,揮師南下,冒著滿天風雨雷電,踏著遍地荊棘泥濘,出發!岀發!!出發!!!一陣陣電光烈火轟向南京城,一排排槍刀釗戟挺進大別山。他們終于在大別山站穩了腳,扎下了根,撬動了國民黨蔣介石的統治根基,威協到“首都”的安全,造成了我軍攻擊敵人、各個擊破有力的掎角之勢。實現了毛主席黨中央偉大的戰略設想,取得了最好的開局,最終揭開了解放全中國的序幕,指揮了大決戰中的大淮海戰役,與華東野戰軍合兵一處,打碾莊、戰宿縣、斗陣官莊、圍雙堆集,戰無不勝,所向披靡;打死黃百韜、丘清泉,打退孫元良、李彌、李延年、劉汝明,俘虜杜聿明、黃維,再揮動百萬雄師,一舉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搗毀南京反動老巢,殺向江漸閩,轉戰大西南,直奔西藏高原,紅旗插遍全中國。
史書記載,大淮海戰役,我以六十萬精銳之師決戰八十萬蔣匪之軍,以少勝多,以弱敵強。是我百萬軍中的精英!他們敢上天擒龍,敢下海捉鱉,敢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因為他們來自昆侖華夏、來自英雄神州、來自貧苦百姓、來自巍巍太行,僅僅涉縣一地就涌現了劉伯承、徐向前二位元帥;王樹生、肖勁光、陳賡三位大將以及18名上將、28名中將和295名少將,是功高蓋世的將帥縣,更別說名符其時的將軍路了。
今天能坐上豪華大巴,來到太行旅游,來到八路軍129師發源地瞻仰,來到曾走岀三十萬大軍的涉縣圣地,真乃三生有幸,不虛度人生了,是我人生的又一高度,可謂高光時刻啊!
當我們結束游程,走出涉縣的時候,我又次貪婪地向窗外張望,希望能再次看到那樸素、壯觀而偉大的群雕像。不負心愿、不負眾望,果然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群雕,一個個光耀中華的英雄,又閃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久久地注目、深深的敬仰……
2025年6月20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