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美國的關稅“大限”越來越近了,最近,多國與美國的關稅談判相繼展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就去到了美國,然而他人剛到美國就接到了一個噩耗,這下子反華都白干了。
當地時間7月20日,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抵達美國首都華盛頓,展開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按照計劃,他將在22日和特朗普舉行雙邊會談。但還沒見到特朗普,知情人士就爆料,他想和特朗普談的“大交易”泡湯了。
馬科斯訪美:帶著“雙重目標”奔赴華盛頓
第一個目標是貿易協議。美國一直嚷嚷著要對菲律賓商品加征高額關稅,這對菲律賓經濟來說,簡直就是懸在頭頂的一把利劍。一旦高關稅實施,菲律賓大量依賴出口的企業可就慘了。
像菲律賓的農產品、制造業產品等,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優勢會瞬間消失,產品賣不出去,企業只能減產甚至倒閉,大量工人面臨失業,菲律賓國內經濟也會跟著陷入低迷。
所以馬科斯迫切希望能和美國達成一份貿易協議,最好能讓美國降低甚至取消對菲律賓商品的關稅,給菲律賓經濟松口氣,讓國內的經濟發展能回到正軌。
第二個目標就是加強美菲同盟,而且這個同盟的矛頭明顯指向中國。馬科斯上臺之后,在南海問題上小動作不斷。
圍繞仁愛礁,菲律賓的船只時不時就想突破中國的管控,試圖給非法“坐灘”的軍艦補給物資,妄圖維持其在仁愛礁的非法存在;在黃巖島問題上,菲律賓也多次派船只前往附近海域,進行所謂的“巡航”,制造緊張氣氛。
此外,馬科斯政府不顧中菲關系的穩定,執意引進美國的“堤豐”導彈系統,這一行為嚴重破壞了地區的軍事平衡。甚至在臺海問題上,菲律賓也跟著美國后面起哄,炒作臺海局勢。
馬科斯這么做,就是想通過在這些敏感問題上針對中國,討好美國,從而換取美國在經濟、軍事等方面對菲律賓的支持。他心里盤算著,只要把美國哄高興了,美國不僅能在貿易上給菲律賓優惠,還能在南海問題上為菲律賓站臺,幫菲律賓在地區事務中爭取更多利益,提高菲律賓的國際地位。
這就是馬科斯打得“如意算盤”,滿心期待著靠反華來為菲律賓換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然后帶著成果風風光光地回國,在國內民眾面前也能挺直腰桿。
特朗普態度:貿易歸貿易,安全歸安全,分得清清楚楚
特朗普上臺后,在對外政策方面有自己獨特的一套。就拿這次的關稅問題來說,他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目的非常明確,就是想通過這種強硬手段,給各個國家施加壓力,迫使各國在貿易問題上向美國讓步,最終達成對美國有利的貿易協議,減少美國長期以來的貿易逆差。
從表面上看,馬科斯這么積極地跑來和美國談,似乎正合特朗普的心意,畢竟能給其他國家樹立一個“榜樣”,讓大家都乖乖聽話,在貿易上按照美國的要求來。
但實際上,馬科斯完全誤判了美國的想法。這次美國明確表態,把貿易與安全議題分得很清楚,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在和馬科斯會談的時候,雖然都談到了南海問題,還特意重申了《美菲共同防御條約》,看似對菲律賓在南海的一些行動表示支持。
但赫格塞思同時特別強調“不尋求對抗中國”,這句話其實暗藏玄機,就是在委婉地警告菲律賓,在南海做事別太過分,別把美國拖進和中國的直接沖突里。美國可不想因為菲律賓的沖動行為,陷入和中國的麻煩之中,影響到自己的利益。
特朗普和拜登在對待盟友的態度上有很大差別。特朗普更注重實際利益,在他的觀念里,經濟和安全是兩碼事,不會因為盟友在安全方面的配合,就在經濟利益上輕易做出讓步。
馬科斯以為自己在南海各種折騰,積極響應美國反華的號召,菲律賓和美國的關系就會變得無比親密,就能在貿易上得到比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更優惠的待遇。
但現實卻給了他沉重一擊,特朗普根本不吃這一套,該加的關稅一點不含糊,不會因為菲律賓在安全合作上的表現就心軟。這也充分說明,在特朗普制定的對外政策里,經濟利益是擺在首位的,安全合作雖然也重要,但絕不能和貿易問題攪和在一起。菲律賓想靠反華來換取貿易上的好處,這條路根本走不通,馬科斯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了。
馬科斯困境:多方面陷入不利局面,回國難以交代
從南海局勢來看,隨著中越陸軍聯訓等一系列行動的開展,地區局勢發生了新的變化。菲律賓在南海的那些非法主張,越來越得不到支持,變得孤立無援。
原本菲律賓還指望靠著美國這棵大樹,在南海撈點好處,可美國現在這態度一擺出來,菲律賓頓時沒了底氣,在南海的行動也變得畏首畏尾,不敢再像以前那樣肆意妄為。這使得菲律賓在南海地區的影響力大幅下降,之前靠強硬手段營造出來的“聲勢”,瞬間消散。
在國內方面,馬科斯面臨的壓力也不小。菲律賓國內經濟形勢本就不樂觀,再加上美國關稅威脅這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民眾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物價上漲,就業機會減少,老百姓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對馬科斯政府的不滿情緒越來越強烈。
這次馬科斯訪美,總統府之前可是大肆宣傳,說要在貿易合作上取得重大成果,減免關稅,給國內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結果現在,關稅沒降下來不說,甚至還有可能增加,這讓菲律賓媒體一片嘩然,民眾也紛紛指責馬科斯,質疑他這次訪美的實際作用,吐槽他到底是去談判還是去做了無用功。
馬科斯原本想借著這次訪美,解決國內經濟困境,給民眾一個滿意的交代,可現在看來,這個目標徹底落空了。他回國之后,面對國內民眾的怒火和輿論的壓力,以及棘手的經濟難題,恐怕很難向大家解釋清楚,如何平息民眾的不滿情緒,穩定國內局勢,對他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馬科斯這次訪美,本以為能滿載而歸,靠著反華換來美國的支持和貿易優惠,可現實卻讓他的幻想破滅。美國在貿易和安全問題上的態度,讓馬科斯清醒地認識到,政治遠比他想象的復雜得多。
經過這次事件,馬科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菲律賓未來到底該走什么樣的發展道路。是繼續盲目地跟著美國瞎折騰,在反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還是重新審視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尤其是和中國的關系,尋求合作共贏的發展模式,這是擺在馬科斯面前一道亟待解決的難題。
信息來源:
觀察者網——菲律賓要失望了,知情人士:美國不愿捆綁貿易和安全協議
環球網——美菲宣稱《共同防御條約》適用南海,中方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