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北約峰會,對澤連斯基來說,像是被潑了一頭冷水。
本來他是抱著希望去的:自己不遠萬里的到訪,以為北約各國會給他個面子,自己終于能爭取點援助,最差也得混個“加強援助”的聲明。
結果呢?連場面都沒捧夠。北約高級會議不開給他參加,甚至連正式的雙邊會談都沒安排。他唯一的曝光機會,是被安排在一次晚宴上,還是那種“所有人都在,你也可以來”的泛泛場合。
更尷尬的是,特朗普來了,直接無視小澤,連場面話都懶得講。對澤連斯基的態度,一點都不客氣。
記者問他和澤連斯基聊了什么,他直接說:“只是看看他近況。”一句話就說明了兩件事。第一,我不是專門來見你的;第二,也沒打算談什么正事。這可不是簡單的冷處理,而是赤裸裸的“甩鍋”:別找我,我不想再掏錢了。
其實也不奇怪,特朗普從回歸白宮后就沒把烏克蘭當回事。戰爭拖到現在,美歐都疲了。不管是國會還是選民,大多數人都不想繼續給烏克蘭“燒錢”。而放眼特朗普,倒是一直惦記著烏克蘭那點財產,天天想要烏克蘭的稀土和資源。
這一點也從特朗普后續的措施上看的出,在過去的6個月里,烏克蘭拿到的是0元0槍0炮。對于商人總統特朗普而言,烏克蘭問題,不該是美國的包袱。
而北約這邊,也開始“看風使舵”了。這次峰會主辦方其實早就準備了一堆亞太相關議題,想要把中國拉入討論范圍,好順便搞點東亞的安全話題當作新熱點。可特朗普一出現,風向立刻變了。
秘書長呂特一看,趕緊安排和特朗普的私人晚宴、雙邊會晤,還刻意把中國話題往后放。至于澤連斯基嘛,場外打醬油就好了。
澤連斯基這邊呢,還在堅持“感動外交”那一套。他一邊說烏克蘭是“自由世界的前線堡壘”,一邊張口就向美國要400億美元,還建議西方國家都拿出GDP的0.25%來援助烏克蘭。
這話聽起來很“道義”,但問題是,現實早就變了。美國民調顯示,超一半的選民反對再給烏克蘭撥款;歐洲國家自己也經濟吃緊,再加上選舉壓力,沒人愿意繼續當“提款機”。
甚至連北約內部都開始嫌烏克蘭煩了。像匈牙利、斯洛伐克、土耳其這些國家,公開就表示不想跟澤連斯基搞什么聯合晚宴、合影之類的作秀。
在現場,北約秘書長呂特甚至開玩笑說:“別擔心,這次你肯定能吃上飯。”
這話看似隨意,其實背后是滿滿的諷刺。此前澤連斯基去華盛頓白跑一趟,結果連頓飯都沒吃上,被“請”出白宮,早就成了笑柄。
除了外部不支持,烏克蘭自己也問題多多。前線戰局可以說是“節節敗退”。連國際社會都開始懷疑烏克蘭這仗到底還打不打得下去了。美國情報界早就預測,烏克蘭最多還能撐幾個月;歐洲也在考慮“最壞方案”,開始準備戰后談判框架。
而澤連斯基雖然嘴上說“不會放棄權力”“絕不談判”,但他身邊的人早就私下透露,其實他已經開始考慮“體面退場”的可能。
你看這次北約峰會就知道了:他被晾在一邊,沒人想理他;特朗普甚至連一個眼神都不愿意多給。他想當“世界英雄”,可現在這場秀已經沒人買賬了。連最鐵的盟友都不再愿意為他站臺,他還怎么打下去?
悲催的是,最近澤連斯基還卷入了伊以沖突中,伊朗方面發現,烏克蘭派出了4名間諜。在自己國家風雨飄搖之際,烏克蘭還不甘寂寞的赤膊上陣,這事讓不少國家更是心里一咯噔,烏克蘭這是硬要把自己往漩渦里卷啊!
所以說,澤連斯基現在是真的騎虎難下:前線沒勝算,國內不穩定,國際社會又不愿意再給錢。即便他嘴上說“不會放棄權力”,但現實早就逼著他思考一個問題。要不要自己先退場,換來一線“和談”的生機。
看現在這個架勢,澤連斯基可能真的得好好吃完那頓晚宴,然后回基輔考慮一下:這場戰爭,他還能撐多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