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各地積極推進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自2016年啟動該項工作以來,截至2025年初,全國范圍內已完成加裝電梯超過8.5萬部,惠及近300萬戶家庭。
這一民生工程本應獲得居民的廣泛支持和歡迎,但實際情況卻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轉變。許多曾經熱切期盼、甚至主動要求加裝電梯的居民,在使用電梯一段時間后,態度發生了明顯轉變,甚至表示后悔當初的決定。包括我父母現在所住的老小區,在加裝電梯后,也有不少人悔不當初,這一現象引發了很多人的思考:為何原本旨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惠民工程,最終卻讓部分居民感到后悔?后面我們通過走訪其他一些已完成電梯加裝的老舊小區,我們發現導致居民后悔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01 房子并沒有如預期升值
根據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即便是在加裝電梯后,6層以上住宅的增值幅度平均僅為5%-8%左右,這一數字遠低于多數業主的預期。就拿我父母那邊老小區7樓住戶來說,7樓業主李女士原本期望通過加裝電梯顯著提升房產價值,但經專業中介評估后發現,房屋售價僅比加裝前高出2萬多元。不僅如此,當時安裝電梯時,七樓每戶的出資是3萬多元,也就是說這筆增值金額甚至無法覆蓋她分攤的電梯安裝費用。
然而,更糟糕的事情是,對于低層住戶而言,加裝電梯反而帶來了房產貶值的問題,父母所住的那個老小區在安裝電梯后,1-2層住戶的房產價值平均下降3-5%,主要原因是電梯的加裝影響了這些住戶的居住體驗。
具體表現在:電梯井的建造可能遮擋部分窗戶,導致采光條件惡化;電梯運行產生的噪音干擾了低層住戶的生活安寧;電梯的加裝還改變了原有的通風環境,影響室內空氣質量;此外,電梯的公共區域也對低層住戶的隱私造成一定影響。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使得低層住宅的市場吸引力下降,進而導致其價值不升反降。
02 后期的維護成本過高
許多居民在決定加裝電梯時,往往只考慮到一次性安裝費用的分攤,而忽視了后續持續性的維護支出。現實情況是,電梯作為特種設備,需要定期進行專業維護和強制性檢測,這些都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以某小區六樓住戶老張的情況來看,他每年需要承擔的電梯相關費用包括:基礎維護費3000元、電梯運行電費1200元,此外還有每季度的專業檢測費用和必要的責任保險支出,這些費用合計超過4800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筆支出已經超過了該住戶每年繳納的物業費總額。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電梯使用年限的增加,維修頻率和費用還可能進一步上升。電梯的主要部件如曳引機、控制系統、門機等都有一定的使用壽命,到達年限后需要進行更換,這些大修費用往往需要業主再次分攤。此外,電梯的維護還涉及到一些隱性成本,比如因電梯故障導致的出行不便、等待維修期間的時間成本等,這些都給住戶的日常生活帶來了額外的負擔。
03 加裝電梯之后發現有很多毛病
從實際使用體驗來看,加裝電梯后暴露出的問題遠比預期更為復雜。一方面,建筑物理環境的改變對底層住戶造成顯著影響。以采光問題為例,電梯井道的設置會阻擋部分自然光線進入低層住戶室內,特別是在冬季日照時間較短的季節,這種影響更為明顯。
通風條件的惡化同樣不容忽視,原本依靠自然對流的空氣流通模式被打破,導致室內空氣質量下降。更為棘手的是隱私保護問題,電梯轎廂的運行軌跡往往與住戶窗戶形成特定視角,使得部分住戶的日常生活場景可能被電梯內人員一覽無余。這種隱私暴露的風險給居民帶來了持續性的心理壓力。
電梯運行產生的噪音污染是另一個突出的現實問題。根據實測數據,老舊小區加裝的電梯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值普遍在45-55分貝之間,這個數值雖然符合國家標準,但對于作息時間不規律的居民而言影響顯著。特別是對于需要白天休息的夜班工作者,以及睡眠質量本就較差的老年群體,這種間歇性的機械噪音會嚴重干擾其正常生活作息。值得注意的是,電梯設備的維護保養不及時會進一步放大噪音問題,齒輪磨損、導軌變形等機械故障都會導致噪音水平顯著上升。
04 老房子壽命會有影響
從建筑安全角度來看,加裝電梯對老舊建筑結構的影響更值得警惕。我國上世紀70-80年代建造的多層住宅普遍采用磚混結構,這種結構體系在設計時并未考慮后期加裝電梯的荷載需求。
現行的嵌入式加裝方案雖然節省空間,但會對建筑承重體系產生多方面影響:電梯井道的附加荷載會改變原有結構的受力分布;施工過程中的鉆孔、開槽等作業會削弱承重墻體的完整性;長期運行產生的振動效應可能加速建筑材料的老化。結構工程師的評估顯示,加裝電梯可能使建筑剩余使用壽命縮短40%-60%,這種潛在風險往往在項目前期未被充分告知居民。
總的來說,加裝電梯之所以會演變成令不少居民后悔的決定,反映出當前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首先是前期宣傳和預期管理不到位,部分居民對加裝電梯的效果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缺乏對可能風險的充分認識。其次是費用分攤機制不夠合理,未能充分考慮不同樓層住戶的實際收益差異。更關鍵的是后續管理責任不明確,缺乏長效的維護資金保障機制。并且缺乏對房產價值影響的專業評估,導致居民在決策時信息不對稱。
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多個方面進行改進。在決策階段,應該組織專業機構進行詳細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對房產價值影響的專業評估。在費用分攤上,應該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方案,充分考慮各樓層住戶的受益程度和可能受到的影響。
在后期管理方面,需要建立專門的電梯維護基金,制定長期的維護計劃。同時,地方上也應該完善相關政策和法規,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提供更全面的指導和支持。只有通過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實現加裝電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初衷,避免這項惠民工程變成居民的負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